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真虎

作品数:123 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51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文化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厌氧
  • 23篇废水
  • 18篇污泥
  • 18篇降解
  • 13篇厌氧消化
  • 13篇教学
  • 10篇瘤胃
  • 10篇挥发
  • 9篇养殖废水
  • 9篇反应器
  • 8篇畜禽粪
  • 8篇畜禽粪便
  • 8篇脂肪酸
  • 8篇水处理
  • 8篇禽粪
  • 6篇剩余污泥
  • 6篇秸秆
  • 6篇课程
  • 6篇挥发性脂肪酸
  • 5篇养殖

机构

  • 104篇合肥工业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铜陵学院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安徽水利水电...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六安职业技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东华工程科技...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安徽广播电视...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122篇胡真虎
  • 52篇袁守军
  • 27篇王伟
  • 24篇苏馈足
  • 23篇俞汉青
  • 17篇冯景伟
  • 12篇王伟
  • 8篇石林
  • 7篇李柯
  • 7篇王文静
  • 7篇陈慧
  • 5篇盛国平
  • 5篇彭书传
  • 5篇岳正波
  • 5篇王伟
  • 4篇唐勇
  • 4篇徐得潜
  • 4篇陈天虎
  • 4篇王顺
  • 4篇刘元璐

传媒

  • 10篇工业用水与废...
  • 5篇环境化学
  • 3篇环境科学
  • 3篇工业水处理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饲料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宿州学院学报
  • 2篇实验科学与技...
  • 2篇黑龙江工业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11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禽粪便中的土霉素、金霉素和四环素被引量:33
2010年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检测猪、鸡和牛等畜禽粪便中土霉素(OTC)、四环素(TC)和金霉素(CTC)等四环素类抗生素.畜禽粪便采用EDTA-Mcllvaine缓冲提取液提取,并用LC-18固相萃取柱富集畜禽粪便样品中的抗生素.结果表明,采用该预处理方法,三种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介于51.3%—93.7%之间.以0.01mol.l-1草酸溶液/乙腈/甲醇(V/V/V=76/16/8,pH=2.5)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在355nm检测波长条件下,三种抗生素能完全分离,且检测灵敏度较高;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29mg·kg-1、0.055mg·kg-1和0.073mg·kg-1.采用该方法分析安徽省合肥地区的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除部分牛粪外,均有抗生素检出.
孙刚袁守军彭书传陈凤琴胡真虎
关键词: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畜禽粪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PAC对生物膜性能及煤气化废水处理效能影响研究
2023年
以弹性立体填料为载体、连续流进水方式运行两组生物膜反应器。通过不断提高进水负荷、降低C/N的方式驯化生物膜,探究投加20 mg/L聚合氯化铝(PAC)对生物膜性能及低C/N煤气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监测发现,未投加PAC的R1组和投加PAC的R2组两组生物膜耐冲击负荷能力良好,有机物去除效果稳定;后期稳定运行时R2组和R1组TN去除率分别达84%、79.4%以上,脱氮性能良好,且PAC的投加使除磷率达98%以上。由数据分析可知,20 mg/L PAC的投加有利于提高生物膜生物量、促进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多糖的分泌;SEM及菌群分析发现PAC的投加改变了微生物种群结构、驯化了脱氮除磷优势菌种。通过合适的驯化培养,可以实现PAC耦合生物膜法对低C/N工业煤气化废水较好的处理效果,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王力杨谈龙方王伟袁守军袁守军苏馈足
关键词:生物膜低碳氮比煤气化废水脱氮除磷PAC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教学改革和实践被引量:13
2014年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合肥工业大学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围绕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指导和监督、结题等教学环节,探讨了申请动员、实验内容及方案设计、科研带动作用、数据成果化等教学内容及方法;利用教师科研平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其结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充分锻炼自身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王伟胡真虎苏馈足袁守军潘尚磊王顺张静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本科教学工程
