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君

作品数:199 被引量:1,162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6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7篇视神经
  • 46篇神经炎
  • 45篇视神经炎
  • 23篇综合征
  • 22篇神经病
  • 21篇视神经病
  • 20篇病因
  • 19篇缺血
  • 16篇眼肌
  • 14篇脊髓炎
  • 13篇预后
  • 13篇视力
  • 12篇血管
  • 12篇眼肌麻痹
  • 12篇肌麻痹
  • 11篇眼科
  • 11篇特发性
  • 11篇痴呆
  • 10篇颅内
  • 8篇蛋白

机构

  • 19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北京医院
  • 8篇北京大学第一...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协和医院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市精神卫...
  • 7篇武汉大学
  • 7篇兰州军区乌鲁...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7篇广州市脑科医...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市健宫医...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98篇张晓君
  • 43篇江汉秋
  • 40篇田国红
  • 32篇彭静婷
  • 31篇孙厚亮
  • 20篇景筠
  • 20篇崔世磊
  • 20篇王佳伟
  • 18篇贾楠
  • 16篇颜榕
  • 12篇孙彦斌
  • 12篇贾建平
  • 11篇赖春涛
  • 11篇朱丽平
  • 11篇李众
  • 10篇张振馨
  • 10篇高玉红
  • 10篇赤克美
  • 9篇唐牟尼
  • 9篇马中华

传媒

  • 17篇中华眼科杂志
  • 12篇中华神经科杂...
  • 1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1篇眼科
  • 1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8篇2015北京...
  • 7篇北京医学
  • 6篇中国眼底病论...
  • 5篇中国神经免疫...
  • 5篇中国眼耳鼻喉...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3篇2010年北...
  • 3篇第一届华北地...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临床神经电生...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临床脑电学杂...

