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丽霞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麦芽
  • 3篇制川乌
  • 3篇白芍
  • 3篇川乌
  • 2篇配伍
  • 2篇炒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引经
  • 1篇在线监测
  • 1篇质谱
  • 1篇色谱
  • 1篇芍药
  • 1篇芍药苷
  • 1篇生物碱
  • 1篇糖蛋白
  • 1篇糖蛋白表达
  • 1篇糖类

机构

  • 8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谭丽霞
  • 7篇杨华生
  • 7篇吴璐
  • 5篇吴维刚
  • 3篇江亭
  • 3篇黎晓丽
  • 1篇陈丽华
  • 1篇管咏梅
  • 1篇王莹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经皮给药途径研究白芍对制川乌6个酯型生物碱组织分布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制川乌配伍白芍经皮给药对制川乌中6个酯型生物碱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皮给予制川乌-白芍凝胶及制川乌凝胶,连续5 d,末次给药后4、8、20 h采集大鼠皮肤、脑、心、肺、肝、脾、肾等组织,以溶剂萃取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应用LC-MS/MS方法对组织中6个酯型生物碱乌头碱(AT)、次乌头碱(HT)、新乌头碱(MT)、苯甲酰乌头原碱(BA)、苯甲酰次乌头原碱(BH)、苯甲酰新乌头原碱(BM)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组织中药量进行t检验,比较配伍前后6个酯型生物碱在各组织中分布的变化情况。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artial least 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分析配伍对6个酯型生物碱在皮肤及毒靶器官心脏、脑组织中分布的影响。结果:大鼠多次经皮给予制川乌凝胶后,6个酯型生物碱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皮肤,其次为肝、脾、肺、肾,而在脑、心脏组织中的含量较低;配伍后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BM)、苯甲酰乌头原碱(BA)在皮肤组织中的分布显著增加,而3个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BM)、苯甲酰乌头原碱(BA)、苯甲酰次乌头原碱(BH)在心脏和脑组织的分布明显减少;同时双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MT)、次乌头碱(HT)、乌头碱(AT)在各组织中的分布均呈下降趋势;基于皮肤、心脏、脑组织中6个酯型生物碱的分布规律,利用PCA统计方法可将实验组分为单用组与配伍组;PLS-DA法分析显示,白芍对制川乌中6种酯型生物碱在皮肤、心脏、脑组织中分布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HT、AT、MT、BM、BH、BA,MT、AT、BA、BH、BM、HT,AT、BH、BA、HT、MT、BM。结论:制川乌配伍白芍经皮给药,可促进部分单酯型生物碱在皮肤中的分布与吸收,同时减少6个酯型生物碱在心脏、脑等毒靶器官的分布,从而发挥"增效
杨华生黎晓丽闻丽珍谭丽霞占珊兰吴璐
关键词:白芍川乌皮肤给药酯型生物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考察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制川乌组、白芍组、配伍组,给予相应药物凝胶14 d,RT-PCR法检测海马区Mdr1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糖蛋白表达。另取28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上述4组,给药后尾静脉注射罗丹明123,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罗丹明123在大脑及血浆中的含有量,计算通透指数Kp。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制川乌组、白芍组均可显著下调P-糖蛋白表达(P<0.05,P<0.01),并且前一组对Mdr1a mRNA表达也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与制川乌组比较,配伍组Mdr1a mRNA、P-糖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P<0.01);与白芍组比较,配伍组两者表达均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仅制川乌组通透指数Kp显著增加(P<0.05)。结论制川乌、白芍配伍后,可降低前者对P-糖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而减毒增效。
吴璐闻丽珍黎晓丽吴维刚谭丽霞杨华生
关键词:制川乌白芍配伍P-糖蛋白
麦芽炒香过程中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仅从麦芽中淀粉酶、麦黄酮等"有效成分"的角度并不能科学阐释炒麦芽"消食化滞"作用较生麦芽更强的作用机制,该实验采用HPLC测定麦芽炒制过程中麦黄酮、槲皮素、山柰酚、儿茶素、阿魏酸等传统"有效成分"及5-羟甲基糠醛、丙烯酰胺等"无效成分"的含量,运用HCA,PCA,PLS-DA分析炒制过程中"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HCA,PCA方法能将在不同温度下炒制的麦芽分为4类,PLS-DA分析表明炒制温度主要影响5-羟甲基糠醛、丙烯酰胺等"无效成分"的含量,而对麦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小。同时,随炒制时间的延长,5-羟甲基糠醛含量在2 min开始显著增加,16 min达到稳态,而丙烯酰胺在18 min时开始产生并持续增加;根据各成分的含量,HCA可将不同时间的炮制品及生品聚为5类。研究结果表明麦芽炒香过程中,"无效成分"的含量变化与炮制"火候"密切相关,而"无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可能为麦芽炒制工艺的评价以及功效机制阐释提供科学依据。
杨华生谭丽霞吴维刚黎晓丽闻丽珍吴璐
