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杂交
  • 1篇文化批评
  • 1篇文化史
  • 1篇文化史研究
  • 1篇文艺
  • 1篇文艺复兴
  • 1篇理论化
  • 1篇民俗
  • 1篇民俗学

机构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州...

作者

  • 2篇陈建
  • 1篇胡玉福
  • 1篇马丹丹

传媒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民俗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杂交”观念与彼得·伯克的文化史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杂交"是后殖民理论中被广泛使用和最具创造性的术语之一。随着后殖民理论影响的深入以及全球文化互动的日益密切,杂交观念也被引入文化史研究领域,用于探讨不同地区由于文化的交流、互渗乃至碰撞而导致的文化重构现象。本文在梳理杂交概念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英国文化史大家彼得·伯克的文化杂交观念作出了分析,并通过考察其近年来对文艺复兴的全新阐释,借以说明他是如何将杂交概念应用到文化史的研究中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杂交观念对于我们认清跨文化互动的内在逻辑,拓宽跨文化史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有很大帮助。
陈建
关键词:杂交文化史
缺失的理论被引量:1
2017年
由于对民俗学政治性的关注,1960年代以来文化批评开始将民俗学书写看作是一种文类,指向民俗学的文本批评和政治立场批评。不仅知识生产碎片化,批评也日益碎片化且失去有效性,批评占据了道德高地,但同时失去了理论关怀。对民俗资料的阐释与分析仅仅沦为素材,对评论的评论反倒成为关注的中心。这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和民俗学内部发生文学转向的结果。"理论"是一种有关世界的表述类型,它有以下独特属性:即有趣性、可信性、概括性、可验性。理论应该根植于对导向性主题的审查,而非根植于对民俗学者自己的审查。民俗学者应该从文化批评的迷思中走出去,直面对民俗学真正有重大意义的理论构建力量。
爱略特·奥林马丹丹胡玉福陈建
关键词:文化批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