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兴峰

作品数:63 被引量:263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4篇乳酸
  • 20篇苯乳酸
  • 15篇乳酸菌
  • 13篇食品
  • 12篇抗菌肽
  • 11篇发酵
  • 10篇防腐剂
  • 9篇芽孢
  • 9篇芽孢杆菌
  • 8篇短芽孢杆菌
  • 8篇乳杆菌
  • 8篇侧孢短芽孢杆...
  • 7篇饲料
  • 7篇氨酸
  • 6篇生物防腐
  • 6篇泡菜
  • 6篇发酵液
  • 6篇糙米
  • 5篇植物乳杆菌
  • 5篇生物防腐剂

机构

  • 50篇河北科技大学
  • 11篇江南大学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国家粮食局科...
  • 4篇石家庄君乐宝...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内蒙古蒙牛乳...

作者

  • 63篇李兴峰
  • 39篇贾英民
  • 34篇王志新
  • 26篇宁亚维
  • 8篇江波
  • 6篇沐万孟
  • 5篇于宏伟
  • 5篇韩雪
  • 5篇谭斌
  • 5篇张涛
  • 4篇张瑞玲
  • 4篇吴娜娜
  • 4篇李丹丹
  • 4篇陈卫
  • 4篇田丰伟
  • 3篇杨瑾
  • 3篇董新颖
  • 3篇王广贤
  • 3篇孙继良
  • 3篇孙国杰

