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作品数:13 被引量:31 H指数:4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儿童哮喘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整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运动方案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指导哮喘患儿进行运动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的指南网站、相关专业协会网站及数据库,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遴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由课题组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证据整合。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9篇系统评价、4篇随机对照试验,从运动评估、运动禁忌证、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获益、健康教育7个方面整合了20条最佳证据。结论哮喘患儿进行运动前,应排除有无运动禁忌证,同时由多学科团队对患儿进行评估,并从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健康教育方面进行指导,使患儿在药物规范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运动改善哮喘控制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 车小燕 刘玉琳 杨姝晖 王倩 杨帆关键词:儿童 支气管哮喘 循证护理学 儿科医护人员对儿童呼吸康复的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调查儿科医护人员对儿童呼吸康复的知信行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呼吸康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21省市的513名儿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13份。调查对象呼吸康复知信行的总分为(52.79±9.47)分,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7.47±1.95)、(23.00±2.45)、(22.32±8.27)分。知信行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科室类型、医院等级、是否接受过呼吸康复相关培训。影响儿童呼吸康复开展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1)临床上未形成系统、规范的儿童呼吸康复方案;(2)医护人员缺乏呼吸康复知识;(3)医护人员缺乏呼吸康复相关教育和学习机会。结论儿科医护人员对儿童呼吸康复的态度积极,但知识和行为有待提升。 车小燕 刘玉琳 王倩 杨帆 刘恩梅 罗征秀关键词:医护人员 儿童 呼吸康复 知信行 情景模拟联合视频指导在儿童呼吸科规培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探讨情景模拟联合视频指导培训模式在儿童呼吸科规培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儿童医院2021年9月至12月在儿童呼吸科轮转的40名规培人员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4月在儿童呼吸科轮转的40名规培人员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即理论培训+操作演示,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加视频指导的培训方式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比较两组间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高质量心肺复苏和培训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心肺复苏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高质量心肺复苏、培训满意度方面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模拟联合视频指导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儿童呼吸科规培人员心肺复苏考核成绩、心肺复苏操作质量和培训满意度,其效果优于传统培训方式。 。 蒲春兰 王倩 杨帆 刘玉琳 张湛美关键词:情景模拟 心肺复苏 应用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住院患儿身份识别执行率的实践 张湛美 刘玉琳 王倩 杨帆 李平 潘婷基于护理敏感指标在提高护士采集儿童动脉血气成功率的效果研究 2023年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提高护士采集儿童动脉血气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7月1日-2021年9月30日我病房护士遵医嘱采集的128次动脉血气设为对照组,2021年10月1日-2022年3月31日我病房护士遵医嘱采集的438次动脉血气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采集动脉血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并进行动脉血气采集质量的持续改进。比较改进前后动脉血气采集的成功率,护士对儿童动脉血气敏感指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对儿童动脉血气敏感指标相关知识的掌握逐步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以提高护士采集儿童动脉血气的成功率。 祝玉婷 张湛美 刘畅 杨帆关键词:护士 动脉血气 护理质量 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构建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康复相关的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经课题组讨论形成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其进行论证和修订。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系统评价11篇和随机对照试验27篇,最终构建了包含呼吸康复的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13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结论构建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过程严谨,内容科学,可为医护人员指导患儿进行居家呼吸康复提供参考。 车小燕 刘玉琳 杨帆 杨姝晖 王倩 罗健 罗征秀关键词:儿童 支气管哮喘 呼吸康复 呼吸康复训练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训练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46例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1年以上肺功能呈轻度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及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儿严格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推荐的儿童哮喘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个体情况进行为期3个月的呼吸康复训练。两组患儿均在干预前后进行肺功能、吸气肌力、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测量。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88.91%±7.74%、1 s用力呼气量(FEV_(1)) 89.96%±8.05%、FEV_(1)/FVC 96.44±7.75,对照组患儿FVC 83.32%±8.21%、FEV_(1)84.20%±9.46%、FEV_(1)/FVC 87.43±7.54,两组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较干预前均有一定提高,但试验组更为显著,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吸气肌力为(89.06±19.22)cm H_(2)O(1 cm H_(2)O=0.098 kPa),对照组患儿吸气肌力(71.56±12.84)cm H_(2)O,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干预前无提高;试验组患儿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571.87±53.98)m,对照组患儿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536.43±47.59)m,两组患儿较干预前均有提高,但试验组更为显著,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提升肺功能,促进运动能力的恢复及提高。 杨帆 刘玉琳 王倩 刘丽芳 刘恩梅 罗征秀关键词:儿童 支气管哮喘 呼吸康复 肺功能 振荡呼气正压在慢性湿性咳嗽患儿气道廓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应用振荡呼气正压(OPEP)辅助治疗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该院呼吸门诊的慢性湿性咳嗽患儿48例,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OPEP进行为期3个月的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排痰难度、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儿排痰难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肺功能相关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一定改善(P<0.05);干预组患儿生活质量各方面得分及总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OPEP能够有效清除慢性湿性咳嗽患儿痰液,缓解气道阻塞,增强通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倩 刘玉琳 杨帆 罗征秀 刘丽芳 张湛美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原发性FSGS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65例原发性FSGS患儿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其预后。结果临床分型以肾病综合征最多见49例(75.38%);病理类型以非特殊型最多见(46.15%)。各病理类型之间的病初血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顶端型最高,其后依次为塌陷型、细胞型、非特殊型,门部型最低。各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其余实验室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0例,5例失访,按随访终点的尿蛋白及肾功情况进行预后判断,预后好19例(31.67%),预后中等21例(35.00%),预后差20例(33.33%),其中进入终末期肾病或死亡16例(26.67%)。在随访5年、10年时,分别有40.00%、69.57%的病例进入终末期肾病或死亡。不同病理类型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塌陷型预后最差。病初有高血压、血肌酐及血甘油三酯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33.33%的原发性FSGS患儿预后差,塌陷型较其他病理类型预后差,病初有高血压及血肌酐、甘油三酯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杨琴 李佳承 杨帆 王墨关键词:儿童 预后 儿童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进展 2018年 儿童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SE)是临床危急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分别为25.0%-45.0%、15.0%-65.0%[1]。患儿若未经及时救治,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脑损伤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等,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存活者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麻醉药物是RSE终止发作的常用药物,但少数患儿在治疗24 h及以上后癫痫持续状态仍未控制或在麻醉药物减量或停用后再次发作,则进展为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SRSE)[2]。儿童SRSE确切发病率目前尚不明确。 杨帆 洪思琦关键词:难治病 麻醉药 抗惊厥药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