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兴旺

作品数:40 被引量:417H指数:13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植物
  • 11篇青檀
  • 9篇种群
  • 9篇教学
  • 6篇种群结构
  • 5篇教学模式
  • 4篇珍稀
  • 4篇珍稀植物
  • 4篇植物学
  • 3篇地理分布
  • 3篇叶绿
  • 3篇生命表
  • 3篇气候
  • 3篇课堂
  • 3篇基因
  • 2篇点格局分析
  • 2篇叶绿体
  • 2篇植物学实验
  • 2篇山核桃
  • 2篇生物学

机构

  • 29篇淮北师范大学
  • 13篇安徽师范大学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肇庆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伊犁师范大学

作者

  • 40篇张兴旺
  • 12篇郭传友
  • 10篇吴晓敏
  • 10篇张小平
  • 7篇张强
  • 4篇宋运贤
  • 4篇丁建华
  • 3篇张海军
  • 3篇李垚
  • 3篇王贝贝
  • 3篇张中信
  • 3篇何俊洁
  • 3篇方炎明
  • 3篇杨开军
  • 2篇吕岩桢
  • 2篇周济源
  • 2篇邵剑文
  • 2篇王雷
  • 2篇郭治远
  • 2篇张亚楠

传媒

  • 4篇生物学杂志
  • 4篇淮北师范大学...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植物研究
  • 2篇广西植物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普洱学院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基础教育研究
  • 1篇安徽林业科技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丝氨酸(S13和S14)残基侧链位置特性对模型蛋白Trp-cage折叠的影响
2021年
以模型蛋白Trp-cage为例,采用基于PDB卷曲库优化现有OPLSAA/L后得到的残基特异性力场(RSFF1)研究野生态模型蛋白Trp-cage及其突变体S13G和S14G的折叠转变过程。结果表明:野生态结构在RSFF1力场下能够快速准确地折叠至天然态(RMSD=0.67 A),其折叠路径为D■I1■I2■N,符合扩散-碰撞模型。侧链朝向溶剂的残基S13突变后并未对其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且其结构最终折叠形成近天然态N’(RMSD=1.9 A);而侧链朝向结构内部的残基S14则不同,其残基突变后导致结构N端α-螺旋局部结构解旋松散、310-螺旋结构消失,并且三级疏水核心结构错误塌缩(RMSD=3.8 A)。具有相同侧链的残基S13和S14由于其侧链朝向相反对其结构稳定和折叠转变的贡献程度不同,这表明在稳定多肽和蛋白活性构象和提高多肽类抑制剂成药性过程中除了研究残基侧链本身的电荷、疏水、极性等化学特性还需充分考虑到残基侧链自身的朝向位置特性。
张孝春汪萌黄卓然徐成振张兴旺张强吴晓敏
皖北石灰岩山地青檀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点格局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基于皖北石灰岩山地青檀次生林的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点格局O-ring统计法,研究了青檀种群的径级结构、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1)不同样地青檀种群的径级结构大体呈倒"J"型,各径级均有个体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幼苗、幼树阶段,中树和大树较少,种群均属增长型。(2)幼苗、幼树和中树在个别小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分布,且皇藏峪种群的聚集强度显著高于相山种群;随着尺度的增加,个体趋于随机分布。成树阶段的青檀个体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或接近均匀分布。(3)各发育阶段间的空间关联主要表现在中、小尺度上,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空间关联性不显著。青檀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主要受群落生境的异质性、自身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克隆繁殖)以及人为活动的干扰等因素影响。
张兴旺张小平郭传友张强
关键词:青檀发育阶段点格局分析
基于微课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应用现状分析
2020年
文章通过对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整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近五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了微课应用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及特点,得出了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类型和应用模式,针对应用模式提出了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陈修函张兴旺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
珍稀植物青檀的繁殖生物学及其种群结构的研究
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隶属于榆科(Ulmaceae)青檀属(Pteroceltis),是我国特有纤维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由于其自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人为的过度利...
张兴旺
关键词:青檀繁殖生物学种群结构资源保护
文献传递
