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雪晴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乙烯
  • 1篇乙烯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探悉
  • 1篇吸附CU^2...
  • 1篇烯醇
  • 1篇聚乙烯
  • 1篇聚乙烯醇
  • 1篇壳聚糖
  • 1篇课程
  • 1篇课程建设
  • 1篇课程教学
  • 1篇课程教学改革
  • 1篇化工原理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改革
  • 1篇共混
  • 1篇共混膜
  • 1篇CU

机构

  • 2篇湖北大学

作者

  • 2篇曾嵘
  • 2篇杨雪晴
  • 2篇张开健
  • 1篇杨世芳
  • 1篇鲁德平
  • 1篇龙华丽
  • 1篇张思思

传媒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系统性、实践性、创新性——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悉被引量:7
2016年
本文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三个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法。
曾嵘杨世芳龙华丽鲁德平张开健杨雪晴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的制备及对Cu^(2+)的吸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共混膜,用该共混膜吸附CuSO_4溶液中的Cu^(2+)。探讨了吸附温度、CuSO_4溶液的浓度、CuSO_4溶液的pH值和吸附时间对共混膜吸附Cu^(2+)量的影响,并讨论了该膜吸附Cu^(2+)的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吸附温度、较高的CuSO_4溶液浓度和pH值以及较长的吸附时间均有利于PVA/CS共混膜对Cu^(2+)的吸附。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该共混膜对Cu^(2+)的吸附行为时,它们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周茗萱曾嵘张思思杨雪晴朱含啸张开健
关键词: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吸附CU^2+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