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菲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篇复合材料
  • 8篇C/C
  • 8篇复合材
  • 4篇微结构
  • 4篇C/C-SI...
  • 3篇CVI
  • 2篇导气
  • 2篇导气装置
  • 2篇致密
  • 2篇烧蚀性能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粉
  • 2篇天然气
  • 2篇料制
  • 2篇空腔
  • 2篇化学气相
  • 2篇化学气相渗
  • 2篇化学气相渗透
  • 2篇工装
  • 2篇厚壁

机构

  • 13篇西安航天复合...

作者

  • 13篇庞菲
  • 8篇崔红
  • 6篇吴小军
  • 5篇李瑞珍
  • 3篇周绍建
  • 3篇李晋
  • 3篇孙建涛
  • 3篇解惠贞
  • 2篇王坤杰
  • 2篇张晓虎
  • 2篇介玉洁
  • 1篇嵇阿琳
  • 1篇闫联生
  • 1篇程文
  • 1篇高亚奇
  • 1篇黄剑
  • 1篇苏君明
  • 1篇王玲玲
  • 1篇刘明强
  • 1篇朱阳

传媒

  • 3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炭素
  • 2篇轨道交通材料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高科技纤维与...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耦合CVI制备穿刺C/C喉衬材料的微结构及性能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电耦合化学气相渗透(CVI)联合树脂浸渍碳化工艺制备了穿刺碳纤维预制体增强C/C喉衬材料,利用μ-CT表征了穿刺C/C材料增密不同阶段孔隙尺寸,研究了该材料2 800℃拉伸性能和缩比固体发动机烧蚀性能。结果表明,电耦合CVI增密后穿刺C/C喉衬材料孔隙主要存在于纤维束间,呈现空间联通的网状结构,树脂碳循环致密后材料内部仍残存少量体积0~0.08mm^3的微小孔隙,孔隙呈现孤立的点分布状态。穿刺C/C材料2 800℃拉伸强度略高于室温,断裂应变比室温提高118%,表现出优异的非线性断裂行为。穿刺C/C喉衬缩比固体发动机点火试验后线烧蚀率0.077mm/s,喉衬不同区域的烧蚀机制有一定差异,喉衬收敛段穿刺纤维束承受驻点烧蚀,产生蜂窝状烧蚀凹坑,烧蚀较严重,喉部和扩散段烧蚀较为平滑。
吴小军程文周绍建介玉洁朱阳庞菲
关键词:微结构烧蚀性能
天然气定向渗透制备C/C复合材料致密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以天然气为主要碳源气体、渗透深度为60 mm、密度分别为0.20、0.56 g/cm3的整体毡和针刺无纬布预制体的致密化;144 h后,针刺无纬布试样的密度达到1.39 g/cm3;504 h后,整体毡试样密度为1.50 g/cm3,针刺无纬布试样密度为1.71 g/cm3,与丙烯沉积速率相比,至少高出1倍。利用工业CT对试样密度分布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致密化周期的增加,整体毡试样和针刺无纬布试样的内外密度梯度减小;针刺无纬布的密度梯度比整体毡小,其最终密度接近均匀分布。偏光显微镜观察测试表明,两试样的热解炭结构均为粗糙层,随着高温石墨化(HTT)处理温度的升高,热解炭层变得平直,且炭层之间更加致密。
庞菲崔红李瑞珍李晋孙建涛解惠贞
关键词:天然气化学气相渗透
碳组分对轨道交通C/C-SiC制动盘摩擦性能的影响
2025年
采用2.5D无纬布/网胎叠层针刺预制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树脂浸渍碳化制备了密度1.40~1.45 g/cm^(3)的热解碳、热解碳-树脂碳组分C/C坯体,再经高温热处理、净尺寸加工及反应熔渗硅获得两种C/C-SiC制动盘,分析了碳组分对C/C-SiC材料物相含量、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1∶4高速列车台架试验,对比研究了两种C/C-SiC制动盘匹配粉末冶金闸片,在不同制动压力、制动速度下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碳组分材料的陶瓷化性能有一定差异,树脂碳的引入改善了孔隙结构,产生均匀的陶瓷相,残留Si少,制备的C/C-SiC更致密。在50~300 km/h制动速度下,摩擦因数变化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再逐渐平稳的趋势,150 km/h制动速度下两种制动盘摩擦因数均接近峰值;随着制动压力增加,热解碳组分C/C-SiC盘的摩擦因数呈下降趋势,热解碳+树脂碳双组分C/C-SiC盘的摩擦因数稳定在0.60~0.72。
吴小军张栖岩史耀君杨云鹏庞菲胡一杰
关键词:微结构
一种厚壁空芯C/C复合材料制品的致密工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壁空芯C/C复合材料制品的致密工装,包括外筒、进气基座和导气装置,外筒内部设置进气基板,进气基座与进气基板之间形成空腔一,进气基座上开设的进气口,进气基板的顶面上安装有内筒,待致密的厚壁空芯C/C复合材...
