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颖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植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温度和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的种群密度、雄体密度和卵鞍数均有显著影响.高食用藻密度组的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中、低食用藻密度组,其最大种群密度出现在20℃下的高食用藻密度组.在相同的温度下,发头裸腹溞的首次产幼溞数随食用藻密度的降低而减少,平均每个母溞首次产出的最大幼溞数出现在25℃下的高食用藻密度组.高食用藻密度组发头裸腹溞产生的雄体密度明显高于中、低食用藻密度组.发头裸腹溞的雄体密度与其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发头裸腹溞所产的卵鞍数随食用藻密度的下降而下降,且25℃下发头裸腹溞所产的卵鞍数明显高于其他温度组.与温度相比,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的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更大.
- 李玉颖邓道贵雷娟席贻龙
- 关键词: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雄体卵鞍
- 酵母浓度对发头裸腹(氵蚤)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 2011年
- 在25℃下,研究4种酵母浓度(A:1×104 cells/mL,B:1×105 cells/mL,C:4×105 cells/mL,D:8×105 cells/mL)对发头裸腹(氵蚤)种群动态和两性生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头裸腹(氵蚤)在高酵母浓度组下的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低酵母浓度组.A、B、C、D组下,发头裸腹(氵蚤)的平均最大种群密度分别是197 ind./200mL、2 311 ind./200mL、4 545ind./200mL和8 985 ind./200mL.在高酵母浓度下,发头裸腹(氵蚤)的雄体密度明显大于低酵母浓度组.A、B、C、D组下,发头裸腹(氵蚤)的累计卵鞍数分别为45 ind.、741 ind.、1 282 ind.和897 ind.,含有2个休眠卵的比例分别为24.4%、80.2%、55.2%和39.0%.One-way ANOVA分析显示,酵母浓度对发头裸腹(氵蚤)的种群密度、雄体密度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0.001);但对发头裸腹(氵蚤)所产的卵鞍数影响不显著(p=0.085).
- 李玉颖邓道贵尤春葛茜
- 关键词:酵母种群密度雄体休眠卵
- 种群密度和培养体积对发头裸腹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研究了不同培养密度(D1=100ind·L-1,D2=150ind·L-1,D3=300ind·L-1)和培养体积(V1=50mL,V2=100mL,V3=400mL)对发头裸腹溞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密度下,发头裸腹溞首次怀卵体长、雌体第一窝幼溞数和后代总数均随着培养体积的增大而减少,而雌体所产后代的性比(雄体∶雌体)随着培养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培养体积下,雌体产出后代总数随着培养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雌体最大首次怀卵体长(0.95±0.10mm)和最大后代总数(171.3±19.8ind)均出现在D1V1组合,最大性比(0.54±0.05)出现在D3V2组合.培养密度和培养体积及其协同作用对发头裸腹溞雌体后代总数、后代性比均具有显著影响(P<0.001).
- 陈丽娜李玉颖邓道贵金显文葛茜王少琴
- 关键词: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
- 种间竞争对发头裸腹溞和大型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在温度为20℃、食物浓度为5×105cells/ml的条件下,研究了发头裸腹溞(Monia irrasa)和大型溞(Daphniamagna)的不同组合两种溞之间的竞争力强弱,结果表明:在不同组合下,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均明显高于大型溞,处于竞争优势。单种培养下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最大值为1196 ind./(200ml),大型溞最大值为324 ind./(200ml)。发头裸腹溞在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时均出现了雄体,其最大雄体密度(131ind./(200ml))出现在单种培养组。大型溞在各培养组中产生的雄体数均较少或无。发头裸腹溞在各培养组中均产生卵鞍,而大型溞只在单种培养组中出现卵鞍。两种溞产生的卵鞍多数为空卵鞍。
- 邓道贵李玉颖胡振东
- 关键词:发头裸腹溞大型溞雄体卵鞍
- 温度对发头裸腹溞(Moina irrasa)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在食物浓度为4×105cells/ml栅藻的条件下,研究了4种温度(15、20、25、30℃)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及两性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温度下,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在实验初期逐渐增大,达到密度最大值后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发头裸腹溞成熟时间、首次产幼溞时间以及达到最大种群密度所需时间均缩短,但母溞成熟时的体长及首次所产幼溞体长则呈缩短的趋势.除30℃外,随着温度的升高,发头裸腹溞最大种群密度依次增大.4种温度下,发头裸腹溞的平均最大种群密度分别是882±136ind./(200ml)、1351±141ind./(200ml)、1643±105ind./(200ml)和1226±82ind./(200ml).发头裸腹溞在所有实验组均产生雄体及卵鞍,且雄体密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发头裸腹溞平均最大雄体密度和最大累积卵鞍数均出现在25℃,分别为169ind./(200ml)和1444ind./(200ml).研究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发头裸腹溞的种群增长,且发头裸腹溞的卵鞍形成倾向于受温度、食物和种群密度的共同影响.
- 张赛邓道贵李玉颖孟小丽任盼盼雷娟金显文
- 关键词:发头裸腹溞温度种群动态卵鞍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