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艳庆

作品数:2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颜延之
  • 3篇颜之推
  • 3篇诗歌
  • 3篇文化
  • 3篇北朝
  • 2篇东晋
  • 2篇东晋南朝
  • 2篇颜氏家训
  • 2篇折中
  • 2篇礼俗
  • 2篇南朝
  • 2篇教育
  • 2篇琅邪
  • 2篇辑考
  • 2篇家训
  • 2篇北朝时期
  • 1篇大义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行迹

机构

  • 11篇广西师范大学
  • 8篇扬州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孙艳庆
  • 5篇王永平
  • 4篇袁卫华

传媒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广西地方志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桂学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魅力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颜师古《汉书注》“抄袭旧注”说之再检讨
2010年
在学术史上,唐代颜师古的《汉书注》在倍受后人推崇的同时,也为部分学者所深相诟病。人们不断发现某些题为"师古曰"的《汉书》注文,实际上是其他《汉书》注家的成果,从而据此认定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抄袭"他人注解。对此,指责者颇多,而证之最详,持之最力者,当为杨明照先生,其著有《汉书颜注发覆》一文。但批评颜师古"抄袭"的学者多忽视了颜注《汉书》在经历唐代长期手抄流传,及宋代以来屡经校订、刊刻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在当今通行的中华书局本《汉书》校勘记中便收集到不少误改、误衍"师古曰"的注文,并据此推测被后人指责为"抄袭"的《汉书》颜师古注文,很可能多是后人不断增补、改写的结果,颜师古似不当为此种"抄袭"负责。
王永平孙艳庆
关键词:颜师古《汉书注》
“密”与王粲诗歌“体弱”关系考论
2018年
过多的铺陈、夸张手法的运用以及相同句式的重复使用等,使王粲的诗歌表现出了过"密"的客观效果,这是其诗歌"体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王粲诗歌的结构之"密"对其表现出的"体弱"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补救效果。王粲诗歌的这种现象,从艺术手法上看,是其将赋的创作手法移借到诗歌创作中的结果;从作家才性和创作心理上讲,则是王粲"溢才"和"躁竞"共同作用的结果。
袁卫华孙艳庆
关键词:诗歌
颜之推对南北朝末期社会礼俗的折中取舍--以《颜氏家训·风操篇》为中心
面对南北朝末期及隋初社会礼仪风俗的极度混乱情形,为培养子弟的士大夫风操,视以轨躅以便他们有所遵从,颜之推对当时社会礼俗进行了全方位的折中取舍。对于当时礼俗中出现的古今之别,颜之推与时俱进,多以今为是;而对于南北士族礼俗中...
孙艳庆
关键词:颜之推
对《高等教育心理学》三个基本理论的“建构”尝试
2013年
古今中外有关教育的经验总结。很多可以拿来对一些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建构主义学习”。如孟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云云,即可借来帮助我们形成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的一些“建构”。同样,《礼记·学记》中“良冶之予,必学为裘”云云.又是西方“学习迁移理论”的一个很好注脚。英国哲学家培根“读史使人明智”的一段话,则可作为对“学习迁移理论”当中的“形式训练说”的“建构”材料。
孙艳庆
关键词:建构主义
“六列”考释
2008年
曹植《叙愁赋》"承师保之明训,诵六列之篇章"句中"六列"一词,赵幼文《曹植集校注》认为"于此不可解",而校改为"列女"。清代孙星衍曾指出"六列"是指《列女传》中的六篇。此外,"六列"有时还是帝王后宫不同等级妇人的总称。
孙艳庆
关键词:列女传
东晋南朝琅邪颜氏之崇尚儒家礼法及其表现
2010年
东晋南朝时期,琅邪颜氏家族在权势地位上虽非显赫,但历经数百年,代有人物,不绝如缕,且于学术文化多有贡献,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世族。在玄风泛滥的背景下,颜氏子孙世代遵循礼法,恪守孝悌之道,多排斥玄虚,尤以东晋之颜含、入隋之颜之推为突出。晋宋之际颜延之虽曾由儒入玄,但对其家族毕竟影响有限。中古时代,颜氏家族作为士族门第社会中的"小族",世代相传,维系着其家族地位承继不替,主要得益于其家族崇尚儒家礼法的文化传统。
王永平孙艳庆
关键词:颜延之颜之推礼法孝悌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山西区域学术文化述论
2013年
十六国北朝时期,地属今天山西区域的平阳、平城、晋阳,先后成为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同时,该区域的学术与政治相互作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呈现出各异的状况。十六国时期,山西区域的士人在艰难延续文化薪火的同时,入仕诸胡族政权,促进其汉化。北朝时期,山西区域内各地区的学术文化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是平城、晋阳、上党和河东这几个地区。就学风而言,这一时期山西区域的士人习经多主郑玄学,间以纬书证经,不通玄学,正是当时北方儒士的典型。同时,因不断有乡人故旧自南朝来奔,也间或受到了南方文化习俗的影响。
孙艳庆
关键词:北朝学术
清代广西《易》学著作辑考
2015年
清代广西学人的经学研究不绝如缕,其“经学研究史”曾引起当时广西籍学者的注意。清代广西经学家们勤于著述,产生了系列相关经学研究著作。其中,以《易》学著作较多。这些《易》学研究著作,在相关目录著作中有记载,相关作者的生平资料也间有传世。本文就二者略作集中考述,以便于清代广西《易》学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孙艳庆
关键词:清代
论东晋南朝琅邪颜氏代表人物的政治行迹及其门风特征
2010年
作为魏晋以来的典型"小族",琅邪颜氏家族人物主要以学术文化显名,其政治地位并不显赫,但在中古政治、社会变化的关键时刻,尤其是两晋之交和晋宋之际,琅邪颜氏家族人物在政治上则较为活跃。两晋之际,颜含先后依附司马越和司马睿,使其家族得以顺利南迁江左,政治地位得以提升;晋宋之际,颜延之一度积极进取,体现了皇权政治恢复时士族社会的政治诉求;颜竣、颜师伯则处在南朝皇权专治局势下,其荣辱存亡取决于帝王的意愿。琅邪颜氏家族相关人物的政治活动和处境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晋南朝以来士族门阀政治势力和皇权之间的消长变化。
王永平孙艳庆
关键词:晋宋之际颜延之
《申报》所见国学名家冯振先生史料辑考
2018年
《申报》所见冯振先生相关史料,主要分两类。第一类为其作品集、学术著作的出版广告。在一些杂志,如《学艺杂志》、《诗经》等刊物的出版目录广告中也可看到冯振先生作品或论文刊发的消息。第二类史料主要是一些涉及冯振先生个人事迹的报道、通知,包括任职、捐款等事项。这些史料,是冯振先生在当时学术文化界影响力的见证,对今天的相关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孙艳庆袁卫华
关键词:《申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