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莹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贮藏
  • 3篇贮藏品质
  • 3篇挥发性
  • 2篇天麻
  • 2篇气体
  • 2篇竹荪
  • 2篇微环境
  • 2篇挥发性成分
  • 2篇挥发油
  • 2篇红托竹荪
  • 2篇不同温度
  • 1篇电子鼻
  • 1篇杜鹃
  • 1篇多糖
  • 1篇多糖提取
  • 1篇学成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残留
  • 1篇营养
  • 1篇质谱

机构

  • 11篇贵阳学院
  • 2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莹
  • 3篇王瑞
  • 3篇刘志刚
  • 3篇赵治兵
  • 3篇林栋
  • 2篇曹森
  • 2篇朱芳芳
  • 2篇何娅
  • 2篇袁淼淼
  • 2篇徐明江
  • 2篇刘永玲
  • 1篇孙海燕
  • 1篇肖远灿
  • 1篇刘莹

传媒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和气体微环境对遵义干辣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2024年
以遵义干辣椒为原料,考察不同贮藏温度(10、25、40℃)和气体微环境(空气、脱氧剂、N_(2)和CO_(2))下干辣椒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90 d贮藏期内,干辣椒含水率在6.25%~9.82%,色差值呈上升趋势,剪切力、辣椒红色素、V_(C)、可溶性糖、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含量呈下降趋势。与25、40℃相比,10℃贮藏条件下干辣椒感官和有效成分含量指标更接近于0 d;与空气组和脱氧组相比,CO_(2)充气条件下品质最优,其次为N_(2)。综上,10℃低温结合CO_(2)或N_(2)充气可作为干辣椒推荐贮藏技术。
李莹李莹杨树辉朱月陈滕汪祖华
关键词:干辣椒贮藏
二氧化氯浓度对翠红李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究二氧化氯对翠红李保鲜效果,为翠红李采后保鲜技术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翠红李为试验材料,不同浓度二氧化氯(20,40,60 mg/L)处理后于(1.0±0.5)℃冷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 mg/L二氧化氯处理可显著降低翠红李果实的腐烂率、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可显著抑制翠红李色差L^(*)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霉菌及酵母菌菌落总数(P<0.05)。结论:40 mg/L二氧化氯处理的翠红李的贮藏效果最好,能够明显推迟翠红李的代谢进程,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
赵治兵刘永玲李莹巴良杰罗冬兰
关键词:二氧化氯贮藏品质
红托竹荪菌托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泡腾片的制备被引量:3
2023年
为提高红托竹荪菌托中多糖的提取率,制备红托竹荪多糖泡腾片。该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功率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优化红托竹荪菌托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以提取出的多糖为原料,采用酸碱分开制粒混合压片的方法制备泡腾片。结果表明:红托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51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8(g/mL)、提取功率400 W,测得实际多糖得率为13.86%。竹荪菌托多糖泡腾片最佳配比组成为竹荪菌托多糖2%、泡腾崩解剂总量45%、酸碱比(柠檬酸∶碳酸氢钠)1.5∶1、黏合剂(3%PVP水溶液)2%、润滑剂(PEG 6000)2%、甜味剂(阿斯巴甜)1%。所得泡腾片质量稳定,重现性好,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
李莹周克春石芳林栋
关键词:红托竹荪菌托多糖泡腾片
光亮杜鹃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2017年
对光亮杜鹃茎和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光亮杜鹃茎和叶中的挥发性成分,GC/MS法分析,NIST谱库检索,并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光亮杜鹃枝和叶中分别检出81种和70种成分。其中,(E,E)-3,7-二甲基-10-(1-甲基亚乙基),-3,7-环癸二烯-1-酮是光亮杜鹃茎和叶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25.695%和21.481%。其次,茎的主要成分为甘香烯,相对百分含量为13.321%;叶的主要成分为甲基-2-萘甲醇,相对百分含量为9.080%。光亮杜鹃中茎和叶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含量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刘永玲李莹林栋赵治兵肖远灿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
GC-MS法分析贵州产飞龙掌血叶中挥发油成分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飞龙掌血叶中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了提取飞龙掌血叶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飞龙掌血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粉碎40目,用16倍量水浸泡过夜,连续提取12小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飞龙掌血叶挥发油得率为0.4%,经GC-MS分析,从飞龙掌血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鉴定率为97.8%,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烯烃和醇类。
刘志刚李莹朱芳芳何娅袁淼淼徐明江
关键词:挥发油
