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聪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教学
  • 1篇电机
  • 1篇电子技术
  • 1篇多目标
  • 1篇多目标跟踪
  • 1篇预测控制
  • 1篇照度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柔性机器人
  • 1篇双连杆
  • 1篇速度传感器
  • 1篇自适应鲁棒
  • 1篇自适应鲁棒控...
  • 1篇无速度传感器
  • 1篇向量
  • 1篇向量机
  • 1篇历史信息
  • 1篇粒子滤波
  • 1篇连杆

机构

  • 7篇中原工学院

作者

  • 7篇刘聪
  • 4篇韩亚丽
  • 1篇郭亚男
  • 1篇张新英

传媒

  • 3篇河南科技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微电机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室内照度预测仿真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有效地预测室内的自然光照度,提高预测精度,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室内自然光照度预测模型。在MATLAB 2012的环境下,以郑州市(东经113.65,北纬34.72)某室内自然光的实测照度为训练样本,对三个位置的五个时间点的照度进行预测,模型预测效果采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来进行评价。经过仿真可知,由模型得到的预测照度与实际照度误差较小,预测效果较为理想,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6.1%。该结果验证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在室内照度预测中的有效性。
刘聪高颖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
双连杆柔性机器人手臂的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双连杆柔性机器人臂,设计了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动态反馈,实现刚性模式鲁棒调节及弹性振动抑制。由于高度非线性双连杆柔性机器人臂受间隙、有效载荷变化及外部干扰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具有较大挑战性。该设计针对未知干扰,通过内部模型与鲁棒稳定器并行的方式进行自适应调整,稳定器采用进化算法进行优化,提高了自适应鲁棒性。
韩亚丽刘聪郭亚男
关键词:柔性机器人自适应鲁棒控制进化算法
OBE理念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分析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针对该课程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具有的局限性,提出了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引,结合教学分阶段进行,应用新兴教学手段,注重实践课程改革以及与学生亦师亦友、加强心理交流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刘聪韩亚丽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基于MOABC算法的分类器研究和设计
2020年
在智能算法优化分类器参数时,经常采用加权方式将分类率和特征数目作为单目标优化。为提高分类性能和解决权值设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OABC算法的分类器设计,将分类率和特征数目作为两个优化目标,并通过相关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多目标优化可以得出多组最优解,供决策者选择,并且分类效果明显优于作为单目标处理时所得的结果。
张谦孟月霞刘聪
历史信息驱动反馈融合多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2018年
针对目标跟踪目标数量大,观测数据与目标状态相关性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驱动历史信息和反馈融合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即驱动反馈融合多目标跟踪方法(HIFMTT),并对杂波环境下目标数量未知的多目标跟踪问题进行了大量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完成多目标跟踪,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张新英王焱春刘聪
关键词:历史信息目标跟踪粒子滤波
感应电机模型预测起动控制策略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感应电机带载起动和重起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全阶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模型预测起动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定子电流误差的传递函数,推导出了转速估计的收敛条件,随后设计了自适应全阶观测器的反馈增益矩阵和转移条件,以提高了感应电机起动性能,从而使初始估计转速明显低于实际转速时系统可收敛。利用感应电机驱动测试平台开始开展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机具备较好的重新起动能力且浪涌电流小于限值,并具备对扰动的鲁棒性。
刘聪韩亚丽
关键词:感应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无速度传感器
基于微平台和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PLC技术》为例
2020年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空前发展,移动媒体逐步进入教学课堂,改变着“教”与“学”模式。笔者以移动学习理论和微课程设计理论为指导,结合《PLC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微平台和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利用实时交流互动的移动学习方式,实现多元化的混合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韩亚丽王玉刘聪
关键词:混合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