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美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急救
  • 8篇创伤
  • 7篇城市
  • 6篇急救医疗
  • 6篇急救医疗服务
  • 5篇伤员
  • 5篇大城市
  • 4篇伤员救治
  • 3篇医疗救援
  • 3篇危重
  • 3篇救援
  • 3篇肺损伤
  • 2篇蛋白
  • 2篇休克
  • 2篇血性
  • 2篇医疗救援体系
  • 2篇灾害医疗救援
  • 2篇中毒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机构

  • 18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武警上海总队...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21篇沈美华
  • 15篇霍正禄
  • 12篇何建
  • 11篇梅冰
  • 7篇程传苗
  • 6篇周彬
  • 5篇张玲
  • 4篇詹剑勇
  • 2篇宋莉
  • 2篇王美堂
  • 2篇章德文
  • 2篇王磊
  • 1篇王家林
  • 1篇黎爱军
  • 1篇禹宝庆
  • 1篇陈建军
  • 1篇马艳梅
  • 1篇彭碧波
  • 1篇徐海洲
  • 1篇康舟军

传媒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中国医院管理
  • 3篇武警医学
  • 2篇2009全国...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大城市创伤急救网络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2008年
随着现代化交通、建筑道路的飞速发展和意外突发事故的不断增加.创伤在发达国家居高不下.在发展中国家持续上升,已成为当今人类一大公害。在20世纪初的美国.创伤是第7位死因.到20世纪60年代即升为第4位.其中34岁以下的人群中,创伤是第1位死因。在我国,创伤和中毒在1975年居第7位死因.1995年以后升至第4位。而创伤多发生于青壮年.致死、致残后对社会劳动力的损失远大于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排名在前的其他疾病。因此.
沈美华霍正禄程传苗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城市
将心率变异(HRV)概念引入危重患者的监护
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指心率节奏快慢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经典的HRV是研究分析逐个心动周期间细微的时间变化及其规律,现将其泛化表述一切心率变化,这在危重病患者中极为常见。本文罗...
章德文沈美华梅冰何建
关键词:危重症心率变异临床监护
文献传递
灾害医疗救援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2014年
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加强灾害医疗救援的研究,是减轻灾害损失而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灾害医疗救援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进展进行了整体性回顾。
徐丽沈美华陈建军彭碧波
关键词:灾害医疗救援
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模型兔肺组织中核因子-κB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兔急性肺损伤(ALI)中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及乌司他丁的抑制作用。方法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法复制ALI兔模型:9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创伤组(B组)和乌司他丁组(C组)。各时相点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干质量/湿质量比值(D/W)、血清TNF-α浓度、肺组织内NF-κB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肺大体外观及组织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与A组比较,B组PaO2进行性下降,C组PaO2于4h达到最低值后逐渐上升;B组血清TNF-a含量及肺组织NF-κBp65的表达升高,并均于4h达到最高峰(P<0·01),C组24h、48h时TNF-a含量及NF-κBp65的表达较B组明显降低(P<0·05)。C组动物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TNF-a等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肺损伤。
沈美华霍正禄梅冰何建王美堂
关键词:核因子-ΚB失血性休克乌司他丁
4421例创伤伤员送院方式与到院时间关系的探讨
创伤对人类已造成严重的威胁,无论平时或战时,已成为致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如何及时、快速、有效地抢救此类伤员的生命,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是急诊创伤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充分利用各类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伤员抢救的需要...
霍正禄沈美华周彬康舟军王家林
关键词:创伤伤员
灾害医疗救援的回顾与展望
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灾害医疗救援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进展。
沈美华霍正禄
关键词:灾难医学急救医学医疗救援体系公共卫生
文献传递
富氢水对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保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富氢水对大鼠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吸入法制作急性CO中毒模型,腹腔注射富氢水治疗。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O+生理盐水(NS)组、CO+富氢水(Hydrogen)组。造模后24h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测定8-羟基鸟嘌呤(8-OHdG)含量,采用凋亡细胞凋亡原位检测(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各组动物14d生存情况,水迷宫实验评价其空间记忆能力。结果急性CO中毒后24h,富氢水治疗组的动物脑组织含水量、8-OHdG的含量(皮层54.64±4.93vs.62.98±9.08,P〈0.05;海马60.43±10.49VS.82.66±12.55,P〈0.01)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富氢水能明显减少大鼠皮层(57.67±7.58vs.99.50±8.73,P〈0.01)和海马区(52.33±13.17VS.82.17±15.79)的凋亡阳性细胞数;提高14d生存率(80%VS.60%,P〈0.05);2周后水迷宫测试提示,富氢水治疗组逃避潜伏期短于生理盐水组(22.67±4.03vs.32.33±4.59,P〈0.05)。结论富氢水通过拮抗氧化损伤、抑制凋亡对大鼠急性CO中毒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沈美华孙学军何建霍正禄
关键词:氧化应激
核因子-κB在兔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致急性肺损伤(ALI)兔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法复制ALI兔模型。制模成功后1 h、4 h、8 h、24 h、48 h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干重/湿重比值(D/W),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图像分析观察肺组织内NF-κB的变化情况,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使动物PaO2及D/W值进行性下降,于48 h降至最低(P〈0.01);血清TNF-α含量及肺组织NF-κBp65的含量升高,并均于4 h达到最高峰(P〈0.01);相关分析显示1 h、4 h、8 h、24 h、48 h NF-κB活性与TNF-α含量之间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肺组织病理显示肺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局灶出血、部分肺泡萎陷。结论NF-κB的活化,介导TNF-α等炎症介质的大量表达,在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导致ALI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沈美华霍正禄梅冰何建王美堂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失血性休克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脓毒症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水平与心肌细胞凋亡率及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peptide,BNP)的相关性;评价正丁酸钠(sodium butyrate,SB)对脓毒症小鼠心肌凋亡的影响及心功能不全的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小鼠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脓毒症模型。12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LP组及SB组,每组40只。用ELISA法检测各组0、12、24、48、72 h血清HMGB1与BNP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0、12、24、48、72 h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对HMGB1与心肌细胞凋亡率、HMGB1与BNP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研究正丁酸钠对脓毒症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血清BNP以及120 h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血清HMGB1浓度在CLP术后12 h开始升高,并与心肌细胞凋亡率及血清BNP浓度在12、24、48、72 h各时间点均呈显著相关性(P<0.05);正丁酸钠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及血清BNP浓度,并显著改善脓毒症小鼠生存率(P<0.05)。结论 HMGB1可能参与脓毒症小鼠心肌凋亡的过程,并导致心功能不全;应用正丁酸钠干预能减轻心肌凋亡,改善心功能。
徐海洲章德文沈美华梅冰何建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凋亡脑钠肽正丁酸钠
区域性创伤急救网在严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2 076例伤员的资料,根据是否为网络内伤员分为网络组和非网络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伤后至就诊的时间间隔、送院工具及院前预报率、院前及院内处置。结果:网络组1小时内入院比例明显高于非网络组。网络组伤员送院前782例(85%)有预报,非网络组仅为16.57%。结论: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的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沈美华何建詹剑勇梅冰程传苗霍正禄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城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