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浊解毒疏肝方联合治疗对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胃动力学超声造影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均予以常规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浊解毒疏肝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炎症介质及全胃腔容积、胃排空率超声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厌食、早饱、反酸、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全胃腔容积、胃排空率改善,且观察组全胃腔容积低于对照组,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疏肝方治疗肝郁型FD可改善胃肠炎症,促进胃肠运动,进而改善胃肠功能。
- 王立美张玉卓李洁段绪红贾文文裴林吕静静王云鹏
- 关键词:肝郁型胃排空率
- 论“升降辨证”与“十纲辨证”构建被引量:6
- 2021年
- 八纲辨证对纵向病位的确定,对疾病动态变化过程的判断,以及融合药物升降沉浮特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升降辨证在生理、病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具有定病位、断病势、合药性的特点,能够指导临床确立治则治法,较为全面的弥补了八纲辨证的不足之处。将"升降"加入八纲辨证形成十纲辨证,以期丰富中医辨证论治体系。
- 刘少伟王彦刚张世雄许妙婵杨泽祺吕静静
- 关键词:八纲辨证
- 王彦刚从“火郁发之”论治非糜烂性反流病被引量:6
- 2021年
-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s)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无食管黏膜破损,以症状作为主要诊断依据,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主要使用抑酸类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该病属于中医学“吐酸”“呕苦”“嘈杂”等疾病范畴,王彦刚教授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郁火”,乃气机升降失司、热郁遏于内所致,与NERD关系最为密切的为“胃中郁火”“肝中郁火”与“肺中郁火”。针对核心病机采用“火郁发之”的经典治则,通过因势利导给予内蕴于里的火热邪气以出路,从而使郁热得清、升降有序。并结合脏腑不同特点提出特色治则,强调“胃中郁火”宜降宜透散,“肝中郁火”宜疏宜泄,“肺中郁火”宜清宜通,用药以辛苦为主,认为不必尽用寒凉之品须兼温散,提出“药不远温”的理念,其疗效确切,以资借鉴。
- 许妙婵王彦刚杨泽祺刘少伟张世雄吕静静
- 关键词:火郁发之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经验
- 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排空影响的临床研究
- 王彦刚李佃贵侯玉茹王绍坡裴艳涛周盼盼赵冉吕静静
- 该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证证候规律,并通过运用13C-辛酸呼气试验,及对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胃动素的检测探讨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排空的影响,为化浊解毒方提供客观基础和量化指标,进一步证实...
- 关键词: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化浊解毒方中医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