不同温度和气体微环境对贵州乌天麻片贮藏品质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气体微环境对贵州乌天麻片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贵州乌天麻片干品为原材料,考察不同贮藏温度(10、25和40℃)和气体微环境(空气、脱氧剂、N_(2)和CO_(2))下乌天麻片干品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在120 d的贮藏期内,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乌天麻片的褐变指数、剪切力、总黄酮和对羟基苯甲醛含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多糖、蛋白质、总酚、天麻素含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对羟基苯甲醇、腺苷和巴利森苷A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与25℃和40℃相比,10℃贮藏条件下乌天麻片感官和有效成分含量指标更接近于0 d;与空气组和脱氧组相比,CO_(2)充气条件下干品品质最优,其次为N_(2)。结论结合经济成本,10℃低温结合CO_(2)或N_(2)充气可作为乌天麻片推荐贮藏技术。本研究可为乌天麻片的合理贮藏、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李莹彭桂英朱龙友李永康王瑞
关键词:贮藏
飞龙掌血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民族药飞龙掌血中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飞龙掌血中挥发油成分,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了提取飞龙掌血挥发油的工艺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飞龙掌血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粉碎40目,用10倍量水浸泡过夜,连续提取12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飞龙掌血挥发油得率为0.12%,经GC-MS分析,从飞龙掌血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6个化学成分,鉴定率为97.4%,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杜松醇、斯巴醇、α-紫穗槐烯等。结论:飞龙掌血根和叶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
刘志刚李莹朱芳芳何娅袁淼淼徐明江
关键词:飞龙掌血挥发油GC-MS
一种鲜天麻的复合保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鲜天麻的复合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复合保鲜冷却液浸泡、紫外辐照、冻藏处理;本保鲜方法可延长贮藏时间,提高可食率,且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无需添加化学药物,不存在药物残留问题...
李莹王瑞曹森刘志刚赵治兵
文献传递
不同贮藏温度及包装条件对乌天麻干片挥发性气味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采用电子鼻及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urgeand trap-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PT-GC-MS)分析3个贮藏温度(10、25、40℃)及4种包装条件(空气、N_(2)、CO_(2)、脱氧)对乌天麻干片的挥发性气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 d的贮藏期内,不同温度及包装下的乌天麻干片挥发性气味存在一定的差异。温度是影响贮藏期乌天麻干片挥发性气味最主要的因素,低温更有利于保持乌天麻干片挥发性成分。其次是包装条件,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脱氧处理更有利于保持乌天麻干片的挥发性气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及包装条件下,乌天麻干片中挥发性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均发生变化,在120 d贮藏期内,10℃脱氧处理组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29种,总含量为214.52μg/g,醇类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4%;酯类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4%;烷烃类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0%;与对照组的挥发性成分最为接近。综上所述,10℃脱氧包装为乌天麻干片最佳贮藏条件,在该条件下贮藏,乌天麻干片的风味成分损失最小,可在较长贮藏期内有效保留乌天麻干片的风味成分。
刘莹王瑞魏小林刘泰宇李莹孙海燕
关键词:贮藏条件电子鼻挥发性成分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复水特性及其品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复水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将真空冷冻、热风、微波干燥的3种红托竹荪干品在45℃温水中复水至平衡,以色差仪、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较竹荪复水比、质构、香气和营养的差异。结果:复水比:真空冷冻(12.48)>热风(9.63)>微波(8.64);色差:真空冷冻(12.090)<热风(15.893)<微波(19.240);剪切力:热风(1402.56 g)>真空冷冻(1215.34 g)>微波(983.47 g)。真空冷冻竹荪复水特性好,剪切力适中,色泽最好,除多糖外,营养物质最接近鲜品。热风干燥竹荪复水比居中剪切力较大,质地偏硬,色泽较差,难以保留营养物质。微波干燥竹荪复水性最差,质地偏软,色泽与鲜品相差大,但多糖含量接近鲜品。真空冷冻、热风和微波干制红托竹荪复水后分别检测出81、102、80种香气物质,其中醇、烃、酯和酮类为红托竹荪香气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真空冷冻可以保留香气物质;热风干燥有利于含硫化合物种类和数量的生成,因此香气物质种类最丰富;微波干燥除了增加酚类之外其余香气物质均有损耗。结论:总体来看,真空冷冻对红托竹荪品质影响最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香气物质,其次是热风干燥,且有益于香气物质的生成和富集。综上,真空冷冻和热风干燥均可用于红托竹荪干燥,可根据时间、成本、品质等不同要求来选择干燥方式。
孟令帅聂玉雷燕郑婷婷张欣慰陈光贤李莹曹森
关键词:复水特性香气营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