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帅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分子系统
  • 2篇动物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疥螨
  • 2篇COI
  • 1篇大熊猫
  • 1篇单胞菌
  • 1篇新孢子虫
  • 1篇野生动物
  • 1篇疫苗
  • 1篇原虫
  • 1篇三角板
  • 1篇食品
  • 1篇食堂
  • 1篇嗜水气单胞菌
  • 1篇兔疥螨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病
  • 1篇平台板
  • 1篇气单胞菌

机构

  • 10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成都动物园
  • 1篇北京实验动物...
  • 1篇绵阳市畜牧兽...

作者

  • 10篇王帅
  • 8篇杨光友
  • 4篇古小彬
  • 3篇陈维刚
  • 3篇严慧娟
  • 3篇牛李丽
  • 3篇邓家波
  • 3篇余星明
  • 2篇王强
  • 1篇任红梅
  • 1篇何光志
  • 1篇汪涛
  • 1篇贾小勇
  • 1篇余建秋
  • 1篇李杰
  • 1篇杨德英
  • 1篇何智
  • 1篇赵波
  • 1篇赖松家
  • 1篇边尧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淡水渔业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I)序列的猪和兔四个疥螨分离株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为了探讨兔疥螨分离株和猪疥螨分离株的分类地位,采用PCR技术首次扩增了分离自中国猪和兔的4个疥螨分离株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基因,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14个国外疥螨分离株的同源基因进行了比较。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4个疥螨株COI基因长度均为1427bp,序列间无插入、缺失,A+T含量(73%)明显高于G+C含量(27%),碱基组成存在明显偏移。猪和兔的4个疥螨分离株间的COI基因同源性较高(99.1%~100.0%),它们与澳大利亚人疥螨株、国外动物疥螨株的同源性范围为98.4%~99.6%。在构建的NJ树中,分离自中国猪和兔的4个疥螨分离株同澳大利亚人疥螨分离株、国外动物疥螨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根据疥螨COI基因同源性分析和系统树构建结果,我们认为分离自中国猪和兔的4个疥螨分离株与澳大利亚人疥螨分离株以及国外的动物疥螨分离株均应属于同一个种。
古小彬杨光友赖松家王帅
关键词:疥螨系统发育分析
圈养长颈鹿线虫抗药性的初步检测被引量:1
2011年
用体外虫卵孵化试验对成都动物园长颈鹿的消化道线虫抗药性进行了检测。检测药物包括丙硫咪唑、左旋咪唑和芬苯达唑3种药物,测得其虫卵孵化半数抑制量ED50分别为0.1303μg/mL、0.3244μg/mL、0.1488μg/mL。测定结果表明长颈鹿消化道线虫对上述3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邓家波严慧娟杨光友牛李丽王强余建秋余星明王帅陈维刚
关键词:虫卵孵化试验抗药性长颈鹿消化道线虫
嗜水气单胞菌源黄鳝出血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分离自患出血病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的嗜水气单胞菌(Aer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健康黄鳝后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健康黄鳝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发病呈急性过程,感染后15~33 h为发病死亡高峰期。黄鳝人工感染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病例相似,主要表现:体表出现出血斑、肛门红肿、腹腔充血以及各实质性器官出血、充血。人工感染黄鳝的肝脏、脾脏和肾脏的病理变化明显:肝脏出现广泛的充血、出血,肝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坏死;肾脏肾小管上皮的肿胀、结构的消失,肾小球出血、变性坏死;脾脏充血、出血;肠粘膜上皮脱落,基底膜排列紊乱,大量出血。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黄鳝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脏、肾脏等实质性器官充血、出血,及广泛的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
何智任红梅杨德英杨光友边尧王帅
关键词:组织病理学
动物痒螨科螨虫COI、18S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与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