李晋崔红李瑞珍庞菲孙建涛解惠贞张晓虎王坤杰
文献传递
C/C坯体结构对RMI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无涂层、SiC涂层、C和SiC复合涂层处理的炭布/网胎预制体,经过CVD和树脂浸渍/炭化混合致密,制备了4种C/C坯体,随后熔融渗硅获得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纤维涂层、基体炭类型对C/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方式的影响,并对复合涂层状态的C/SiC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混合基体炭与纯热解炭的C/C坯体相比,制备的RMI-C/SiC材料弯曲强度更高,且经过涂层处理的C/SiC材料弯曲强度最高;复合涂层、混合基体炭均使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假塑性"。复合涂层处理的试样在制动压力0.6~0.8 MPa、惯量0.3~0.4 kg·m^2、转速为6000~7500 r/min的条件下,平均摩擦系数为0.348~0.454,且材料磨损量较小,最大为2.188μm/(面·次)。
庞菲李辉吴小军王毅孟国彪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
一种厚壁空芯C/C复合材料制品的致密工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壁空芯C/C复合材料制品的致密工装,包括外筒、进气基座和导气装置,外筒内部设置进气基板,进气基座与进气基板之间形成空腔一,进气基座上开设的进气口,进气基板的顶面上安装有内筒,待致密的厚壁空芯C/C复合材...
李晋崔红李瑞珍庞菲孙建涛解惠贞张晓虎王坤杰
文献传递
C/C复合材料CVI致密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综述了C/C复合材料CVI致密化过程中,气相反应、表面反应和扩散共同作用控制热解炭沉积的特点;讨论了沉积温度、气体压力、碳源气体种类、滞留时间、预制体等因素的影响。
庞菲崔红李瑞珍
关键词:C/C复合材料化学气相渗透气相反应扩散热解炭
石墨粉对C/C胚体液相渗硅行为的影响
在酚醛树脂中添加石墨粉,采用模压法制备出CFRP材料,在1000℃热解转化为C/C复合材料,然后反应熔渗(LSI)硅制备出C/C-SiC材料,研究了C/C及C/C-SiC材料的微结构,采用水代替液硅模拟表征了C/C胚体渗...
吴小军周绍建崔红庞菲
关键词:石墨粉微结构
石墨粉对LSI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在酚醛树脂中添加石墨粉,采用模压法制备出CFRP材料,在不同温度热解转化为C/C复合材料,然后反应熔渗( LSI)硅制备出C/C-SiC材料,研究了石墨粉对材料的微结构、毛细渗透行为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后C/C材料中的石墨粉和碳基体之间形成了剥离型微裂纹,但层间结合良好,且弯曲性能和未添加石墨粉C/C材料相当,同时石墨粉的添加降低了C/C材料毛细增重速率。热解温度对C/C材料的孔隙率、弯曲强度和毛细渗透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不同条件C/C材料硅化后制备的C/C-SiC弯曲强度基本相当,在120~130 MPa,表明热解温度和石墨粉对C/C-SiC材料的弯曲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周绍建吴小军崔红庞菲苏君明
关键词:石墨粉C/C-SIC复合材料微结构
C/C坯体对C/SiC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和导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以无涂层、C+SiC复合涂层处理的炭布/网胎预制体,分别经过化学气相渗透、树脂浸渍/炭化制备了3种C/C坯体,熔融渗硅后获得不同的C/SiC复合材料,对其组织结构和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炭坯体的C/SiC复合材料存在集中分布的Si,混合基体炭的C/SiC中可见较多微裂纹,C+SiC涂层的材料中残留Si含量少,基体组织均匀;热解炭坯体的C/SiC复合材料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最大;混合基体炭的坯体,纤维经过C+SiC涂层,可明显提高材料的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且随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的下降速率增大。
庞菲唐萍萍张力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