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乐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三峡水库
  • 2篇水库
  • 1篇有机碳
  • 1篇上空
  • 1篇水体
  • 1篇水位
  • 1篇通量
  • 1篇土层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中下游水体
  • 1篇总氮
  • 1篇总磷
  • 1篇硝氮
  • 1篇林分
  • 1篇林分类型
  • 1篇甲烷通量
  • 1篇高水位
  • 1篇不同林分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王效科
  • 3篇杨乐
  • 2篇逯非
  • 2篇张千千
  • 2篇孙滨峰
  • 2篇欧阳志云
  • 1篇侯培强
  • 1篇罗云建
  • 1篇王淑芳
  • 1篇段晓男
  • 1篇张烨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峡水库上空甲烷浓度时空变化及与水库甲烷通量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2010年,对三峡水库水-气界面上空0.5m处和岸边甲烷的浓度进行全年的观测,并采用静态浮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库水-气界面上的甲烷通量,研究了三峡水库上空的甲烷浓度的背景值及其与甲烷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峡水库上空甲烷浓度的年平均值为2.216±0.224mL/m3,岸边甲烷浓度的年平均值为2.211±0.206mL/m3,两者差异不显著;除夏季时云阳上空的甲烷浓度较高外(2.850mL/m3),其余地点上空的甲烷浓度都接近年平均值;三峡水库上空的甲烷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游地区(云阳)上空的甲烷浓度(2.31±0.33mL/m3)显著高于下游地区(秭归:2.14±0.13mL/m3,巫山:2.20±0.18mL/m3),坝后河流(三斗坪:2.21±0.16mL/m3)上空的甲烷浓度高于坝前秭归处,但差异不显著。这一格局与水库中甲烷通量的空间变异基本相同,即从上游到下游(云阳、巫山、秭归)江面上甲烷通量依次为0.454,0.260和0.115mg/(m2.h),呈下降趋势,坝后三斗坪处的甲烷通量(0.280mg/(m2.h))显著高于坝前秭归处通量,这表明:水库的水-气界面上的甲烷排放强度是影响水库上空甲烷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杨乐逯非王效科段晓男孙滨峰欧阳志云
关键词:三峡水库甲烷通量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10年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库作为全球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之一。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天然次生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混交林、天然次生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 Blume)林、人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林、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林和灌丛等5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样区,进行密集采样和试验分析,探讨了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土壤剖面上(0~40 cm),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大小顺序均为:杨桦林〉辽东栎林〉灌丛〉落叶松林〉油松林,总体上呈现出随土地利用强度和人为干扰程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趋势,即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和积累;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均在表层(0~10 cm)最大,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剖面分布差异明显;此外,不同林分在0~20 cm土层中的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占其剖面总储量的57%以上,即土壤有机碳富集在0~20 cm深的表层土体中。因此,为增加森林土壤固碳,应加强对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及其表土层的干扰。
王淑芳王效科张千千肖钦罗云建杨乐欧阳志云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林分类型土层
三峡水库中下游水体氮磷时空变化与机制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2010年每月定期测定了位于三峡水库中下游的云阳、巫山、秭归和三斗坪段的TN、NH4-N、NO3-N和TP浓度。结果表明:4个段面水质中的TN、NH4-N、NO3-N和TP浓度空间差异不显著,但季节变化显著,TN和TP的季节变化呈单峰格局,分别在5月和7月达到最大值;NH4-N的季节变化则呈双峰格局,主要的峰值出现在7、8月,次要的峰值出现在3、4月。4个地点低水位期(3~8月)的TN、NH4-N、NO3-N和TP浓度都高于高水位期(9月~次年2月)。主要因为在低水位期,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的降雨量大,入库流量显著增加,污染物主要来自长江上游入库的非点源污染和水库两岸农田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水库水质与前两期蓄水后的水质变化不大,水质仍然保持良好,高水位期为Ⅲ类水质,低水位期为Ⅳ类水质。
杨乐张烨侯培强孙滨峰张千千王效科逯非
关键词:总氮总磷硝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