传媒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中国食品学报
  • 3篇2015年第...
  • 2篇粮油食品科技
  • 2篇中国乳品工业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乳业科学与技...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中国食品科学...
  • 1篇中国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3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促进侧孢短芽孢杆菌抗菌肽合成的增效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侧孢短芽孢杆菌抗菌肽合成的增效剂及其应用,该增效剂的活性成分包括谷氨酸、苏氨酸和琥珀酸,摩尔比为(10‑50):(20‑170):(10‑60)。采用本发明增效剂对侧孢短芽孢杆菌进行发酵,抗菌肽产量提...
王志新贾英民宁亚维李兴峰杨柯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侧芽孢杆菌生产抗菌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抗菌肽的方法,是以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为菌种,接入添加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组成的发酵培养基中,30-40℃摇床培养12-24小时,得到效价1000-150...
贾英民李兴峰王志新王广贤孙继良田丰伟陈卫
文献传递
一种从发酵液中快速提取饲用抗菌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发酵液中快速分离制备饲用抗菌肽的方法,采用杀菌释放抗菌肽、麸皮吸附、过滤、干燥以及包装的方法,从微生物的发酵液中快速提取抗菌肽,获得饲料级抗菌肽生物防腐剂产品。本发明利用廉价的麸皮作为吸附剂或载体,提取...
贾英民李兴峰王志新
文献传递
乳糖酶高产菌株筛选及酶活测定方法的研究
通过对不同类型样品资源的采集,从71个样品中分离出221个产乳糖酶菌株.经过小管初筛,以OHA、LHA及OHA/LHA、作用温度及作用pH组成的三级复筛筛选,获得一高产菌株D<,2-26>,初步鉴定为黑曲霉.其产酶特性为...
李兴峰贾英民檀建新于宏伟张瑞玲
关键词:乳糖酶菌株筛选酶活测定
文献传递
DNA:天然防腐剂抑菌作用的新靶位被引量:5
2015年
天然防腐剂是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抑菌机理是研究和开发新型天然防腐剂的理论基础。当前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壁、细胞膜和酶系统,而对细胞遗传物质DNA报道很少。本文综述了新型天然抑菌物质(多糖、抗菌肽和酚类等)对食源性指示菌DNA的作用方式,总结了凝胶电泳法、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镜3种方法在DNA作用中的应用,对深入研究抑菌机理有指导意义。
李兴峰黄云坡王志新宁亚维贾英民
关键词:天然防腐剂抑菌机理DNA靶位
即食型乳酸菌菌粉改善肠道健康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研究即食型乳酸菌对有便秘表现者肠道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功能性乳酸菌菌粉开发提供理论支持。选取27名有便秘症状的志愿者进行即食型乳酸菌菌粉的试饮,试验时间共计4周,试验第一周,志愿者仅填写《便性调查表》,不食用样品,试验第二、三周志愿者每天饮用样品(每天2袋,2 g/袋),同时继续填写《便性调查表》,试验第四周志愿者仅填写《便性调查表》,根据4周的《便性调查表》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试验第一周)相比,便性调查表涉及的9项指标中有7项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排便次数、粪便颜色、粪便形状、粪便硬度、粪便量、粪便气味及排便时感觉。即食型乳酸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便秘人群的肠道健康。
冯丽莉王华王世杰李兴峰朱宏
关键词:便秘肠道健康
制备腈菌唑分子印迹聚合物前功能单体选择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制备腈菌唑(M)分子印迹聚合物,建立了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以及功能单体添加量的方法。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α-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与M作用形式、作用强度、最佳浓度比和形成的结合位点数。结果表明,M与两种功能单体都会形成氢键;M的三唑环共轭双键的π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π*共轭反键轨道,氢键的形成会使π→π*的吸收带发生迁移,最大吸收波长随着体系功能单体浓度增加而发生红移。M与两种功能单体最佳浓度配比分别为:M∶MAA=1∶4和M∶AM=1∶2。M与两种功能单体都具有结合能力,且结合力较强。采用AM为功能单体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M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特异识别能力。
高文惠刘博李兴峰韩俊华贾英民
关键词:腈菌唑分子印迹聚合物紫外光谱法
静息细胞转化合成苯乳酸的条件优化被引量:12
2008年
研究利用乳酸菌静息细胞转化合成苯乳酸的条件。确定了静息细胞转化的菌龄后,用Plackett-Burman法从影响细胞转化的六因素中筛选确定菌体浓度、底物浓度和转化温度等三个主要因素,同时由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分析和岭嵴分析来确定优化组合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转化条件为菌体浓度9.9%,底物浓度3.72g/L,转化温度33.4℃时,苯乳酸得率达极大值。此条件下,苯乳酸产量预测值为2.82g/L,验证值为2.88g/L。
刘凤丽沐万孟江波张涛李兴峰
关键词:苯乳酸响应面法
侧孢短芽孢杆菌S62-9对常见微生物的体外抑菌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研究侧孢短芽孢杆菌S62-9的抑菌谱及抑菌活性,初步判断其是否符合微生态制剂菌种选育的标准。通过指示平板法研究侧孢短芽孢杆菌S62-9的抑菌谱,从中选取1株藤黄微球菌28001(G^+)和1株大肠杆菌CMCC 44752(G^-)作为指示菌,采用液态共培养法研究S62-9对两株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S62-9对大多数致病性细菌及部分真菌产生抑菌作用,对G^+菌的抑菌效果强于G^-菌;液态共培养体系中,S62-9对两株指示菌表现出强烈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随其所占接种比例的增加而增强,抑菌机理包括营养竞争作用以及S62-9产生的抗菌肽的拮抗作用。该研究表明,侧孢短芽孢杆菌S62-9具有广谱、高效的抑菌特性,为其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丹王志新李兴峰宁亚维贾英民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抑菌性体外
植物乳杆菌N3117功能及发酵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对自主开发的植物乳杆菌N3117菌株的自溶性,与Caco-2细胞的黏附性,p H在线发酵情况,发酵风味,保质期内的活菌数、酸度、p H值进行评价,发现植物乳杆菌N3117自溶性低、黏附性强,在发酵乳保质期内具有活菌数高,后酸弱,无不良风味的发酵特性,适用于发酵乳或乳酸菌饮料的开发。
冯丽莉王华王世杰薛玉玲张栋李兴峰朱宏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活菌数酸度风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