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宇

作品数:9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3篇脓毒症患者
  • 2篇蛋白
  • 2篇预后
  • 2篇重症
  • 1篇多元LOGI...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后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功能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侯宇
  • 6篇邓超
  • 5篇敖雪
  • 3篇李英
  • 3篇谢斌
  • 2篇李景辉
  • 1篇李欣
  • 1篇苏醒
  • 1篇计超
  • 1篇马添翼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不同时期炎症介质的作用及其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组),脓毒症模型组(s组),右美托咪定治疗组(D组)。正常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余两组通过静注内毒素构建脓毒症模型,并给予相应不同的处理,按时间点取血,观察造模48h内各组大鼠的行为改变和病死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中的早期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和晚期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含量变化。结果三组间大鼠病死率存在显著差别,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血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早期和晚期炎症介质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可降低脓毒症大鼠病死率。
李欣李景辉苏醒李英侯宇邓超
关键词:脓毒症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血必净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有效性及对TLR4、PF4、TPO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究血必净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有效性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4(TLR4)、血小板因子4(PF4)、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接收的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施加血必净。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TLR4、PF4、TPO指标变化、免疫功能以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低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LR4、PF4、TPO指标水平、CD4^(+)、CD8^(+)、CD4^(+)/CD8^(+)指标水平、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观察组TLR4、PF4、TPO水平为(97.04±10.66)、(109.38±10.39)、(104.28±20.11)pg/mL,均低于对照组[(120.70±12.37)、(120.11±12.51)、(170.36±29.5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观察组CD4^(+)、CD4^(+)/CD8^(+)水平为(46.19±7.24)%、1.86±0.49,高于对照组[(40.07±6.19)%、1.42±0.41],CD8^(+)为(23.24±3.38)%、低于对照组[(30.03±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0、15 d,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为(68.28±6.11)×10^(9)/L、(86.39±8.19)×10^(9)/L、(119.05±11.19)×10^(9)/L,均高于对照组[(57.04±5.27)×10^(9)/L、(70.18±7.04)×10^(9)/L、(94.29±9.0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可有效调节TLR4、PF4、TPO指标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小板计数,促进整体疗效提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侯宇苏醒敖雪管军谢斌魏光明
关键词:血必净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6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84),观察组患者入院12h^24h内予以肠内营养乳剂支持,对照组患者予普通鼻饲流食。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GCS评估患者意识情况,检测血Alb、TP、PA、IgG、IgM、IgA、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水平,并观察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TP、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M、IgA、CD4^+T细胞、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CD8^+T细胞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消化道症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予以EEN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助于神经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超李英谢斌计超侯宇
关键词:早期营养支持重症脑出血营养状态免疫功能
心肺复苏后脑功能预后评估指标研究进展
2023年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脑功能预后评估策略和指标包括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为主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神经影像学检查,以及常规脑电图(EEG)、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脑电双频指数(BIS)、诱发电位(EP)等神经电生理监测。
侯宇敖雪苏醒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脑功能预后
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18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将其分为急性肾损伤组(n=75)和非急性肾损伤组(n=1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连续性变量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内部数据验证Nomogram模型临床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急性肾损伤组相比,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男性较多,肺部感染者较多,平均动脉压(MAP)、前降钙素水平较低,乳酸、白细胞计数、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评分水平较高(P<0.05)。MAP、乳酸、前降钙素、白细胞计数、MOD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0.921、0.663、0.948、0.946,最佳截断值为89 mmHg、2.13 mmol/L、13.22μg/L、15×10^(9)·L^(-1)、6分。性别(男)、肺部感染(是)、MAP(≤89 mmHg)、乳酸(>2.13 mmol/L)、白细胞计数(>15×10^(9)·L^(-1))、MODS评分(>6分)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内部验证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C-index为0.763(95%CI:0.651~0.832);模型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阈值>0.07,Nomogram模型提供临床净收益。结论性别(男)、肺部感染(是)、MAP(≤89 mmHg)、乳酸(>2.13 mmol/L)、白细胞计数(>15×10^(9)·L^(-1))、MODS评分(>6分)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且基于以上变量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以对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进行较好的预测。
