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作品数:88 被引量:344 H指数:9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一种用于辅助静脉穿刺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静脉穿刺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升降板结构、固定夹和阻挡板,底座上活动设有升降板结构,升降板结构上设有固定夹,固定夹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呈圆弧状,第一夹... 渠亚超 杨丽珺 刘梅 张玉林 马霞 孙蕊芸 王金环 刘松涛 魏乔欣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0年 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常加重和加快病情发展,威胁患者生命。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基本电节律紊乱、胃肠排空时间延迟和胃十二指肠运动改变等。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门脉高压导致胃肠道长期缺氧、淤血、胃肠道平滑肌神经元功能受损等多种因素有关。笔者就胃肠动力障碍和肠道菌群紊乱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许伟红 吕志武 段钟平 张晶 刘梅关键词:肝硬化 胃肠活动 肠神经系统 传染病临床见习中患者隐私特点及保护措施 2024年 医学生进行传染病临床见习时,不可避免要接触到病房患者的各种隐私。传染病特殊的疾病特点,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自我保护意识更强。医学生对传染病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临床见习时增加了暴露患者隐私的风险。主管医生掌握了患者大量的隐私信息,有利于分析病情和制定诊治方案的同时,也时刻存在泄露风险。临床带教老师作为医学生和患者之间的桥梁,需要提前选择合适的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见习中合理引导并保管好涉及患者隐私相关资料。增强医学生保护患者隐私意识,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见习后进行梳理,所有资料全部收回,避免外泄和扩散。同时还要进行普法教育,探索新型见习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避免侵犯患者的隐私权。 刘松涛 刘梅 闾军关键词:临床见习 传染病 医学生 隐私权 侵犯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91例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分析不同肝损伤基础上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CSHB)与肝衰竭类型的对应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91例CSHB临床和病理资料,按其发病前肝损伤基础为慢性HBV携带(HBC)、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LC)分组,分析各组患者表现的肝衰竭类型、临床特点和病理特点。结果 91例CSHB患者男74例,女17例,平均(40.6±11.2)岁,发生在HBC、CHB、LC基础上分别占9.9%、7.7%和82.4%,HBC组年龄明显低于另两组。各组肝衰竭类型均以亚急性为主,发生肝衰竭时间为15~150天,平均(42.2±30.6)天,以高黄疸、腹水为突出特点。常见诱因为劳累、重叠感染、药物性及酒精性肝损伤。不同肝损伤基础CSHB的PTA、TBiL无差异,ALB、CHE、CHO三组依次降低,肝硬化组最低,HBV-DNA定量则为HBC组高于LC组。HBC和CHB基础上的CSHB肝脏病理表现主要为大块或亚大块坏死,病变较均匀,与无慢性肝病基础的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并无显著差异,CHB基础上者出现广泛坏死时极易掩盖原有病变,Masson染色可显示汇管区周围纤维化。肝硬化基础上者病变不均一,大块或亚大块坏死的同时总有部分结节保留,不同部位坏死范围及新旧程度不一。结论我国CSHB多发生于肝硬化基础上,其对应肝衰竭类型为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而发生在HBC和CHB基础上的CSHB则属于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 孙龙春 刘旭华 刘梅 祖可佳 陈义森 王泰龄 段钟平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脏病理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1)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其他因素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关系。(2)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中心收治的121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3个月评判预后;根据预后将其分为治疗有效组(59例)和无效组(62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常规化验、肝功能等临床检验指标,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各项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将有差异的各项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的预后因素。(3)结果 121例ACLF患者中男100例(占82.6%),女21例(占17.4%),平均年龄(48.26±12.15)岁。治疗有效59例,治疗无效62例。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白蛋白(PAlb)、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甲胎蛋白(AF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有统计学意义(P<0.1)。转归预后以临床好转为0,无效死亡赋值为1,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13个自变量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发现:PCT、PDW、年龄、AFP、WBC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P=0.047 OR=1.414)、PDW(P=0.010OR=6.233)、年龄(P=0.050OR=2.846)为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CT、PDW、年龄越高,预后越差。(4)结论 PCT、PDW、年龄是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娟 刘梅 陈煜 徐厚君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因素 降钙素原 单采血浆后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病理学特点 2018年 目的观察单采血浆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点,了解自身抗体阳性CHC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1992年1月-1995年12月甘肃省定西县医院和定西传染病专科医院的120例单采血浆后感染HCV的患者为试验组,另外选取同地区健康人群11例作为对照组。