麻栎谱系地理学研究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又名橡树、栎木,为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麻栎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十分广泛,其分布区横跨中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了揭示这一温带树种的谱系地理格局和种群历史,检测了30个天然居群401个...
张兴旺李垚刘承源夏涛方炎明
关键词:麻栎叶绿体DNA谱系地理学
安徽皇藏峪自然保护区青檀种群数量动态被引量:27
2012年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编制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青檀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以及4个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青檀种群径级结构大体呈金字塔型,中、幼龄阶段个体数量丰富,老龄阶段个体数量相对较少,种群在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波动性,但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和Vpi'(考虑外部干扰时)均大于零。种群属稳定增长型。2)不同生境青檀种群在幼龄阶段死亡率较高,随着龄级的增加,死亡率逐渐降低。进入生理衰老阶段时,阳坡、阴坡种群死亡率再次上升,而坡谷种群由于老龄个体受到较好保护,死亡率略有下降。3)不同生境存活曲线存在差异,阳坡、阴坡种群趋于Deevey-Ⅱ型,坡谷种群趋于Deevey-Ⅲ型。4)生存分析表明,阳坡、阴坡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坡谷种群表现为前期锐减、中后期稳定的特点。5)在未来2年、5年中,不同生境青檀种群呈增长趋势。
张兴旺张小平郭传友丁建华
关键词:青檀生命表种群数量动态时间序列
气候变暖对中国栓皮栎地理分布格局影响的预测被引量:28
2014年
利用DIVA-GIS软件对中国栓皮栎的地理分布及气候特征进行研究,并用该软件中的Bioclim和Domain两个模型评估未来潜在分布区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栓皮栎分布区可分为横断山脉区、云贵高原区、华北山地区、华东山丘区、辽鲁半岛区、台湾海岛区和秦岭巴山区7个亚区,跨越7个温度带、2个干湿区、17个气候区,包括8种气候类型.秦岭-大巴山-伏牛山为栓皮栎的现代多度中心.适合栓皮栎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7.5~19.8℃,年降雨量为471~1511 mm.Domain和Bioclim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分别为0.910、0.779,前者预测的高度适生区为秦岭、大巴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云贵高原东部和西部、苏皖南部丘陵和华北部分山地.气候变暖趋势下栓皮栎潜在分布区可能向北回缩,面积减小.
李垚张兴旺方炎明
关键词:栓皮栎地理分布潜在分布区
麻栎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潜在分布区预测被引量:60
2014年
基于19个生物气候因子和473个地理分布记录,利用DIVA-GIS软件,分析了麻栎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及其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中国麻栎分布在18°-41°N、91°-123°E之间,其地理分布可划分为6个区,其中横断山脉区、云贵高原区、秦岭巴山区比较集中;分布区跨越7个温度带、3个干湿区、18个气候区,包括9种气候类型;适宜麻栎生长的年均温度为5.1℃-20.7℃,年降雨量为471-1 712.6mm;影响麻栎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依次为湿度因子、耐旱能力和温度因子。BIOCLIM模型预测显示,麻栎潜在分布区与实际分布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最适分布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和秦岭巴山区;在CO2浓度倍增的未来气候情景下,麻栎潜在分布区面积将缩小,且有向北方和高海拔地区扩散的趋势。ROC曲线分析表明,BIOCLIM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AUC=0.826)。研究结果对于合理经营利用麻栎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张兴旺李垚方炎明
关键词:麻栎地理分布BIOCLIM
山核桃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山核桃基因组DNA,该方法提取的DNA纯度与含量较高。以宁国山核桃居群为试材,用引物UBC810[序列为(GA)8T]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5种主要组分对山核桃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除模板DNA含量外,其它因素均对扩增效果有明显影响。建立的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DNA模板量30ng、引物浓度0.3μmol/L、dNTPs浓度0.3mmol/L、Mg2+浓度2.0mmol/L、TaqDNA聚合酶用量1U。
吕岩桢王雷张兴旺郭传友
关键词:山核桃ISSR
淮北相山主要优势植物叶面积与生物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主要研究了淮北相山5种主要优势植物单叶面积与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间的单叶面积与生物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除物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外,也与环境条件的不同有关;扁担木、柘树、牡荆3个物种的叶面积与生物量相关系数较大,构树叶面积与生物量间相关系数偏小,酸枣的叶面积与生物量不相关。
郭治远何俊洁周济源王贝贝张兴旺郭传友
关键词:优势植物叶面积生物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