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志强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珠光体
  • 4篇高碳
  • 3篇珠光体钢
  • 2篇等径
  • 2篇等径弯曲通道...
  • 2篇等通道角挤压
  • 2篇碳钢
  • 2篇退火
  • 2篇细晶
  • 2篇细晶粒
  • 2篇显微硬度
  • 2篇力学性能
  • 2篇晶粒
  • 2篇复相
  • 2篇高碳钢
  • 2篇GCR15钢
  • 2篇超细晶
  • 2篇超细晶粒
  • 2篇力学性
  • 1篇道次

机构

  • 10篇河南科技大学
  • 6篇河南省有色金...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广州民航职业...
  • 2篇燕山大学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10篇郭志强
  • 8篇熊毅
  • 6篇贺甜甜
  • 5篇张凌峰
  • 4篇任凤章
  • 3篇何红玉
  • 3篇陈正阁
  • 3篇卢艳君
  • 1篇杨沐鑫
  • 1篇包汉生
  • 1篇罗开玉
  • 1篇杨钢

传媒

  • 6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中国激光
  • 1篇热加工工艺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等通道角挤压变形中高碳珠光体钢的组织演变被引量:4
2013年
在650℃对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T8钢进行Bc路径的多道次等通道角挤压(ECAP)变形,借助SEM、TEM和AFM研究了变形过程中渗碳体片层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渗碳体片层表现出强烈的塑性变形能力,主要以剪切断裂、扭折、弯曲等变形方式来适应剧烈的塑性变形;四道次温变形后得到晶粒尺度均在亚微米量级的超微细复相组织(α+θ);球化完全的渗碳体颗粒粒径呈双峰分布,从三维的角度表征渗碳体的组织演变及其特性与从二维角度观察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郭志强熊毅何红玉卢艳君
关键词:等通道角挤压渗碳体球化
等通道角挤压层片状珠光体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T8钢在Bc方式下多道次ECAP过程进行了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ECAP挤压过程中,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模具拐角,且模具内拐角处金属的流动性较模具外拐角处好;随挤压道次的增加,变形的均匀程度逐渐增加,累积等效应变也随之增大,组织细化效果也越明显,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随摩擦系数和挤压速度的增加,等效应变有所增大,应变影响区逐渐扩大,变形的不均匀程度也逐渐增加。
贺甜甜熊毅郭志强任凤章
关键词:等通道角挤压数值模拟T8钢等效应变
激光冲击次数对高碳珠光体钢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高碳钢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借助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激光冲击次数对高碳珠光体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始珠光体组织经激光冲击后,渗碳体片层发生弯曲、断裂、球化,并且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冲击中心区域渗碳体球化程度加剧,溶解量也随之增加,过饱和的碳原子溶于铁素体基体中,导致其点阵常数增大。多次冲击后冲击中心区域材料表层的硬度从300HV(原始珠光体组织)分别增加至333HV(2次激光冲击),353HV(6次)。
熊毅何红玉罗开玉郭志强卢艳君张凌峰
关键词:激光光学激光冲击强化珠光体钢点阵常数显微硬度
ECAP温变形高碳珠光体钢中亚微米级铁素体的力学性能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多道次ECAP温变形实现了高碳珠光体钢组织的超细化,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变形前后珠光体的演变情况,并用纳米压痕技术表征了铁素体相的纳米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历大应变温变形之后,制备出了晶粒尺度均在亚微米量级的超微细复相组织(铁素体+粒状渗碳体),珠光体的组织形态发生由二维层片状向三维等轴状的转变;等轴状亚微米级铁素体相的纳米压痕硬度和Young’s模量分别为4.4 GPa和200 GPa,都略高于原始珠光体组织,当压痕深度超过100 nm之后,纳米压痕硬度呈现出明显的基底效应,而Young’s模量则趋于一致,对基底效应不敏感。
熊毅郭志强何红玉卢艳君张凌峰
关键词:ECAP珠光体