对CHC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将自身抗体阳性组(n=44)与阴性组(n=76)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20例单采血浆后CHC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6.7%(44/120),主要的自身抗体为抗核抗体,占21.7%。自身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肝小叶内点灶状坏死炎症评分(2.11±0.88 vs 1.64±0.88,t=2.349,P=0.021)及汇管区内部细胆管反应评分(1.86±0.71 vs 1.13±0.66,t=4.217,P<0.001)明显升高;自身抗体阳性组肝小叶间胆管损伤比例较阴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4%vs 55.3%,χ~2=12.129,P=0.001);而2组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采血浆后CHC患者常见自身抗体阳性,自身抗体阳性者部分肝脏病理损伤较重。 伍慧丽 郑素军 王泰龄 闫惠平 任峰 李俊峰 陈煜 刘梅 刘霜 段钟平关键词:血浆 自身抗体 TGF-β1对大鼠肝细胞系BRL-3A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肝细胞系BRL-3A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TGF-β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BRL-3A细胞分为6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TGF-β1(0、2、4、6、8、10μg/L),检测各组细胞24、36、48h时的增殖活性;进一步将BRL-3A细胞分为TGF-β1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和不予TGF-β1(8μg/L),进行如下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24、36、48h时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分布;实时定量RT-PCR检测两组细胞24、36、48h时CyclinE、Cdk-2、EGF、HGF、Bcl-2、c-Myc、MMP9、NF-κB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各浓度TGF-β1组在24、36、48h时的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24、36、48h时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时定量RT-PCR发现,TGF-β1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CyclinEmRNA、Cdk2mRNA、EGFmRNA在24h时分别下调至0.194±0.103、0.181±0.064、0.634±0.116倍,36h时分别下调至0.379±0.173、0.457±0.123、0.619±0.112倍,48h时分别上调至1.956±0.215、2.17±0.471、7.66±0.437倍;HGFmRNA在24、36、48h时均明显下调,分别至0.152±0.068、0.146±0.053、0.158±0.061倍;Bcl-2mRNA在24、36h时无统计学差异,48h时上调至1.567±0.115倍;c-MycmRNA、MMP9mRNA、NF-κBmRNA在3个时刻均上调,24h时分别至1.742±0.389、3.484±0.411、1.625±0.369倍,36h时分别至2.292±0.361、1.563±0.323、1.486±0.494倍,48h时分别至2.499±0.475、2.233±0.493、3.612±0.364倍.以上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肝细胞系BRL-3A对TGF-β1促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的敏感性低下,可能与非Smads途径的激活,NF-κB、Bcl-2、c-Myc、MMP9表达的上调有关. 王世美 郑素军 邢欣悦 邓志华 刘梅 俞豪 李长勇 段钟平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周期 肝再生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1例 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性,37岁,无业.因“皮肤巩膜黄染1月,加重伴发热、喘憋、痰中带血3d”于2014年11月7日入院.1月前因受凉、劳累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乏力、纳差、恶心、尿黄,于当地查:乙肝标志物阳性, 李珊珊 刘梅 孔明 李璐 仵永枫 郑素军 陈煜关键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急性肝功能衰竭 乙肝标志物阳性 巩膜黄染 痰中带血 皮肤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PICC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进行PICC的441例患者与在该院肿瘤科工作的10名护士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期间该院肿瘤科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收治的2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该院肿瘤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收治的231例患者设为品管圈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品管圈组患者对导管维护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高PICC患者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降低其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赵芳 郭爱宁 刘梅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依从性 满意度 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67 2006年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探讨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等5家医院的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且凝血酶原活动度<50%)患者518例,将患者分为人工肝治疗组和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记录其诊断、分期等原始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in-Maier方法进行生存情况分析。结果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8.0±0.4)d,内科治疗对照组为(4.0±0.2)d,P=0.004。人工肝治疗2次以上疗效更加明显,它可使慢眭重型肝炎患者生存期由(27.0±1.6)d延长至(39.0±4.0)d,重型肝炎中期患者生存期由(38.0±17.5)d延长至(66.0±18.6)d;晚期患者生存期由(18.0±4.0)d延长至(26.0±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肝治疗能够延长急性重型肝炎患者、慢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中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多次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次治疗和内科治疗。 张晶 段钟平 何金秋 张伦理 陈士彬 邹春毅 辛绍杰 武文芳 马斌荣 陈煜 孔明 刘梅 韩大康关键词:肝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