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晨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意义
  • 1篇展布
  • 1篇致密砂岩
  • 1篇砂体
  • 1篇砂体展布
  • 1篇砂岩
  • 1篇晚古生代
  • 1篇勘探
  • 1篇勘探意义
  • 1篇古地貌
  • 1篇古地貌恢复
  • 1篇古生代
  • 1篇沉积相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刘晓晨
  • 1篇吴吉元
  • 1篇邢凤存
  • 1篇齐荣
  • 1篇陈林
  • 1篇刘树平
  • 1篇冯琳
  • 1篇彭丽
  • 1篇陈孝全
  • 1篇王超

传媒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晚古生代盆缘古地貌控砂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8
2019年
使用井震资料,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晚古生代古地貌进行了恢复,探讨了古地貌演化及其沉积和砂体响应。该区上石炭统太原组—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1段沉积期,古地貌具有东西向两隆三洼格局,垂向上划分出太原组—山1段沟谷超覆充填、山2段—盒1段隆洼继承性填平、盒2段—盒3段均一平整等3个古地貌演化阶段。不同地貌演化阶段控制了砂体结构演化,沟谷超覆充填阶段,太原组仅分布在泊尓江海子断裂南部,反映了该断裂的控制性,北部沟谷输砂、南部低洼区聚砂明显,砂体以垂向加积样式分布于隆起分隔的沟谷及低洼区域;隆洼继承性填平阶段,地貌逐渐平整化,断裂控制不明显,砂体连片且具有一定的侧向摆动,3个继承性低洼区为主砂体区;均一平整阶段,物源北退,地貌平整,形成了“泥包砂”且横向摆动的孤立砂体分布结构。
胡华蕊邢凤存齐荣王超刘晓晨陈林陈孝全
关键词:古地貌恢复致密砂岩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宜君地区长3油层组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被引量:5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是重要的石油产出区域,盆地南部宜君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3段为主要含油气目标勘探层位。基于对该区内大量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的研究,通过阴极发光、地震前积体倾向及倾角换算等方法,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该地区的物源体系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该区晚三叠世主要受南部渭北隆起物源的影响。长3沉积时期该区的沉积体系发育,砂体展布受物源控制,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良好的储集岩类型。在此基础上,对长33—长31各沉积期砂体分散体系及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研究,为储层有利区带预测提供良好的沉积学理论依据。
吴吉元冯琳刘树平刘晓晨陈林彭丽
关键词:沉积相砂体展布鄂尔多斯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