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亮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喷涂聚脲弹性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08年
- 综述了喷涂聚脲弹性体(SPUA)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其结构组成与表征、种类(包括芳香族聚脲弹性体,脂肪族聚脲弹性体和聚天门冬氨酸酯(PAE)聚脲弹性体等)及其应用进展,并对其推广应用及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 高志亮范晓东田威周志勇刘国涛
- 关键词:喷涂聚脲脂肪族聚脲弹性体
- 聚丙烯酸类大颗粒珠状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酸类大颗粒珠状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技术特征在于:将甲苯、环己烷或邻二甲苯其中任一种与四氯化碳配成混合连续相,再加入油溶性分散剂乙基纤维素开动搅拌升温,将合成单体与引发剂和交联剂所有组分均匀混合,反应结...
- 范晓东刘勤刘郁杨高志亮
- 文献传递
- 多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环氧丙烷的聚合被引量:1
- 2009年
- 用多金属氰化络合物(MMC)催化环氧丙烷开环均聚,考察了酸及起始剂对聚合诱导期的影响,以及转化单体/起始剂摩尔比、酸用量、加料方式及催化剂等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FHR、^1HNMR、SEC-MALLS对聚合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MMC为催化剂,在w(H2SO4)〈5×10^-5、温度130℃、连续加料、w(MMC)〉1×10^-4时,所合成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Mw/Mn=1.1~1.2),且相对分子质量可控;FTIR、^1HNMR及SEC-MALLS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聚醚具有预期结构。实验发现,聚合反应体系只存在一种活性中心,其机理可能为配位阳离子聚合。
- 王景霞范晓东张卫红高志亮田威
- 关键词:聚醚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沸腾制粒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综述了沸腾制粒技术的工艺特点,介绍了沸腾制粒机的工作原理、技术要点以及现阶段在化工、农业和制药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 张猛范晓东高志亮吕晓燕王彦利
-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7
- 2008年
- 用杂多酸(HPA)引发环氧乙烷(EO)与四氢呋喃(THF)发生共聚反应,从而制得了EO-THF共聚醚[P(EO-THF)]。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仪(SEC/MALLS)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仪器对P(EO-THF)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聚合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HPA作为引发剂可用来制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小于1.4、平均官能度为2的P(EO-THF);P(EO-THF)的熔点受单体投料比影响较大,当n(EO)∶n(THF)=1∶1时,产物的熔点最低(为-14.28℃);在共聚反应过程中,THF的浓度对共聚反应速率及P(EO-THF)的相对分子质量影响显著,当THF的浓度小于1.39 mol/L时,共聚反应速率较低。
- 刘国涛范晓东程广文刘涛高志亮刘勤
- 关键词:杂多酸环氧乙烷四氢呋喃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粘合剂
- 反相悬浮法合成大颗粒珠状高吸水性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 2008年
- 采用反相悬浮法一步合成了大颗粒珠状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SAP),研究了交联剂、搅拌速率、油水比、分散剂、引发剂用量及比例等因素对该SAP粒径及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SAP的最大粒径超过2mm、吸水率超过100倍,并且其合成工艺简单、产品后处理操作方便。
- 刘勤范晓东苏霞刘涛高志亮刘国涛
-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大颗粒
- 聚丙烯酸类大颗粒珠状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酸类大颗粒珠状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技术特征在于:将甲苯、环己烷或邻二甲苯其中任一种与四氯化碳配成混合连续相,再加入油溶性分散剂乙基纤维素开动搅拌升温,将合成单体与引发剂和交联剂所有组分均匀混合,反应结...
- 范晓东刘勤刘郁杨高志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