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宁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教学
  • 11篇病理
  • 9篇病理学
  • 4篇肉瘤
  • 4篇滑膜肉瘤
  • 4篇教学模式
  • 3篇理学
  • 3篇免疫
  • 3篇混合式
  • 3篇混合式教学
  • 3篇教学平台
  • 2篇形态学
  • 2篇组织病理
  • 2篇组织病理学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网络教学
  • 2篇网络教学平台
  • 2篇理教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免疫组织

机构

  • 16篇石河子大学
  • 6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昆士兰大学
  • 1篇湛江中心人民...
  • 1篇新疆伊犁州友...
  • 1篇郑州市第三人...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王宁
  • 10篇庞丽娟
  • 9篇邹泓
  • 9篇李曼
  • 8篇齐妍
  • 8篇王成燕
  • 4篇梁伟华
  • 4篇李曼
  • 3篇崔晓宾
  • 3篇胡建明
  • 3篇孟莲
  • 2篇赵瑾
  • 2篇李锋
  • 2篇杨兰
  • 2篇张瑞
  • 2篇蒋金芳
  • 2篇刘春霞
  • 2篇王良海
  • 2篇马路平
  • 2篇彭昊

传媒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2篇石河子大学学...
  • 2篇农垦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电...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疫情期间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在线教学实践
2020年
为了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文章首先阐述了疫情期间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在线教学实践,然后论述了疫情期间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在线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孟莲孟莲王宁邹泓李曼王宁刘春霞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高职院校
病理学实验课“纯线上”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学团队以在线开放式4A数字化医学形态学教学平台为基础,结合腾讯会议直播授课方式,向大家提供“纯线上”教学案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疫情期间及之后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王宁齐妍齐妍王成燕孟莲贾薇王成燕崔晓宾李曼
关键词:线上教学病理学实验课
4A数字化形态学教学平台问卷调查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形态学教学平台的建设在现代医学人才培养中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深入了解石河子大学医学院4A数字化形态学教学平台使用现状及学生学习需求,更好地构建、完善和应用该平台,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通过平台调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016级和2017级使用该平台进行形态学课程学习的学生对平台的满意度。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4A数字化形态学教学平台及学习内容评价较高,学生普遍认为该平台可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王成燕马路平邹泓李曼王宁孟莲高香亭庞丽娟
关键词:形态学问卷调查
PLK1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组织中PLK1的表达,探讨PLK1与滑膜肉瘤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6例SS石蜡组织样本,包括双相型(BSS)39例,单相纤维型(MFSS)7例,非肿瘤对照组23例,应用免疫组化EVISION法检测PLK1表达。运用连续性校正的卡方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型、FNCLCC分级、TNM分期和是否发生转移)之间的相关性,运用Cox回归模型对SS患者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PLK1表达与S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在SS组织中,PLK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78.26%和45.65%,其中在MFSS为85.71%和57.14%,在BSS为76.92%和43.59%,而在对照组中PLK1表达较低,与在SS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01)。(2)PLK1表达与S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中的年龄大于20岁(P=0.044)、临床TNM分期III-IV期(P=0.038)和FNCLCC分级III级(P=0.019)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3)通过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III-IV期、PLK1高表达和肿瘤发生转移是影响滑膜肉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4)PLK1高表达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PLK1低表达患者(P=0.033)。结论PLK1可能参与了SS发生发展过程,并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提示PLK1可能成为SS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
李众梁伟华张贞王宁美尔·吐合塔米什邹泓顾文艺齐妍
关键词:PLK1滑膜肉瘤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多种课前导入方法在病理学课堂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病理学是医学课程中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如何提高医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更有效地进行病理学教学成为很多病理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通过应用复习上节课所学式导入、病例式导入、图片式、提问式导入等多种课前导入方法,在加强病理学课堂的完整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探索。
王宁庞丽娟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课前导入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SS18-SSX1阳性细胞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025年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并验证SS18-SSX1^(+)-HEK293T细胞模型。方法 靶向SS18和SSX1分别设计sgRNA,构建Lentivirus-CRISPR v2-SS18-gRNA-SSX1-gRNA-EGFP一体化慢病毒载体,通过慢病毒转染和荧光流式分选技术筛选转入载体的HEK293T多克隆细胞,在多克隆细胞的基础上挑选SS18-SSX1阳性的单克隆细胞株,通过RT-PCR、Sanger测序和Western Blot验证SS18-SSX1^(+)-HEK293T单克隆细胞系构建成功。结果 成功构建了Lentivirus-CRISPR v2-SS18-gRNA-SSX1-gRNA-EGFP慢病毒载体;通过RT-PCR、Sanger测序和WB实验在178个HEK293T单克隆细胞中成功筛选并验证出1株SS18-SSX1阳性的单克隆细胞系。结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SS18-SSX1融合基因阳性的HEK293T细胞系。
田娇张乾儒王宁史奇李亚张琨岚李锋
关键词:滑膜肉瘤
基于4A数字化形态学教学平台和智慧树平台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22年
为推动医学“精英教育”,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提高基础医学教学效果,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及第一附属医院在“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中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4A数字化形态学教学平台、智慧树平台等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实景教学基地,将“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课后能力提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此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期末成绩均明显提高,成绩分布也更为合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了“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效果。
王成燕马路平马路平邹泓王宁李曼王宁张瑞李曼李曼庞丽娟
关键词: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
病理教学在不同整合教学体系中的比较与思考
2020年
目的: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及数字化病理切片技术教学体系在病理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将16名带教教师和84名临床医学学生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病理教学体系,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及数字化病理切片技术教学体系开展教学,对带教教师对教学体系的评价情况和学生理论、实践成绩进行调查和测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所有调查项目评价当中教师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所有调查项目评价当中临床医学学生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医学学生理论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及数字化病理切片技术的教学体系在病理学临床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崔晓宾彭昊王宁王成燕高香亭
关键词:病理教学教学体系
关于病理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分析
2021年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这一特点使病理学教学更适合采用PBL(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介绍PBL教学的特点和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章节进行PBL教学的实践,总结经验,为以后的相关教学提供可靠的支撑。
彭昊王成燕王宁李曼崔晓宾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改革PBL教学
结外型Rosai-Dorfman病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RDD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RDD主要发病部位在颌面部、乳腺及皮下组织。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病例存在典型组织细胞吞噬现象,病变常有纤维组织、纤维母细胞和泡沫样组织细胞增生;病变可呈明暗区交替;还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围绕血管成靶环样。免疫表型:组织细胞中S-100、CD68均阳性,CD1a、IgG均阴性。7例患者中仅有2例复发。结论结外型RDD见多量组织细胞增生和慢性炎细胞浸润,组织学缺乏典型伸入运动特征,易与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结核和IgG4相关疾病混淆,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免疫表型排除其他疾病后确诊。
冯肖庞丽娟张海俊张海俊王宁梁伟华蒋金芳梁伟华
关键词:ROSAI-DORFMAN病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