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一期关节镜联合Frosch切口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行一期关节镜联合Frosch入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4~51岁,平均(32.7±4.2)岁;左膝5例,右膝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常规行CT、MRI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及前交叉韧带损伤情况。术后行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大腿周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平均(10.6±2.2)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术后6个月大腿周径缩小,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与术后下地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屈膝130°~140°,平均(132.7±3.5)°;伸膝0°~10°,平均(6.3±2.2)°。均无感染、皮肤坏死、内同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联合Frosch入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一期可修复关节内韧带等软组织,后外侧坚强内固定可实现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背景:大量来源于动物实验或实验室的证据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有力的免疫抑制、抗炎症、软骨再生能力。但是相对于动物实验,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微环境更复杂,涉及大量的生物活性因子及免疫机制。目的:分析经皮穿刺关节腔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轻中度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探讨其炎症抑制、免疫调节、缓解软骨降解等机制。方法:收集26例轻中度骨性关节炎患者骨髓15 m L,在实验室分离、培养、获得足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分析其体外诱导成骨、成脂分化能力。26例患者双侧膝关节分别入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膝注射自体来源的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107个),对照组则注射等量不含细胞安慰剂。采用WOMAC评分评价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变化。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利用ELISA检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软骨寡聚基质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按照标准化的细胞分离、培养扩增方案,能获得足量的用于关节腔注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过2×107第3代细胞)。从患者分离出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阳性表达CD105、CD29,阴性表达CD45、CD34,体外具有良好的成骨、成脂能力。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而且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上升。以上结果表明,关节腔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轻中度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进一步推测注射到关节腔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通过炎症抑制及逆转软骨降解等机制发挥作用,从而有望成为治疗轻中度骨性关节炎有效、可行的方法。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手术特点及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法。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我科共对6例A型血友病性晚期膝关节炎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Amold分期Ⅳ期5例,Ⅴ期1例。观察围手术期凝血因子Ⅷ替代治疗过程、效果及膝关节置换术特点,对手术前及术后2年时患膝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the 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AKS)系统中的膝评分及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间2~5年,平均3.6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无关节内出血、皮肤裂开,晚期无关节出血、假体松动、下沉,AKS膝评分从术前(57.7±5.6)分上升至术后2年时(97.0±1.4)分,功能评分从(65.0±6.3)分升至(92.5±4.2)分。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需在确保凝血因子理想活性的前提下进行,手术难度较大,但效果满意,是治疗晚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安全、理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