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2篇动功
  • 2篇心肺功能
  • 2篇生物反馈
  • 2篇术前
  • 2篇吞咽
  • 2篇吞咽功能
  • 2篇吞咽障碍
  • 2篇重复经颅磁刺...
  • 2篇经颅磁刺激
  • 2篇肌电
  • 2篇肌电生物反馈
  • 2篇肌纤维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 2篇肺癌
  • 2篇肺癌患者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机构

  • 6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6篇黄哲
  • 5篇李林
  • 2篇梁慧英
  • 1篇廖琳
  • 1篇游国清
  • 1篇梁莉莉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咽期吞咽功能障碍的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咽期吞咽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90例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疗效及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吞咽肌的表面肌电值(sEMG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EMG值、SSA评分分别为(57.51±10.61)μV、(26.84±3.22)分,对照组患者的sEMG值、SSA评分分别为(52.44±9.63)μV、(30.93±3.99)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SA评分低于治疗前、sEMG值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EMG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明显改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咽期吞咽功能。
李林黄哲黄营湘
关键词:吞咽障碍肌电生物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脑卒中
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对肺癌合并手术高危因素患者心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12月-2019年10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64例肺癌合并手术高危因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常规术前准备相同的情况下,康复组患者术前给予1次/d、30 min/次、强度为60%~80%VO2max的踏车训练,配合呼吸训练,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肺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肺康复训练后,康复组在术前FVC、MVV、PEF、VO2max、VO2/kg、AT、O2pulse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肺癌合并高危因素患者术前的心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李林黄哲邵龙辉
关键词:肺癌肺切除术心肺功能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改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相同的情况下,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给予每天1次、每次20min的高频(5Hz)或低频(1Hz)rTMS治疗,连续14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的吞咽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rTMS组与低频rTMS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及低频rTMS均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且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李林黄营湘黄哲王逸非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吞咽障碍
术前运动训练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运动训练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1月中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康复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在术前准备相同、实施呼吸训练的情况下,康复组患者术前接受有氧运动训练,对比两组术前心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手术前1 d,两组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摄氧量(VO_(2)max)较入院时均提高,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咳嗽能力等级均下降,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康复组6MWT比对照组距离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老年肺癌患者术前的心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李林邵龙辉刘子明黄哲
关键词:心肺功能
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电刺激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探讨使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电刺激治疗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电刺激治疗;以上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ROM)、踝关节最大用力背屈时胫前肌体表肌电值(i EMG)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侧下肢功能,使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价下肢痉挛。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的AROM、i EMG、FMA和CCS评分均提高(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电刺激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
李林廖琳梁莉莉黄哲游桂娟梁慧英
关键词:脑卒中肌电生物反馈下肢运动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参数:频率10Hz,刺激时间3s,刺激个数30个,间歇时间35s,重复次数32次,治疗时间20min,刺激部位患侧大脑M1区。对照组不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接受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MFT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23.9±17.2)分vs(22.3±14.8)分、(50.6±23.0)分vs(46.8±18.2)分、(21.52±14.86)分vs(20.76±17.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OLF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39.5±21.1)分vs(29.0±19.5)分、(68.8±21.1)分vs(57.8±16.9)分、(36.37±15.28)分vs(28.09±1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
游国清梁慧英游桂娟黄哲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