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etablolic syndrome,MS)的流行特点,探讨肥胖与MS的关系。方法:对蚌埠市2007年自愿参加学生健康体检的921名7~18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量,随机分为体重正常组334名、超重组253名、肥胖组334名。同时测定空腹时静脉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FPG)、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MS 128名,其中体重正常组3名(0.9%),超重组30名(11.9%),肥胖组95名(28.4%),3组MS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男生及女生MS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组和肥胖组中高血压、腹型肥胖、腰臀比、腰高比、低HDL-C、高TG、高FPG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P<0.01);除超重组中TC、肥胖组与超重组FPG和TC与体重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青少年随着体重的增加,MS及MS危险因素显著增加。
- 席倩许华山吴志昊王佩张翼崔巍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儿童青少年肥胖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T2DM)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病人53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血管检查,根据有无病变将病人分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病变组)36例与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非病变组)17例,其中病变组根据病变程度又分为A组(毛糙)、B组(增厚或斑块)、C组(增厚+斑块)3个亚组,比较各组相关临床指标及NLR,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NLR均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1)。病变组中,3个亚组间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组NLR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亦高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CRP和NLR均为T2DM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G、CRP和NLR均与T2DM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NLR对该类病变有预测价值。
- 王佩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高脂血症(HL)性急性胰腺炎(AP)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9年11月收治的7例DKA合并HL性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为中青年,年龄(32±6.58)岁;(2)均有腹部压痛,其中4例以明显腹痛为首发症状;(3)均符合DKA诊断标准;(4)均有HL,甘油三酯(TG)≥11.3mmol/L;(5)入院后6例血淀粉酶(AMS)升高,其中4例升至正常3倍以上,1例正常;(6)B超或CT检查共5位患者有胰腺炎改变;(7)予以禁食抑酸及纠正DKA为主的治疗后,患者腹部体征和症状消失,血脂和血淀粉酶均大致恢复正常。结论(1)DKA伴有腹痛或腹部压痛时应常规检查甘油三酯、血尿淀粉酶、胰腺B超或CT:(2)纠正DKA同时予以禁食、抑制胰液分泌是治疗DKA合并HL性AP的关键。
- 王佩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脂血症甘油三酯血症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