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全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普光和川中地区特大型气田颗粒滩储层特征类比及启示被引量:1
- 2018年
- 为揭示四川盆地特大型碳酸盐岩颗粒滩相储层特点及差异性,为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以四川盆地普光地区和川中古隆起2个特大型气田碳酸盐岩颗粒滩储层为研究对象,对两个地区颗粒滩沉积储层基本特征及储层主控因素进行综合类比研究。研究揭示,两个地区颗粒滩储层具有共性特点,均处于高能沉积相带,具有明显的早期沉积环境和构造演化的继承性,储层具有明显的准同生期暴露溶蚀、强云化和早期油气充注等特点。两个地区储层又具有一定差异性,普光地区与陆地隔离,具有明显的加积特征,形成厚度大且集中分布的带状鲕粒滩区;川中古隆起区则与陆地相连,颗粒滩具有明显迁移结构,面积大,但厚度相对较小。研究认为,颗粒滩沉积是大型储层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沉积结构对其控制明显;准同生期暴露溶蚀、强白云石化作用和早期油气充注及后期裂解是两个地区现今优质白云岩储层得以形成和保存的核心因素,优质的成藏要素组合为优质的云化颗粒滩储层的形成和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时空系统条件。
- 陈孝全陈孝全邢凤存侯明才侯明才
- 关键词:白云岩储层
- 上扬子西北缘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显微图像数据集被引量:1
- 2020年
- 上扬子西北缘早三叠世飞仙关组沉积期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盆地相沉积,显微镜下岩石结构、构造等特征研究,可为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事件后的早三叠世特殊的沉积环境及生物复苏研究提供直观依据。精选上扬子西北跨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前斜坡-盆地多相带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4条野外剖面,系统取样并制作了普通薄片,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剖面岩石类型、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古生物、成岩作用等进行了系统展示,并提供了系统的显微照片。本数据集共提供了330个岩石薄片的1082张偏光显微照片及薄片信息表。研究可为全球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后的早三叠世古气候、古环境、古生物复苏等研究以及该时期不同相带沉积分异研究提供基本素材,也可为该层系油气勘探提供一定基础资料支撑。
- 柴寒冰邢凤存古强陈孝全陈孝全
- 关键词: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岩生物大灭绝
- 鄂尔多斯盆地中寒武统徐庄组岩石薄片显微图像数据集被引量:2
- 2020年
-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作为全球地质事件及地质演化不可缺少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基础地质研究尚待深入,其油气勘探也尚待突破。为了进一步丰富该地区的基础地质数据,本次研究精选鄂尔多斯盆地周缘9条中寒武统徐庄组野外剖面,对192个岩石样品进行系统的采样、制片及鉴定。岩石种类齐全,包括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岩等。本数据集详细展示了徐庄组岩石薄片的矿物成分及含量,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的观察与描述以及成岩作用,并且提供了系统的偏光显微照片。本文可以为全球中寒武世基础地质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鄂尔多斯盆地中寒武统油气勘探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参考。
- 钱红杉邢凤存张春林古强陈孝全陈孝全
- 关键词:岩石薄片鄂尔多斯盆地
- 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储层特征及勘探启示被引量:5
- 2022年
- 综合岩心、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在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的台缘丘、台缘丘后滩及局限台地等相带储层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磨溪地区灯影组四段可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7个准层序组和13个准层序。(2)研究区台地边缘带可划分出台缘丘、台缘滩、丘(滩)间等亚相,在局限台地内部识别出了台内丘、台内滩、丘(滩)间、潟湖和局限潮下等亚相,并细分了微相类型。(3)台缘区与台内区的储集岩石类型、储集空间及储集类型等基本一致,受三级层序高位体系域控制,垂向上发育2套储层,低角度和高角度微裂缝密度垂向上差异较大,物性具有向上变好的趋势。(4)不同相带储层孔隙空间类型及储层物性存在差异,台缘微生物丘发育区储层物性好,微裂缝和孔洞发育好,台缘丘后滩发育区微裂缝和孔隙发育程度及储层物性均变差,台内区进一步变差,但远离台缘区的局限台地区仍发育良好储层。