敖雪邓超侯宇吴生赞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3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71例)、脓毒性休克组(61例);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差异,通过脓毒症相关凝血病(SAC)评分标准评估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将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依据其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通过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APTT、PT、TT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性休克组APTT、PT、TT时间长于脓毒症组(P<0.05),FIB水平低于脓毒症组(P<0.05)。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8.85%高于脓毒症组患者的42.25%(P<0.05)。依据患者入院后28 d转归情况,脓毒症未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优于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OR=0.988(95%CI:0.980,0.996)]、白蛋白[OR=0.962(95%CI:0.939,0.985)]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P<0.05);乳酸[OR=1.219(95%CI:1.079,1.376)]、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OR=1.347(95%CI:1.105,1.642)]、SAC评分[OR=1.319(95%CI:1.108,1.571)]、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评分[OR=3.028(95%CI:1.689,5.431)]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机体凝血系统紊乱,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且机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预后。
侯宇敖雪苏醒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病情程度预后
CRRT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病死危险因素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重症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30 d病死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54例重症肺部感染致脓毒症并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信息、实验室数据等,根据患者30 d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比两组资料,对所有测试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RRT治疗重症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30 d病死的危险因素。结果54例重症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经CRRT治疗后,30 d死亡例数为24例,病死率为44.4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脓毒性休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器官衰竭数目、机械通气、白蛋白(Alb)水平是影响CRRT治疗重症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30 d病死的因素(P<0.05)。结论CRRT治疗重症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30 d病死的因素较多,对于存在高危风险的患者需予以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
李英邓超谢斌侯宇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脓毒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基于p38MAPK/NF-κB研究miR-146a干预脓毒性心肌病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因子κB(NF-κB)研究微小RNA-146a(miR-146a)干预脓毒性心肌病(SIC)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SIC模型组、miR-146a激动剂组、miR-146a抑制剂组。正常对照组、SIC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0.2μL/g生理盐水,miR-146a激动剂组大鼠腹腔注射0.2μL/g miR-146a激动剂、miR-146a抑制剂组大鼠腹腔注射0.2μL/g miR-146a抑制剂;24 h后SIC模型组、miR-146a激动剂组、miR-146a抑制剂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SIC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学;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B型脑钠肽(BNP)含量;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酸激酶心肌结合(CK-MB)和肌红蛋白(Mb)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p38MAPK、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定量(RT-q)PCR检测miR-146a、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大小均一,排列整齐,横纹清晰,结构正常;SIC模型组及miR-146a抑制剂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心肌纤维断裂、间隔增宽;与SIC模型组相比,miR-146a激动剂组心肌结构损伤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C模型组、miR-146a激动剂组及miR-146a抑制剂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血清c TnI、BNP、CK-MB、Mb水平,心肌组织p-p38 MAPK、p-NF-κB p65、TNF-α、ICAM-1蛋白表达水平,TNF-α、IL-1α、IL-1β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miR-146a mRNA水平降低;与SIC模型组相比,miR-146a激动剂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血清cTnI、BNP、CK-MB、Mb水平,心肌组织p-p38 MAPK、p-NF-κB p65、TNF-α、ICAM-1蛋白表达水平,TNF-α、IL-1α、IL-1β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miR-146a mRNA水平升高。结论miR-146a可调控p38 MAPK/NF-κB信号轴,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miR-146a高表达对炎�
敖雪苏醒侯宇马添翼邓超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
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自噬与感染被引量:5
2022年
维生素D在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心血管功能及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维生素D的大部分功能是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receptor,VDR)结合后实现的,VDR信号通路与其他细胞内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从而调节骨代谢、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周期进程和凋亡。细胞自噬在酵母、植物和哺乳动物中是一种基本的应激反应,对维持细胞和器官的最佳功能状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VDR通过诱导和调节自噬发挥抗感染的作用。
侯宇李景辉邓超
关键词: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自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