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
- 作品数:34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胸椎结核的临床诊治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胸椎结核的诊治经验。[方法]1例女性病人出现胸背部疼痛及肋间神经放射痛、反复高热、X线片发现T9椎体、终板破坏几乎缺失、椎间隙完全消失并向后成角的女性SLE患者,在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激素保护下行经胸腔T7~10椎体前方冷脓肿清除、病灶死骨刮除及T8~10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结果]患者胸背部疼痛及肋间神经放射痛消失,血沉(ESR)值明显改善,但由于SLE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结论]长期应用激素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发生感染的风险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脊柱结核罕有发生。本例病人的诊治,为临床提供了资料。
- 孟祥琨何帆林世德赵廷宝
- 关键词: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骨移植融合术
- 枢椎椎板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强度的比较被引量:27
- 2007年
- 目的:比较枢椎椎板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强度,为临床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在7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枢椎标本上进行枢椎单皮质椎弓根螺钉和双皮质椎板螺钉固定,测试螺钉拔出力。结果: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平均为875.3±403.2N,双皮质枢椎椎板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平均为679.5±308.2N;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大于椎板螺钉,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枢椎椎板螺钉进行双皮质固定具有可靠的力学固定强度,可作为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补充固定技术。
- 马向阳尹庆水吴增晖夏虹刘景发赵卫东林斯萍何帆杨进城廖穗祥
- 关键词:枢椎椎弓根螺钉椎板螺钉内固定生物力学
- 经口咽Ⅱ代解剖型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 目的评价经口咽改良Ⅱ代解剖型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改良Ⅱ代解剖型TARP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枢椎双皮质固定法治疗15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 尹庆水何帆刘景发夏虹吴增晖昌耘冰权日艾福志章凯麦小红刘晖
-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关节固定术
- 文献传递
- 棘突椎板回植椎管成形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回植椎管成形在胸腰椎后路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椎管内肿瘤患者8例,脑性瘫痪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35例,共43例患者将带蒂棘突椎板行棘突内面纵形开槽,两侧椎板横形掰开,回植椎管成形。结果临床随访平均18 ...
- 章凯何帆尹庆水夏虹吴增晖权日昌耘冰王智运麦小红
- 关键词:椎管成形脊柱稳定性
- 文献传递
- 曲度异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生理曲度异常的人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方法:采集1位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患者的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建立实体模型,然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颈椎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上施加作用力,模拟颈椎在后伸工况下的状态。结果:建立了包括完整颈椎椎体、椎间盘和模拟主要韧带的颈椎模型,得到了在外力作用下的颈椎应力云图。结论: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用于生理曲度异常颈椎的生物力学研究。
- 何帆
- 关键词: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有限元生物力学
- 寰椎后弓形态分类与椎弓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寰椎后弓的分类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进钉方法。方法:以电子游标卡尺测量48具干燥寰椎标本的相关解剖学数据。结果:进钉处寰椎侧块高度和宽度分别为(12.40±1.12)mm和(12.69±1.62)mm;进钉处寰椎椎弓根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4.56±1.82)mm和(7.89±1.10)mm;钉道处椎动脉沟底骨质厚度小于螺钉直径3.5mm的占17%(8例),其中4%(2例)厚度小于螺钉半径1.75mm。结论:对于寰椎后弓高度偏小的患者,可以部分经寰椎后弓或跨越寰椎后弓实现寰椎的椎弓根螺钉固定,进钉位置的确定应以术前三维CT重建和术中探查结合考虑。
- 何帆尹庆水马向阳
- 关键词:寰椎椎弓根螺钉解剖学
- 寰椎椎弓根形态分类与椎弓根螺钉植钉方法研究被引量:2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寰椎椎弓根形态分类及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植钉方法。方法寰椎椎弓根形态分类研究:取成人干燥寰椎标本48个,行CT三维重建,建立经过椎动脉沟底部下2mm处横切面和椎弓根中外1/3矢状面的切面图;以螺钉直径3.50mm,半径1.75mm为标准,根据通过椎弓根中外1/3矢状面的椎动脉沟底部骨质厚度,将寰椎椎弓根解剖形态分为3型:普通型40个(83%),轻度变异型6个(13%),重度变异型2个(4%)。以通过寰椎椎弓根中外1/3矢状面与通过椎动脉沟底部下方约2mm处横断面的交线为进钉通道,以进钉通道在后弓后方骨皮质上的投影点为进钉点,采用电子游标卡尺在干燥寰椎骨标本上测量以下指标:进钉点与侧块后缘的距离(L1),进钉处寰椎椎弓根高度(L2),进钉点至侧块下关节面的垂直距离(L3),进钉处侧块高度(L4),进钉处侧块宽度(L5),进钉处寰椎椎弓根宽度(L6),钉道处椎动脉沟底椎弓根厚度(H1)。寰椎椎弓根螺钉植钉方法的研究:取12个新鲜成人冷冻寰椎标本,左右侧钉道处椎动脉沟底部骨质厚度分别打磨为:1.5mm和2.5mm,1.5mm和4.0mm,2.5mm和4.0mm,每种厚度4个标本;以通过寰椎椎弓根的中外1/3矢状面与通过椎动脉沟底部下约2mm处横断面的交线为进钉通道植钉。结果左侧L1(5.79±1.24)mm,L2(4.55±1.29)mm,L3(5.12±1.06)mm,L4(12.43±1.01)mm,L5(12.66±1.37)mm,L6(7.86±0.77)mm,H1(4.11±1.25)mm;右侧L1(5.81±1.26)mm,L2(4.49±1.22)mm,L3(5.15±1.05)mm,L4(12.49±0.98)mm,L5(12.65±1.38)mm,L6(7.84±0.78)mm,H1(4.13±1.29)mm;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植钉后所有标本无螺钉向上突破椎动脉沟底骨质。结论对于寰椎后弓高度偏小的患者,可部分经寰椎后弓或跨越寰椎后弓实现寰椎的椎弓根螺钉固定,进钉位置应以术前三维CT重建和术中探查结合考虑。
- 何帆尹庆水赵廷宝
- 关键词:寰椎椎弓根螺钉解剖学
- 神经损伤自发放电编码的神经再生研究进展
- 2007年
- 神经损伤与修复是一道长期摆在基础与临床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每年因中枢、外周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瘫痪.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解决神经损伤修复的一个最基本条件就是搞清神经再生的理论问题。由于其再生机制不清导致目前所有已发现的神经修复方法虽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完全修复问题。无疑,进一步研究神经再生机制是目前解决神经修复最迫切的问题。人们早已发现外周感觉神经在受到损伤性刺激后会表现出兴奋性增强、静息膜电位不稳定、出现自发放电现象.在中枢结构重塑活跃区域会有节律性放电反应。
- 赵廷宝何帆
- 关键词:神经损伤自发放电神经再生
- 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在脊柱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在脊柱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3例脊柱肿瘤切除、植骨、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方法。随访2~20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术后症状均有缓解,神经功能恢复优良,未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现象。结论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脊柱肿瘤切除后脊柱稳定重建,效果满意。
- 章凯何帆尹庆水吴增晖夏虹权日昌耘冰王智运麦小红
- 关键词:脊柱肿瘤钛网内固定
-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2008年
- 何帆尹庆水赵廷宝
- 关键词:寰椎椎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