- 耿夏童邢凤存闫海军付辉柴寒冰刘志波陈孝全古强
- 关键词:震旦系四川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晚古生代盆缘古地貌控砂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8
- 2019年
- 使用井震资料,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晚古生代古地貌进行了恢复,探讨了古地貌演化及其沉积和砂体响应。该区上石炭统太原组—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1段沉积期,古地貌具有东西向两隆三洼格局,垂向上划分出太原组—山1段沟谷超覆充填、山2段—盒1段隆洼继承性填平、盒2段—盒3段均一平整等3个古地貌演化阶段。不同地貌演化阶段控制了砂体结构演化,沟谷超覆充填阶段,太原组仅分布在泊尓江海子断裂南部,反映了该断裂的控制性,北部沟谷输砂、南部低洼区聚砂明显,砂体以垂向加积样式分布于隆起分隔的沟谷及低洼区域;隆洼继承性填平阶段,地貌逐渐平整化,断裂控制不明显,砂体连片且具有一定的侧向摆动,3个继承性低洼区为主砂体区;均一平整阶段,物源北退,地貌平整,形成了“泥包砂”且横向摆动的孤立砂体分布结构。
- 胡华蕊邢凤存齐荣王超刘晓晨陈林陈孝全
- 关键词:古地貌恢复致密砂岩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
- 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常规研究方法综述
- 2016年
- 岩溶作用是地质历史上常见的地质现象,它总是伴随着大陆隆起、地壳上升而发生。而我国地壳运动又具有多旋回的特点。特别是中生代以来我国陆壳演化到地洼阶段,此时古岩溶作用异常强烈。对于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常规研究方法一直是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国内外资料查阅,对于古卡斯特的基本发育特征、主控因素以及研究古卡斯特的常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古岩溶的研究方法意义重大,它的进步将会带动相关领域(石油地质、地球化学、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古气候等)发展。
- 陈天一周邵鹏严张磊杜婷陈孝全
- 关键词:发育特征主控因素研究方法
- 四川盆地下奥陶统桐梓组白云岩多元成因被引量:11
- 2021年
- 四川盆地下奥陶统桐梓组白云岩的成因研究较少,模式存在多样性,尚未达成共识.通过系统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在四川盆地桐梓组识别出晶粒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和含石英白云岩及含白云质石英砂岩等与白云石相关的岩石类型.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不同类型白云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白云石化机理,晶粒白云岩的MgO含量与CaO含量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具有相对高的δ^(18)O_(PDB)值、δ^(13)C_(PDB)值、Sr值及较高的Mg/Ca比值,Fe、Mn含量较低,为准同生期蒸发泵白云石化成因;A类含石英白云岩及含白云质石英砂岩具有与晶粒白云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也主要为准同生期白云石化成因;颗粒白云岩的MgO含量与CaO含量表现出弱负相关性,δ^(13)C_(PDB)值和δ^(18)O_(PDB)值与同期海水碳、氧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基本一致,Sr含量相对较高,为回流渗透白云石化成因;B类含石英白云岩及含白云质石英砂岩只在研究区靠近物源的局部地区发育,其MgO含量与CaO含量呈正相关,δ^(13)C_(PDB)值和δ^(18)O_(PDB)值表现为明显负偏,与其他两类白云岩相比具有较高的Al_(2)O_(3)、Fe、Mn含量和相对较低的Sr含量,且受到陆源碎屑混入的影响,认为是混合水白云石化成因.四川盆地桐梓组具有3种白云石化机理共存的特征,总体继承了上寒武统白云石化机理.
- 刘志波邢凤存胡华蕊陈孝全
- 关键词:下奥陶统四川盆地石油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