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高鹏 作品数:40 被引量:143 H指数:7 供职机构: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一种脉冲场凝胶电泳包被病原体胶块的切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场凝胶电泳包被病原体胶块的切胶装置,该装置包括切胶平台、刀头和载胶件,所述刀头具有间距为2mm的刀片组件,无需人为对准,保证了切胶的准确性;切胶平台具有滤水结构,方便待切胶块和TE缓冲液的分离以及回收... 黄伟峰 雷高鹏 张林 程思宇 陆星羽 李金泽 吕虹 廖虹瑜 杨小蓉 何树森四川省泸州市一起霍乱疫情调查及病原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调查2022年泸州市一起霍乱疫情,了解霍乱弧菌菌株的耐药性及基因组特征。方法采集病例及其家属、同餐人员、病例居住环境、水产市场环境、水产品和生活饮用水等267份样本,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霍乱毒素基因(ctxAB)鉴定。根据国家致病菌识别网(China PIN)指南进行药敏试验,利用二代测序平台分析毒力基因、耐药基因预测及系统进化。结果从267份样本中分离到7株O139群霍乱弧菌,分别来源于病例1株、环境1株和健康带菌者5株,所有菌株对多黏菌素E、四环素、萘啶酸和链霉素耐药,对氯霉素中介;测序显示分离菌株均携带对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磺胺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类耐药的相关基因及ctxAB、hlyA等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显示所有菌株为ST69型,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为cgST-1314,病例分离株(SC2022LZS511)与2022年陕西省的霍乱病例分离株只相差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差异。结论导致本起疫情的O139群霍乱弧菌为国内流行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 姜敏 毛亚 刘小红 李丹 雷高鹏 许文平 余光才关键词: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四川省23株红菇菌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023年 目的 基于ITS序列对四川省23株红菇菌进行鉴定分析。方法 以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采自四川省部分地区的23株红菇菌为研究材料,采用离心柱法提取基因组DNA后对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并对测序所得序列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和发育树构建。结果 经鉴定23份红菇菌标本共有19个品种,其中包括3种毒蘑菇:日本红菇、亚臭红菇和密褶红菇。经ITS序列分析,23株红菇菌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40,其中日本红菇与密褶红菇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距离为0.124。而亚臭红菇与日本红姑、密褶红菇的亲缘关系较远,在0.572~0.581之间。结论 ITS序列初步实现了对红菇菌种类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可以将形态上与可食红菇相似的毒蘑菇进行区分、鉴定,为红菇菌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科学的技术手段。 赵雯霞 刘丽 张林 黄玉兰 雷高鹏 杨小蓉关键词:系统发育分析 一种脉冲场凝胶电泳包被病原体胶块的切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场凝胶电泳包被病原体胶块的切胶装置,该装置包括切胶平台、刀头和载胶件,所述刀头具有间距为2mm的刀片组件,无需人为对准,保证了切胶的准确性;切胶平台具有滤水结构,方便待切胶块和TE缓冲液的分离以及回收... 黄伟峰 雷高鹏 张林 程思宇 陆星羽 李金泽 吕虹 廖虹瑜 杨小蓉 何树森文献传递 一例由阪崎肠杆菌感染引起腹泻患儿的溯源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对1例反复腹泻的4月龄婴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溯源分析,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由此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集患儿粪便样本4次,食用奶粉、米粉及饮食相关器皿及环境样本进行肠道病原菌分离培养,对检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结果前3次采集的患儿粪便和患儿家中放置奶瓶的桌面涂抹样中均检出阪崎肠杆菌,4株分离株PFGE型别一致,患儿经敏感性治疗康复。结论阪崎肠杆菌可通过环境污染感染致病,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敏感性治疗能及时治愈阪崎肠杆菌感染。 杨小蓉 黄伟峰 谢晓丽 黄玉兰 吕虹 李莉 雷高鹏 何树森关键词:阪崎肠杆菌 我国部分地区婴儿人群梭状芽胞杆菌暴露水平调查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以人群调查研究方式对我国部分地区婴儿及婴儿配方粉中梭状芽胞杆菌污染水平进行分析,获得我国婴儿人群梭状芽胞杆菌暴露水平数据。方法在我国六个省(自治区)设点,调查婴儿人群的基本信息,并对相关人群的粪便标本以及食品、环境和所在地市售婴儿配方粉样品进行采集,对所有样品/标本进行梭状芽胞杆菌检测。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婴儿501人。按照喂养方式分组,包括纯母乳喂养247人,混合/人工喂养254人。按照年龄分组,包括0~6月龄367人,7~12月龄134人。采集样品813份,其中246份样品/标本中分离出梭状芽胞杆菌246株,总检出率为30.3%(246/813),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梭状芽胞杆菌分别为生胞梭菌(8.4%,68/813)、双酶梭菌(6.2%,50/813)和丁酸梭菌(4.6%,37/813);梭状芽胞杆菌分离率最高的为粪便标本(37.3%,187/501),之后依次为市售婴儿配方粉样品(22.3%,27/121)、环境样品(19.5%,25/128)和食品样品(11.1%,7/63);其中混合/人工喂养组检出率高于纯母乳喂养组,7~12月龄组检出率高于0~6月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833,P<0.01;χ2=27.829,P<0.01)。