关键词:麦芽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白芍配伍制川乌对芍药苷组织分布的影响及制川乌“引经”作用探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白芍配伍制川乌经皮给药对白芍中芍药苷组织分布的影响,探讨制川乌的"引经"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皮给予白芍凝胶及白芍-制川乌凝胶,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后4,8,20 h采集大鼠皮肤、脑、心、肺、肝、脾、肾等组织,用甲醇沉淀蛋白,上清液氮气吹干,流动相复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组织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SPSS、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分析软件,比较配伍前后芍药苷在各组织中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白芍单用组比较,经皮给药4,8 h后,配伍组中芍药苷在皮肤、肝组织中显著增加(P<0.01);同时给药8 h后,芍药苷在肾、肺组织的分布亦明显提高(P<0.01);变量重要性因子(VIP)分析表明,芍药苷在肾组织中的VIP值最大。结论:白芍配伍制川乌可以改变芍药苷的组织分布而发挥"增效"作用,而组织分布的改变可能与制川乌的"引经"作用有关。
谭丽霞杨华生闻丽珍王莹赖艳陈丽华管咏梅吴璐
关键词:配伍制川乌白芍
麦芽炒制过程中近红外在线监测模型的建立及“炒香”终点判断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炒麦芽一直沿用"炒黄炒香"的入药传统,而"炒黄炒香"终点的判断一直是炒制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该实验建立指标成分与NIRS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用于快速检测总还原糖、总氨基酸、总黄酮、A_(420)及含水量,并提出基于"成分变化率"的炒制终点判断方法。以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炒制时间样品光谱,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光谱预处理、建模波段等参数进行优选;采用HCA,PLS-DA研究成分与"炒香"的关系,确定炒制终点。所建立的校正模型性能良好,采用所建模型进行在线分析,预测结果与实际测定值相关系数均大于0.9,预测相对偏差小于10%;HCA方法将在不同炒制时间的麦芽分为4类,PLS-DA分析表明总还原糖对区分不同炒制时间的麦芽具有显著的贡献率,当总还原糖的变化率为80%时,即可判断"炒香"终点的到达。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可快速准确地测定麦芽不同炒制时间样品中总还原糖、总氨基酸、总黄酮、A_(420)及含水量,并可判断"炒香"工艺终点,为中药炒制工艺的评价及终点判断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杨华生吴维刚谭丽霞闻丽珍王希霖江亭吴璐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麦芽在线监测
麦芽“炒香”对成分含量及其肠吸收的影响研究
麦芽是常见的一味消食药,一直沿用“炒黄炒香”入药的传统,与生麦芽比较,炒麦芽的“消食化滞”作用更强;目前,麦芽“炒香”工艺多以消化酶、黄酮类成分为评价指标。而现代研究发现,麦芽炒香过程中,消化酶由于热的影响,其活性必然下...
谭丽霞
关键词:麦芽MAILLARD反应肠吸收ZO-1CLAUDIN-1
文献传递
麦芽炒制过程中炒制温度和时间对糖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建立麦芽中D-果糖、D-葡萄糖、蔗糖、D-麦芽糖4种糖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检测方法,探索麦芽炒制过程中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阐明麦芽消食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不同炒制温度、不同炒制时间的麦芽,采用HPLC-ELSD方法测定生麦芽、炒麦芽样品中D-果糖、D-葡萄糖、蔗糖、D-麦芽糖4种糖类成分的量,采用聚类分析(HCA)法、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分析炒制过程中各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麦芽中D-果糖、D-葡萄糖、D-麦芽糖3种还原糖的量随温度增加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而非还原糖蔗糖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HCA可将不同温度下炒制的麦芽分为3类,PLS-DA表明炒制温度主要影响蔗糖的量,而对还原糖D-果糖、D-葡萄糖、D-麦芽糖影响较小且程度相当;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4种糖的量均呈降低趋势,16 min后基本不再变化。HCA可将不同炒制时间的麦芽分为4类;标准化A420值随炒制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16 min基本达到峰值。结论麦芽在炒制过程中还原糖、非还原糖与氨基酸等成分直接或间接发生美拉德(Maillard)反应而导致其量的下降,其产物可能与麦芽消食作用有关。
吴璐吴维刚谭丽霞闻丽珍江亭王希霖杨华生
关键词:麦芽炒制糖类成分D-葡萄糖还原糖
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ITC柱前衍生-HPLC法建立麦芽中15种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的麦芽样品中15种氨基酸的含量;运用HCA、PLS-DA法分析炒制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精密性、重复性好;麦芽中氨基酸随炒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LS-DA结果表明蛋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组氨酸、γ-氨基丁酸等5种氨基酸是区分炒制温度的主要因素,HCA分析可将不同炒制温度的样品可以分为4类;随炒制时间的延长,氨基酸的含量急剧降低,8 min后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药性成分"氨基酸"在炒香过程中可能发生了Maillard反应而导致其含量降低,而形成的具有"香"味的MRPs可能是炒麦芽消食作用较生麦芽更强的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可为麦芽炒制工艺的研究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炮制、制剂工艺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吴璐杨华生吴维刚谭丽霞闻丽珍王希霖江亭
关键词:麦芽氨基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