不同温度重度变形及退火对工业纯铝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采用重度冷轧及退火工艺制备超细晶工业纯铝,利用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实验对比研究了室温轧制和深冷轧制(液氮)及退火工艺所得到的超细晶工业纯铝组织特性和硬度。结果表明:深冷轧制细化晶粒的能力高于室温轧制,前者等轴状超细晶粒尺寸约为0.5μm,后者则约为1μm;深冷轧制试样的硬度值均高于对应状态下的室温轧制试样,温度低于200℃退火时,硬度值变化平缓,显微组织处于回复阶段;高于200℃退火时,硬度值迅速下降后趋于定值,与原始退火态相当,显微组织处于再结晶阶段。
熊毅贺甜甜郭志强陈正阁张凌峰任凤章
关键词:显微硬度
超细晶粒高碳钢微复相组织及性能被引量:7
2012年
在650℃采用等通道角挤压变形(ECAP)方法对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T8钢进行了Bc方式(每道次挤压后,试样按同一方向旋转90°进行下一道次挤压)的4道次变形,获得了晶粒尺寸在亚微米量级的超微细复相(α+θ)组织,其中等轴铁素体晶粒尺寸约为400 nm,球化完全的渗碳体颗粒粒径约为150 nm。微拉伸实验和SEM断口观察表明,经过4道次ECAP变形后,超微细复相组织的抗拉强度相对于原始珠光体组织而言有所下降,从867 MPa降至819 MPa,但屈服强度显著提高,由479MPa增加到664 MPa,相应的整体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从4.5%、5.2%增加到18%、31%,硬度值变化不明显;超微细复相组织的断口形貌由大量细小的韧窝构成,为典型的韧性断裂,而原始珠光体组织断口形貌则由河流花样组成,呈脆性解理断裂特征。
贺甜甜熊毅郭志强张凌峰任凤章
关键词:力学性能
冷轧退火对过共析珠光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2年
采用SEM、TEM、XRD及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过共析钢重度冷轧及退火后的微观组织及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重度冷轧及退火工艺下制备出了晶粒尺度均在亚微米量级的超微细复相组织(铁素体+渗碳体),其中等轴铁素体晶粒直径为0.5~0.8μm,晶界上钉扎着平均粒径为0.2~0.4μm球化完全的渗碳体颗粒,而晶界内则出现少量粒径为30~50 nm的渗碳体颗粒;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增大变形量、增加退火温度以及保温时间的延长,都能导致渗碳体球化程度的增加;与此同时,复相组织的强度指标显著下降,但其塑性指标明显上升;拉伸断口形貌特征也由脆性断裂(冷轧变形)转变为韧性断裂(退火态)。
熊毅贺甜甜郭志强陈正阁张凌峰任凤章
关键词:过共析钢力学性能
GCr15钢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后的组织特性
2011年
在650℃采用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方法对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GCr15钢进行了Bc方式的多道次变形。采用透射电镜和洛氏硬度等实验方法,对不同道次下的组织特性和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变形和温变形都能使渗碳体片层发生球化,但一道次温变形情况下渗碳体球化程度明显高于冷变形一道次,硬度值由原始态(层片状珠光体)的42 HRC分别降至38 HRC(冷变形)、27 HRC(温变形),温变形二道次后,铁素体基体接近等轴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0.4μm,球化完全的渗碳体颗粒粒径约为0.1μm,硬度值由27 HRC(温变形一道次)增至32 HRC左右。
贺甜甜熊毅杨钢杨沐鑫包汉生郭志强陈正阁
关键词:GCR15钢等径弯曲通道变形珠光体
GCr15钢多道次ECAP变形组织特性
在650℃采用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方法对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GCr15钢进行了Bc方式的多道次变形。采用透射电镜和洛氏硬度等实验方法,对不同道次下的组织特性和硬度进行了分析。
贺甜甜郭志强熊毅任凤章
关键词:GCR15钢等径弯曲通道变形珠光体
高应变速率下超细晶粒高碳钢微复相组织的动态响应及微观组织演变
超细晶粒钢(Ultrafine Grained Steel,简称UFG钢)作为当今世界钢铁材料技术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凭借其优越的综合机械性能,如高强度、高塑性力学性能以及较低温度下的高应变速率加工超塑性而倍受人们青睐。目...
郭志强
关键词: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绝热剪切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