结论我国部分地区婴儿食用的食品及生活的环境中梭状芽胞杆菌暴露水平较高。 李颖 李凤琴 江涛 刘翔 雷高鹏 陈玉贞 吴玲玲 薛成玉 胡晓宁 董银苹关键词:婴儿 婴儿配方粉 梭状芽胞杆菌 丁酸梭菌 SPF大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原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连续监测某实验动物饲养场SPF大鼠携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情况,结合该饲养场环境、人员等检测结果,查找污染源,为保障和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7年依据《实验动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GB/T 14926.14-2001)》对SPF大鼠进行SA监测,并采集饲养环境和饲养人员的样本进行检测。对所有分离的SA菌株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基因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分析污染源。结果35份SPF大鼠检出16株SA,检出率45.71%;18份饲养环境和饲养人员样本检出2株SA,检出率11.11%。SPA分型可分成5个型别,T2360为优势型别,主要由2013年和2017年SPF大鼠中的菌株组成。PFGE有5种带型,SA4为主要带型。饲养环境中SA的PFGE带型与2017年SPF大鼠中的完全一致。结论饲养环境中存在的SA与SPF大鼠感染的SA具有紧密联系。 黄伟峰 黄玉兰 刘丽 张林 吕虹 雷高鹏 李莉 刘科亮 杨小蓉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PFGE分型 四川省成都市433例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监测分析 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了解导致成都市婴幼儿腹泻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获得成都市地区婴幼儿腹泻病原谱,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成都市儿童医院<5岁婴幼儿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采集粪便样本,并对样本进行10种细菌、7种病毒和3种寄生虫检测。结果共采集433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共检出各类腹泻病原微生物337株,总检出率为77.83%。其中肠道致病细菌30株,检出率6.93%,腹泻病毒305份,检出率70.44%,寄生虫2份,检出率0.46%。肠道致病细菌中沙门菌最多(25株,6.89%)。腹泻病毒中A组轮状病毒130份,占38.58%;其次为杯状病毒最多(109份),占32.34%,结论成都市<5岁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病例主要集中在0~1岁年龄组,引起成都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以腹泻病毒和肠道致病菌为主,其中杯状病毒、A组轮状病毒和沙门菌为主要病原微生物。 杨小蓉 谢晓英 任敏 赵晋 廖雪春 徐耀方 李莉 曹昌志 马晓珍 雷高鹏 黄玉兰 郭宗琪 罗隆泽 何树森关键词:婴幼儿腹泻 病原微生物 四川省鸭和猪源鼠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与耐药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比较研究四川省鸭和猪源鼠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与耐药特征,为分析鼠伤寒沙门菌食品来源提供支持。方法 将鸭和猪源监测中分离的47株鼠伤寒沙门菌进行PFGE分型,并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9种药物敏感性。结果 鸭和猪源中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在PFGE分型和耐药上存在差异。鸭源菌株聚集于簇I,而猪源菌株聚集于簇II。簇II菌株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6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簇I菌株。不同的PFGE分型鼠伤寒沙门菌在监测地区和耐药谱存在差异。SCSTm-10型菌株均分离于绵阳地区,SCSTm-11型主要分离于资阳地区。SCSTm-10型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SCSTm-11型菌株。结论 PFGE分型可以获取四川省鼠伤寒沙门菌分离来源、分离地点和耐药的聚类信息,为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支持。 雷高鹏 黄玉兰 吕虹 黄伟峰 杨小蓉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细菌耐药 食源性致病菌 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CRISPR基因分型及地区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对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做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SIPR)基因分型和地区分布研究,为四川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32株鼠疫菌培养和提取核酸,应用3对CRISPR引物对被试菌株DNA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确定四川省鼠疫菌的CRSIPR基因型。结果 132株鼠疫菌共发现17种spacer,包括YPa 9种、YPb 5种、YPc 3种,新发现的1种space阵列。所有鼠疫菌株被分为2个CRISPR基因簇(Cc3′,Ca7),3个基因型(37′型、22型和sc01型)。其中石渠县青海田鼠型菌株基因型为37′型,石渠县人间鼠疫的菌株为22型,德格县旱獭型菌株基因型为22型,巴塘县、理塘县、雅江县和新龙县旱獭菌株基因型为sc01型。结论四川省鼠疫菌菌株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 祁腾 梁莹 李伟 杨军 罗隆泽 段风刚 汪立茂 李帆 金忠强 谭文明 谢飞 王宏 刀吉 刘建 曾林子 廖虹瑜 雷高鹏关键词:鼠疫 CRISPR 分子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