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艳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多样性
  • 2篇O3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多...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BT
  • 1篇臭氧
  • 1篇臭氧浓度
  • 1篇臭氧浓度升高
  • 1篇O

机构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农业职业...

作者

  • 2篇李春艳
  • 1篇李春华
  • 1篇曾青
  • 1篇刘标
  • 1篇韩正敏
  • 1篇朱建国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转Bt水稻Bt-SY63及其相关微生物多样性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
近地层臭氧(O3)浓度的快速上升给世界范围包括水稻(Oryza sativa L.)在内的农作物造成了严重损失。“Bt汕优63”是我国农业部2009年依法批准发放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一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种,研究其在未来O3...
李春艳
关键词:O3
文献传递
转Bt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O_3浓度升高的响应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中国农田开放式O3浓度升高(O3-FACE)平台,于2010年和2011年对O3浓度升高和田间自然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Bt汕优63(Bt-SY63)及其常规水稻汕优63(SY63)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3浓度升高使Bt-SY63和SY63水稻土壤微生物总体活性有降低的趋势,O3浓度升高未使两基因型水稻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优势度和均一度发生显著变化.O3浓度升高显著地改变了Bt-SY63土壤微生物碳源基质的利用方式,使其土壤微生物由对糖类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利用能力转向对代谢中产物和次生代谢物具有较强的利用能力,而对SY63土壤微生物碳源基质的利用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从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O3浓度升高的不同响应来看,Bt-SY63可能比SY63更敏感.
李春艳刘标韩正敏曾青李春华朱建国
关键词:O3土壤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