用于去除水中3,4-二氯苯胺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水中3,4-二氯苯胺的装置,其特征是进水筒、石英玻璃管和铝管设置为套筒,套筒中的铝管的内侧壁与石英玻璃管的外侧壁相贴,进水筒位于套筒中心,以形成在进水筒外壁与石英玻璃管内壁之间的空隙作为介质阻挡放...
冯景伟袁守军苏馈足胡真虎徐得潜钟华勇
文献传递
一种促进含酚废水厌氧矿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含酚废水厌氧矿化的方法,是向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中投加铁基复合剂,所述铁基复合剂主要由四氧化三铁和单价铁组成。本发明铁基复合剂一方面通过强化含酚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的苯酚及其中间产物的水解,解除其对微生...
何春华王伟胡真虎林惟实刘听侠欧华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天然矿物的水处理除氟滤料的制备及再生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天然矿物的水处理除氟滤料的制备及再生方法。本发明是以一种天然铝土矿矿石为原料,经破碎、筛分和盐酸预处理后再高温二阶段煅烧、冷却即得除氟滤料。运行失效后可用无机铝盐浸泡后重复使用。利用本发明除氟滤料处理后...
苏馈足陈天虎袁守军胡真虎王超史亚丹王延明
含铁矿物质粉末促进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形成及颗粒特征分析
2023年
为了促进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形成,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向启动初期的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投加粉末状天然含铁矿物,从反应器性能、污泥变化情况和颗粒污泥特征等方面研究分析了该条件下厌氧氨氧化污泥的颗粒化过程。在投加含铁矿物质粉末后,颗粒污泥占比从反应器体积的0.9%提高到了15%,颗粒污泥平均密度从1.027 g/cm^(3)增加到了1.080 g/cm^(3),污泥SVI从98.65 mL/g[VSS]降至33.51 mL/g[VSS],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速率明显提高,颗粒污泥比重增加,污泥沉降性能显著提升。含铁矿物质粉末的投加有效地促进了厌氧氨氧化污泥的颗粒化过程,提高了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
夏静远胡真虎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污泥沉降性能
玉兰叶生物炭对多重金属离子最佳吸附效果探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玉兰叶生物炭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溶液初始浓度、PH值、吸附温度、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制约下对Zn、Cu、Pb和Cd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SEM、EDS、XRD对吸附前后的玉兰叶生物炭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吸附过程中,玉兰叶生物炭对四种重金属的吸附点位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其对Cu、Pb离子的吸附效果优于Zn、Cd离子。随着PH值的增大,玉兰叶生物炭对Zn、Cu、Pb、Cd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也随着增大,当PH超过9时,其对四种元素的去除率均接近100%。玉兰叶生物炭对4种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均较强。
姚航张杏锋胡真虎
关键词:生物炭重金属
一种利用轻质火山岩在ASBR反应器中快速实现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轻质火山岩在ASBR反应器中快速实现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的方法,是在ASBR反应器中接种厌氧颗粒污泥、活性污泥、厌氧氨氧化絮状污泥,在ASBR反应器中加入轻质火山岩粉末浆状物,连续泵入人工合成废水,采...
胡真虎马欣悦林锦标唐睿王伟袁守军俞汉青占新民苏馈足
剩余污泥含水率对中温固态厌氧消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污泥厌氧消化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液态厌氧消化会产生大量处理成本较高的沼液,固态厌氧消化则能克服这个缺点。以脱水后的剩余污泥为原料,并用秸秆调节碳氮比,研究了中温(35℃)条件下含水率(65%~85%)对固态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消化初期产生高浓度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并导致初期pH值迅速下降至5.5~6.2,VFA浓度和含水率呈正相关。含水率越高,反应启动越快,反应周期越短。当含水率为70%~80%时,VS的降解率达到56.0%-58.3%,甲烷产率为452.9~459.5mL/g。因此,对于污泥的中温固态厌氧消化,适宜的含水率为70%~80%。
逯清清牟小建胡真虎
关键词:剩余污泥含水率秸秆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