年份

  • 5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15篇2015
  • 7篇2014
  • 17篇2013
  • 11篇2012
  • 32篇2011
  • 21篇2010
  • 24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痛性眼肌麻痹为表现的海绵窦区少见肿瘤四例被引量:3
2014年
痛性眼肌麻痹是不同病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一侧眼眶或头部疼痛、伴有同侧眼肌麻痹的临床综合征.海绵窦区肿瘤是痛性眼肌麻痹的常见病因之一,但由于病理取材困难,早期常常被误诊为Tolosa-Hunt综合征(Tolosa-Hunt syndrome,THS).我们现报道以痛性眼肌麻痹为表现、经病理证实的海绵窦区少见肿瘤患者4例,供临床参考.
孙厚亮李永常青林刘红刚江汉秋张晓君
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海绵窦区肿瘤TOLOSA-HUNT综合征少见肿瘤病理取材
视神经炎的磁共振成像与视觉诱发电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诊断视神经炎的有效MRI检查序列以及MRI与VEP的相关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55例(110眼)出院诊断视神经炎、视神经乳头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的视力下降患者。方法对上述患者行常规颅脑MRI、视神经STIR和Gd-DTPA增强扫描联合脂肪抑制技术,分析MRI图像,对MRI和VEP结果与临床视力表现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对MRI与VEP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主要指标视力,MRI视神经信号、形态、强化,视觉诱发电位P_(100)潜伏期。结果视力与MRI之间的一致性为81.81%,Kappa(κ)值为0.500。视力与VEP之间的一致性为86.32%,κ=0.581。MRI表现与VEP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一致性,κ=0.378。结论MRI脂肪抑制技术和Gd-DTPA增强扫描联合脂肪抑制技术有助于视神经炎定位和定性诊断,VEP有助于视神经炎的诊断和亚临床病灶发现。MRI结合VEP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眼科,2007,16:319-322)
燕飞李静刘守彬张晓君王振常
关键词:视神经炎脱髓鞘疾病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
加强神经眼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被引量:9
2011年
掌握神经眼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眼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正确诊治神经眼科相关疾病的基础。鉴于神经眼科疾病的学科交叉性,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眼相关神经解剖、神经生理以及对于神经影像和神经电生理等重要辅助检查手段的正确理解和应用。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建立正确的诊断思路对于神经眼科疾病诊治的重要性。采用多种途径,加强神经眼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晓君王宁利
关键词:视神经疾病教育眼科学
加强对鞍区病变相关眼部表现的正确认识被引量:4
2012年
鞍区与视通路之间紧邻的解剖关系决定了鞍区病变导致的眼部表现较为常见,其中某些病变可能与青光眼等传统认为属于原发于眼部的疾病相混淆。鞍区占位性病变压迫视交叉导致双颞侧偏盲等各种类型的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以及视神经萎缩等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眼部表现。了解不同类型鞍区占位性病变所致眼部以外的临床表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鞍区病变导致的视神经萎缩有时与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混淆,是根据各自的临床特征性改变还是应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常规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头颅MRI所示的"空蝶鞍"可以合并某些眼部表现,但是很可能二者之间并非因果关系而二者均为颅内压长期增高的结果。目前存在的对于鞍区病变的眼部表现以及相应眼部病变的不同认识,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相关疾病概念以及准确把握疾病特征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临床实践以及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综合分析,合理选择诊断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上使患者获益。
张晓君魏文斌
关键词:鞍区占位性病变视神经青光眼
视神经炎病因分型研究及相关诊断体系
张晓君魏世辉魏文斌彭静婷赖春涛邱怀雨崔世磊周海英王虔杨凌
本项目属于医疗卫生领域。项目组结合国际视神经炎相关分型及诊断标准,针对国内视神经炎概念和分型方法明显滞后、缺乏针对性治疗策略的局面,应用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线粒体DNA基因点突变检测等技术,在国内首次对视神经炎进行病因分型...
关键词:
关键词:视神经炎病因分型
综合医院非神经科住院患者头晕病因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孙厚亮江汉秋孟超杨庆林张晓君
关键词:头晕病因会诊
视神经炎和早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认知损害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究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iopathic demyelinating optic neuritis,IDON)和早期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形式、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诊治IDON连续病例57例,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视神经炎伴脑白质病灶组(IDON with abnormal MRI,IDON-A)和视神经炎不伴脑白质病灶组(IDON with normal MRI,IDON-N);另收集病程≤5年且扩展功能障碍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scale,EDSS)评分≤4.0分的MS病例20例组成早期MS组。所有入组患者和健康对照接受神经心理学测验系统评价注意力及信息处理速度、执行功能、记忆、定向、计算、语言、视空间功能等认知功能。结果神经心理学研究发现,IDON-A组及MS组的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言语和空间记忆力较IDON-N组及正常对照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0.003,0.018,0.036);IDON-A组及MS组的执行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损害明显(P=0.000,0.001,0.036,0.020),与IDON-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DON-A组与早期MS组所有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DON-N组大部分测验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DON和早期MS患者的认知损害与病程长短、神经功能缺损具有弱相关性。结论IDON患者和早期MS患者已有明确认知损害,主要包括信息处理速度、注意力、执行功能、言语和空间记忆力等方面。
彭静婷张晓君高玉红孙厚亮孙彦斌路阳赤克美
关键词: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神经心理学测验
皮质盲的病因分析
田国红张晓君
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与缺血性视神经病血管危险因素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与缺血性视神经病血管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及神经内科临床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AIR组)及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NAION组)的连续病例,采集所有患者详尽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颈动脉超声、头颅MRI资料。将两组结果进行卡方比较。结果共收集AIR病例91例,NAION病例143例。AIR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5.4±15.8)岁;NAION组平均年龄为(51.4±8.9)岁。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4,P=0.013)。两组间性别、吸烟、高血压、空腹血糖等各项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23,2.727,0.217及0.012,所有P〉0.05)。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5.17mmol/L)在NAION组为46.2%(66/143),较AIR组26.4%(24/91)高(χ2=9.193,P=0.002)。缺血性心脏病比例在AIR组为13.2%(12/91),高于NAION组的4.9%(7/143;χ2=5.125,P=0.024)。34.5%(30/87)的AIR组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而NAION组无1例(χ2=44.37,P=0.000)。在完成头颅MRI扫描的57例AIR和127例NAION患者中,脑梗死在AIR组为47.4%(27/57),明显高于NAION组的0.8%(1/127;χ2=66.210,P=0.000),脑白质病变在NAION组为66.9%(85/127),高于AIR组的36.8%(21/57)(χ2=66.460,P=0.000)。结论NAION发病年龄较早。颈动脉病变及脑梗死等大中血管病在AIR患者中多见,而脑白质病变等小血管损害在NAION患者中常见,有可能与高脂血症导致的小动脉硬化有关。
田国红贾楠王莹卢宁王虔张晓君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视神经病变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500例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总结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经验,对比胸腺瘤和非胸腺瘤MG患者的术后效果,分析胸腔镜联合纵隔镜和单纯胸腔镜治疗非胸腺瘤IVIG的远期效果。方法2001年至2011年,采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MG患者500例,根据是否合并胸腺瘤和术中是否联合纵隔镜分组:胸腔镜胸腺瘤组(A组)118例,胸腔镜非胸腺瘤组(B组)301例,胸腔镜联合纵隔镜非胸腺瘤组(C组)81例。结果全组无术中死亡。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手术495例。A组手术(128.5±77.8)min,术后24.6%患者出现肌无力危象;B组手术(111.3±31.6)min,术后11.0%患者出现肌无力危象;C组手术(145.0±71.6)min,术后9.9%患者出现肌无力危象。术后随访3个月至11年,A、B、C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SR)分别为28.7%、37.3%、36.5%。无病生存曲线示术后3年B、C组CSR高于A组,术后5年C组CSR高于B组。术后第5年C组CSR接近60%,B组为50%,而A组仅为36%。结论胸腔镜基础上联合纵隔镜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清除颈部、前纵隔脂肪组织及异位胸腺更为彻底,远期效果更加理想。与非胸腺瘤MG患者相比,胸腺瘤MG患者术后远期效果较差。
于磊张晓君景筠李飞张云峰马山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瘤胸腺切除术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