动物痒螨病是由痒螨科(Psoroptidae)的螨类寄生于动物皮肤表面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顽固性皮肤病。该病可造成患病动物生产性能及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导致动物死亡。对动物痒螨科虫株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是开展痒螨生...
王帅
关键词:传染性皮肤病COI基因基因序列系统发育
文献传递
兔疥螨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重组副肌球蛋白及兔疥螨全虫蛋白的小鼠免疫研究
<正>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DNA疫苗免疫组(Pmy组、Pmy+IL-2组、Pmy+IL-4组、Pmy+IFN组)、全虫蛋白疫苗免疫组[兔疥螨全虫蛋白组(ScTP组)和重组副肌球蛋白组(PmyP组)]、对照组...
古小彬杨光友严慧娟王帅
文献传递
一种食品存取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存取柜,包括柜体以及柜门,所述柜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柜体的内侧顶端设置有柜门锁止装置,柜门锁止装置包括铁芯、线圈、弹簧以及三角板,三角板为铁质材料所制而成,线圈通过导线连接市电且在柜体的顶部设置有...
王帅李杰蒋浩君赵朗刘怡君
文献传递
11株螨虫分离株的ITS-2序列分析与系统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为探讨动物体上一些常见寄生螨虫的分类地位,对11株螨虫分离株的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从GenBank下载21条螨虫的ITS-2序列,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序列分析结果显示:6株疥螨分离株ITS-2基因全长均为361bp,含有335个保守性位点,15个变异位点和9个简约信息位点;序列间的同源性为96.9%~99.7%。5株足螨分离株ITS-2基因存在长度上的变异(225~232bp),序列中包括184个保守性位点,44个变异位点,9个简约信息位点;分离自黄牛和奶牛的4株足螨分离株的ITS-2序列同源性为92.4%~97.3%,而熊猫足螨分离株同黄牛、奶牛足螨分离株的同源性较低(78.7%~82.6%)。UPGMA显示:32株螨虫分离株分成2个支系,第1个支系包括疥螨科的疥螨属Sarcoptes和背肛螨属Notoedres;第2个支系包括痒螨科的足螨属Chorioptes和痒螨属Psoroptes。从分析结果来看,笔者支持疥螨的单种说法;而足螨属中分离自熊猫的足螨和痒螨属中分离自水牛的痒螨的分类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古小彬张晓谦杨光友贾小勇王帅
关键词:分子系统发生
动物痒螨科螨虫CO?、18S基因的序列分析与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
<正>采用PCR方法扩增采自四川的兔痒螨(Psoroptes cuniculi)、水牛痒螨(Psoroptes natalensis)、德州足螨(Chorioptes texanus)及熊猫足螨(Chorioptes p...
王帅杨光友
文献传递
成都动物园野生动物原虫和犬恶丝虫的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09年
对2006-2008年先后采集自成都动物园30种177只野生动物的血样进行了弓形虫、犬新孢子虫和犬恶丝虫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47.46%(84/177);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10.74%(19/177);犬恶丝虫抗体阳性率为2.26%(4/177)。同时,对该动物园30种187只野生动物的血样进行了血液涂片染色镜检,附红细胞体检出率为35.83%(67/187),在血涂片中未查出伊氏锥虫。
赵波王强严慧娟杨光友牛李丽邓家波王帅余星明陈维刚
关键词:野生动物刚地弓形虫犬新孢子虫附红细胞体犬恶丝虫
大熊猫等八种野生珍稀动物蛔虫ITS-2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为了探讨寄生在大熊猫、小熊猫、黑猩猩、白眉长臂猿和4种熊科动物(北极熊、棕熊西藏亚种、狗熊四川亚种和棕熊东北亚种)体内蛔虫的分类地位,测定了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并对这些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采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寄生在大熊猫、小熊猫和4种熊科动物体内的蛔虫均为贝蛔属蛔虫;寄生在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的蛔虫为蛔属蛔虫。分析结果提示蛔虫与宿主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
何光志牛李丽杨光友邓家波王帅余星明汪涛古小彬陈维刚
关键词:大熊猫蛔虫协同进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