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喜春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淀粉
  • 6篇戊二酸
  • 4篇淀粉酯
  • 3篇丙基
  • 2篇醚化
  • 2篇木薯
  • 2篇木薯淀粉
  • 1篇性质分析
  • 1篇玉米
  • 1篇玉米淀粉
  • 1篇原淀粉
  • 1篇粘度
  • 1篇水相法
  • 1篇取代度
  • 1篇羧甲基化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醚化淀粉
  • 1篇米淀粉
  • 1篇蜡质

机构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马喜春
  • 6篇张本山
  • 1篇郑艳娜
  • 1篇李为民

传媒

  • 4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戊二酸淀粉酯的水相法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戊二酸酐为酯化剂,蒸馏水为反应溶剂,研究并分析了在制备戊二酸淀粉酯的过程中淀粉乳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体系p H值和戊二酸酐用量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制备戊二酸淀粉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淀粉乳浓度为40%(质量分数,下同),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35℃,体系p H为8.5。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原玉米淀粉和不同取代度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析。FT-IR显示戊二酸淀粉酯在1733 cm-1处和1555 cm-1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其中1733 cm-1处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555 cm-1处为游离的-COO-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了淀粉分子中成功接入了戊二酸基团;XRD分析显示改性后的淀粉仍属于A型结晶结构,表明了反应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
张本山马喜春郑艳娜
关键词:水相法淀粉酯
一种溶糊法高取代度羧甲基改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糊法高取代度羧甲基改性淀粉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为:将淀粉先在溶剂水溶液中加热升温到糊化温度以上,进行淀粉颗粒的糊化或半糊化活化处理;半糊化淀粉的溶剂法羧甲基化。淀粉的半糊化过程主要包括:一次调乳、加热半糊...
张本山李为民马喜春
文献传递
戊二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原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戊二酸酐为酯化剂,乙醇为反应溶剂制备戊二酸淀粉酯(EGA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布拉班德粘度仪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及理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FT-IR显示戊二酸淀粉酯在1730 cm^(-1)处和1565 cm^(-1)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其中1730 cm^(-1)处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565 cm^(-1)处为游离的-COO-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了淀粉分子中成功接入了戊二酸基团;改性前后淀粉的表观形貌变化,证实了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也发生在淀粉颗粒内部;XRD分析显示改性后的淀粉仍属于A型结晶结构,表明了反应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布拉班德粘度分析则表明了改性后的淀粉(DS=0.0450)峰值粘度提高了2.33倍;EGAS的冻融稳定性和抗剪切力均强于原淀粉,糊的透明度得到改善。
张本山马喜春
关键词:蜡质玉米淀粉
戊二酸淀粉单—双混合酯及羟丙基醚化复合改性的研究
本文分别采用水相法和醇相法以玉米(M)、蜡质玉米(W)、木薯(C)和马铃薯(P)四种原淀粉为材料,与戊二酸酐反应制备戊二酸淀粉酯,并在醇相中制备羟丙基醚化戊二酸木薯复合淀粉酯。具体研究了水相法和醇相法中制备的四种戊二酸淀...
马喜春
关键词:淀粉
戊二酸木薯淀粉酯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本文分别制备水相戊二酸木薯淀粉酯(AGAC)和醇相戊二酸木薯淀粉酯(EGAC),使用FT-IR、XRD和SEM进行微观表征,研究两种酯化淀粉的粘度、透明度、流变性、冻融稳定性和抗盐性等理化性质。微观表征的结果显示两种酯化淀粉分子中成功接入了戊二酸基团,两者的晶型均没有发生变化,其整体结构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布拉班德粘度仪分析结果表明AGAC的峰值粘度有所提高,同时糊化温度明显降低,EGAC的糊化温度降低,峰值粘度大幅度提高,但粘度稳定性没有提高。AGAC糊液和EGAC糊液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和抗剪切力均强于原淀粉,而AGAC和EGAC抗盐性均低于原淀粉,即其热糊稳定性和抗盐性未得到改善。EGAC的透明度高于原淀粉,但低于AGAC;而冻融稳定性、抗剪切能力均略优于AGAC和原木薯淀粉,引入戊二酸基团后,木薯淀粉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和抗剪切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张本山梁逸超马喜春
关键词:木薯淀粉戊二酸理化性质淀粉酯
羟丙基戊二酸酯复合改性木薯淀粉的性质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利用乙醇溶剂法先进行羟丙基醚化改性,再采用戊二酸酐作酯化剂进行处理而制得复合改性淀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和DV-I Prime旋转粘度仪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及其性能分析。红外分析表明改性淀粉在1287 cm-1处出现羟丙基的吸收峰,羟丙基戊二酸复合改性淀粉在1733 cm-1处和1555 cm-1处出现新的酯化吸收峰,说明原淀粉已接入了羟丙基和戊二酸基团。复合变性前后淀粉的表观形貌变化,证实了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也发生在淀粉颗粒内部。旋转粘度仪分析则表明了复合改性后的羟丙基戊二酸酯淀粉的粘度和抗流变性有很大的提升,当DS为0.0362时,淀粉糊的粘度为12100 m Pa·s,比羟丙基木薯的粘度提高了6.72倍(羟丙基木薯淀粉的粘度为1800 m Pa·s)。
张本山马喜春余欢
关键词:木薯淀粉
一种高粘度羟丙基醚化和戊二酸酯化双重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度羟丙基醚化和戊二酸酯化双重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该淀粉衍生物的本质结构特征在于,同时含有羟丙基或羟乙基醚化基团和戊二酸酯化基团。具体制备过程包括将羟丙基或羟乙基醚化淀粉在常温下分散到乙醇或盐水溶液中调制...
张本山马喜春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