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洋

作品数:79 被引量:29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11篇切除
  • 11篇切除术
  • 10篇术后
  • 7篇手术
  • 6篇胸腔
  • 6篇肺切除
  • 6篇肺切除术
  • 5篇血管
  • 5篇血流
  • 5篇血栓
  • 5篇食管
  • 5篇切除术后
  • 5篇外科
  • 5篇减容
  • 5篇肺疾病
  • 5篇肺减容
  • 4篇胸腔镜
  • 4篇溶栓
  • 4篇微波

机构

  • 4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航天员科...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南方航空...
  • 1篇福鼎市医院
  • 1篇北京呼吸疾病...
  • 1篇北京市普仁医...

作者

  • 77篇王洋
  • 34篇胡滨
  • 34篇李辉
  • 33篇侯生才
  • 28篇李彤
  • 25篇苗劲柏
  • 20篇傅毅立
  • 18篇游宾
  • 14篇张振葵
  • 7篇杨媛华
  • 7篇刘长庭
  • 6篇王辰
  • 5篇张振奎
  • 5篇陈其瑞
  • 5篇龚燕平
  • 5篇梁萍
  • 5篇张文谦
  • 4篇陈奇瑞
  • 4篇胡晓星
  • 4篇陈航

传媒

  • 10篇中华胸心血管...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中华肺部疾病...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1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叶切除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指征以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至9月7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1例于胸腔引流量≤300mL/24h时拔除引流管(早期组),29例于胸腔引流量≤100ml/24h时拔除引流管(常规组)。记录两组术后24、48h胸腔引流液的量和性状,检测术后24h及拔管即刻的胸腔积液常规、生化指标;记录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评估术后及早期拔管后胸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再次置管率及胸腔穿刺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24h胸腔积液常规和生化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70例患者术后24、48h胸腔引流量中位数为300ml(200~400ml,第一、三四分位数,下同)、250ml(200~300m1)(Z=-2.059,P=0.039)。早期组术后24、48h平均胸腔引流量为(296±153)ml、(285±103)ml,与常规组(332±149)ml、(252±10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5.0d(4.5~6.0d),短于常规组的6.0d(6.0~8.0d)(Z=-3.882,P=0.000)。早期组拔管时间中位数为术后44h(44~68h),短于常规组的67h(65~90h)(Z=-2.914,P=0.004)。两组术后及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复发率、再次置管率及胸腔穿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指征设定为引流量≤300ml/24h是可行并且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张晔李辉胡滨侯生才李彤苗劲柏王洋游宾傅毅立陈其瑞张文谦陈硕胡晓星
关键词:肺切除术引流术胸腔积液
肺移植术中LPD液顺行逆行灌注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6年
胡滨侯生才李辉王洋李彤张振葵苗劲柏傅毅立
关键词:肺移植手术肺保护作用逆行灌注LPD慢性阻塞肺疾病肺保存
肋间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因肺部疾病择期行单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B组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PCEA;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48h用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仪(IOS)测定肺功能。结果A组与B组术前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h两组与术前比较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降幅较大(P﹤0.05),呼吸总阻抗(Zrs)、共振频率(Fres)、35Hz时呼吸阻力(R35)、5Hz时呼吸电阻(X5)升高显著(P﹤0.05);术后48h两组FVC、FEV1、Zrs、Fres、R35、X5较术后24h有所恢复,但B组恢复较好(P﹤0.05)。结论术中肋间神经阻滞能改善患者早期肺功能。
胡滨李辉侯生才李彤王洋张振奎苗劲柏
关键词:术后呼吸功能肋间神经阻滞
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经验探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经验,以提高我军战伤救治能力。方法:分析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的主要特征,理清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的组织实施步骤。结果:美军战术战伤救治具有战术性、时效性、合理性特征。结论:我军应加快战伤救治的实践化研究,增强战伤救治延时救护能力,加快研制新型战伤救治装备,重视战伤自救互救训练。
高家森王洋许永乐傅仰木
关键词:美军
BLVR对COPD犬通气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游宾侯生才李辉胡滨李彤张振奎王洋苗劲柏傅毅立王辉
电子病历技术应用的思考被引量:1
2018年
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电子病历技术完成住院病历/入院记录、门(急)诊病历,展现了电子病历技术应用在临床工作中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可能出现的缺陷的发生率,为数据共享提供支持。在应用中不断优化电子病历产品,保证电子病历技术在临床工作中顺畅的应用,必须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做保障,临床医师是团队组成不可或缺的成员。电子病历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缩短了病历书写时间,杜绝了手写病历时常发生的部分缺陷,促进了病案整体质量的提升。电子病历技术应用中,需要对发生的多种问题产生思考,例如对实习医师的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历教育中的教材内容及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电子病历产品质量,结构化,半结构化病历中的合理设计等。临床医师在电子病历技术应用中的角色与应用中的团队精神,最终达到共担、共享、共赢的目的。
王洋胡晓星李辉
关键词:电子病历
肺减容手术病例筛选及手术方式探讨被引量:5
2003年
侯生才陈航李彤胡滨张振葵王洋
关键词:肺减容手术手术方式肺气肿
胸部创伤10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总结近10年我科收治的胸外伤病人的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我科收治的胸外伤病人1 03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创伤严重度特征评分法(ASCOT)对这些病人进行评分,与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愈974例;死亡12例;出现并发症53例;ASCOT评分结果与病人的预后基本相符。结论:在进行创伤急救时,应注意控制出血;在以后的治疗中,应预防感染;ASCOT评分是一种很好的创伤严重程度的评价方法。
侯生才李彤胡滨张振葵王洋陈航苗劲柏傅毅力
关键词:胸部创伤
替加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替加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替加环素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替考拉宁静脉滴注,并辅以对症支持等治疗14 d后,评价疗效和细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74.4%,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71.8%,两组细菌清除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王俊锋张智建王洋方向群刘长庭
关键词:替加环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
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中国学生和家长对线上课程的评价比较调查
2021年
目的:调查与分析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期间中国地区父母与学生对线上课程的评估比较。方法:在自愿的基础上,从东部(东部、东南及华南沿海)、西部、华北、东北、中部5个地区,分别纳入年龄为30-45岁人群各20人,分别在各自朋友圈发放App调查问卷。通过17个问题,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期间线上课程的评价和建议进行了调查。结果:(1)一般情况统计:各地区收回的调查问卷数量存在很大差别,华北占比最高,而西部和不发达地区占比也比较高(P<0.01)。母亲在调查问卷中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家人(P<0.01)。(2)家长和学生对线上课程的评估比较:独生子女的父母明显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加关注(P<0.01);学龄期青少年及家长的问卷占比最高(P<0.01),家长对子女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6-12岁);公共卫生事件之前学习成绩偏下的孩子或家长填写的问卷量较少(P<0.01);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认为成绩维持稳定,但是认为成绩提升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父母,而父母认为孩子成绩下降的比例明显较高(P<0.01)。大多数孩子选择了喜欢线上课程,而大多数家长们则选择了不喜欢线上课程,母亲们对线上课程的肯定度最低。(3)多因素分析影响线上课程评价的因素:填写人身份、所在地区经济状况、地理位置、年龄、单次上课时间、平均每天线上课程时间共6个因素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家长们和孩子对于线上课程的评价,存在较大差距,父母的评价较低,而学生更喜欢线上课程;6个客观原因对线上课程的评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洋蒋雯武松竹毛小溪龚燕平
关键词:影响因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