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丙奎 作品数:17 被引量:24 H指数:2 供职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哲学宗教 建筑科学 更多>>
摄入性改写视域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兼论当代美术论稿翻译 被引量:2 2010年 摄入性改写视域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凸显过程性、生成性、层次性,并且从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项事实出发,分析并论证与解决问题相关的各项事实和方案。这一翻译策略研究的理论思维对当代美术论稿的翻译具有指导意义。据此,当代美术论稿的翻译可考虑美术论稿的后现代语言特质和艺术工具论的新视角,本文从研究层次、方法论层次和实践层次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陈吉荣 李丙奎关键词:翻译研究 翻译方法论 翻译实践 试论微课在CAT教学中的应用:接口、原则与设计 2015年 微课是国内外学者针对教育教学的新时代特点,特别是媒体技术、网络学习和在线资源等不断发展的时代语境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微课的范畴界定与发展历史都突出了技术与资源在教学中特别是外语教学中的优势。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依据,微课的设置突出了碎片化和泛在化学习的特点,因此与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成为微课与CAT课程的有效接口。 李丙奎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 接口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翻译对等 被引量:4 2012年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前者是声音形象,后者为概念,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它们结合构成的是心理实体。由于语言符号中的所指与客观事物并非一一对应,每种语言都是与"众"不同的符号系统,因此不同语言中的所指之间关系也是任意的。译入语中没有与源语完全对等词语,导致该现象根本因素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本质。 赵宏宇 李丙奎关键词:任意性 翻译 对等 中西方文化对李力扬诗歌主题与艺术手法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探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对李力扬诗歌主题与艺术手法的影响,指出李力扬的诗歌创作深受美国超验主义、基督教及中国儒、释、道三教及唐诗的影响,在创作过程中常运用圣经典故及中国三教常使用的静虚、悖论等手法。 屈荣英 李丙奎 王阿芳 梁艳关键词:诗歌 悖论 唐诗 辽东半岛庄河方言声调代际差异的实验研究 2023年 本文采用声学实验和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考察辽东半岛庄河方言声调发音的代际差异。在对老中青不同年龄段被试原有三个声调实验的基础上对比传统研究结果,可见庄河方言已有的三个声调阴平、上声和去声发生了代际的变化,其中变化最显著的是阴平调,该调由最老派的中降升调变为老年和中年的高降调,又变成青年发音中的高平调,向普通话方向演变的趋势明显。另外,原先没有的普通话阳平调出现在庄河青年人的发音中,表明原有的三调方言有向四调方言发展的趋势。庄河方言声调代际差异既有系统内部自我调整的原因,更归因于与普通话及周边中心城市方言的接触以及当地人的语言心态。 李丙奎 高玉娟关键词:声调 代际差异 语言接触 语言态度 华裔美国诗人李力扬的思想和创作理念述评 被引量:1 2009年 李力扬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诗人,他的诗歌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李力扬的诗歌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深受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李力扬的思想及创作理念受到神秘主义思想及东西方泛神论及现代科学的影响;具体来说,李力扬的思想受中国道教、美国超验主义及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李力扬在诗中通过描写痛苦曲折的移民经历和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来表现世界的逻各斯,规律和道。 刘建军 屈荣英 李丙奎 王阿芳 梁艳关键词:神秘主义 泛神论 超验主义 逻各斯 There’s no smoke without fire与“无风不起浪”——谚语翻译中的意象与文化信息的传递 2011年 谚语是用简单通俗的话语,通过类比的方式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翻译传递源语谚语中的喻义和文化信息。There’s no smoke without fire与"无风不起浪"看似相同,但二者在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上都有所不同。为更有效地传递源语谚语所表达的联想意义,谚语翻译应采用以异化为主、以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赵宏宇 李丙奎关键词:谚语 翻译 浅谈门诊报告单的翻译 2009年 门诊报告单属于医用文本的一种,有陈述型和数据型两种主要的格式。门诊报告单包含的种类很多,都讲究规范、严密、简洁和准确。考虑到门诊报告单在文体和词汇等方面的独自特点,结合目的语的表达规范,门诊报告单的翻译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翻译的功能和述要、文体差异和术语的准确性。基于此,可以实现门诊报告单的语用功能。 李丙奎 陈吉荣关键词:文体差异 李力扬诗歌主题研究──以《玫瑰花》、《我的夜晚集》和《在我爱你的那座城市》为例 被引量:2 2009年 李力扬的诗集《玫瑰花》(Rose,1986)、《在我爱你的那座城市》(The City in Which I Love You,1990)及《我的夜晚篇》(Book of My Nights,2001)堪称抒情三部曲。爱与死亡是他诗歌创作的主题。而爱与死亡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爱与死亡主要体现在李力扬对家人的回忆中,可以说他所有的作品都在回忆他的家人。李力扬以西方文化为主体,通过对家族的回忆,吸收中西文化来表达对现实的超越,实现灵魂精神的归家。 屈荣英 刘建军 李丙奎 梁艳 王阿芳评《中国译学大辞典》 2013年 2011年1月出版的《中国译学大辞典》为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专业信息。编者的努力不仅使翻译术语系统化和理论化,同时也澄清了长期困扰译学界的几个学术问题。辞典的特色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为中国翻译定位,澄清翻译研究的中国特色问题;提升民族典籍翻译的学术地位,明确民族典籍翻译定位问题;建立科学的术语检索,解决翻译研究的术语问题;拓展中国翻译研究的范围,指明学术延续性发展轨迹。 李丙奎 陈吉荣关键词:《中国译学大辞典》 翻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