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作品数:22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心脉隆注射液对葸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预防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蒽环类药物目前已普遍应用于多种恐幽中瘤的治疗,并被认为是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疾病化疗的基础药物,在术前新辅助化疗、早期术后辅助化疗及复发转移挽救性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徐鑫刘伟段昕波
- 关键词:心脉隆注射液心脏毒性术前新辅助化疗药物所术后辅助化疗蒽环类药物
- ULF基因沉默对依托泊苷引起的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RNA干扰靶向抑制ULF的表达对化疗药物依托泊苷(etoposide)引起的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3条针对ULF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片段及1条阴性对照siRNA,分别在慢病毒载体介导下感染H1299细胞。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印迹法筛选出1条抑制效率最高的ULF序列,对有效干扰组和对照干扰组细胞进行etoposide处理,干扰对照细胞或沉默ULF的H1299细胞,用c-PARP做标记物检测H1299细胞的凋亡程度,MTT法检测H1299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经感染ULF-shRNA-1序列的H1299细胞中ULF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最为明显,抑制率达80%,选择该条siRNA作为有效干扰组进行后续实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toposide处理后,有效干扰组H1299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干扰组,并与etoposide剂量呈正相关,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武结果显示有效干扰组G0/G1期细胞较对照组增加,S期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oposide处理后通过干扰ULF蛋白表达可诱导H1299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出现S期阻滞,推测ULF基因可能成为癌症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刘伟徐鑫曹晓慈袁菲方会英
- 关键词:ULFH1299细胞肺癌依托泊苷
- 一种呼吸训练护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呼吸训练护理装置,包括呼吸面罩,呼吸面罩一侧设有呼气盒,呼气盒内侧均可滑动式连接设有调节板、密封板,调节板与密封板之间设有若干导向滑动装置,密封板一侧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侧固定设...
- 宗义君刘伟王绮许文华刘贵香王湘平王宝珍
- 文献传递
- 乙酰半胱氨酸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抽号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放疗;治疗组于放疗同时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每次600 mg,2次/d。两组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GF-β1,比较两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放射治疗前后两组血浆TGF-β1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52、2.76,均P<0.01);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5.48%,高于治疗组的28.13%(χ2=5.16,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GF-β1的过度表达,可有效降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值得在肺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推广应用。
- 段昕波刘伟徐鑫
-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转化生长因子Β1
- 硝酸异山梨酯对老年患者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肌梗死8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前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率已有明显提高。但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较为常见,如控制不良,可再次发生心跳骤停[1-2]。低剂量一氧化氮(NO)转化类药物有可能在心肺复苏中对心搏骤停患者产生有益影响。研究显示,NO转化类药物可解除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达到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3]。
- 徐鑫花然亮刘伟许文华
- 关键词:硝酸异山梨酯心肺复苏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
- 张素钊基于浊毒理论运用化浊通督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经验浅析被引量:3
- 2022年
-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轻度认知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卒中脑神经退行性改变后;吾师鉴“浊毒理论”于针灸治疗上,认为督脉通于脑,浊邪上犯督脉,经络气血壅遏不通,浊气内闭,不得外泄,久而化火成毒,损伤脑络,可影响心神,发为痴呆;笔者有幸随张师跟诊学习,总结其治病经验,从VD发病病机,症、舌、脉的浊毒象,经脉、腧穴选治依据,手法补泻选治依据4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望为临床提供更多诊疗思路。
- 刘伟张素钊李晓蕾冯梦杨丽萍杨洁
- 关键词:浊毒理论针灸血管性痴呆
- 痰热清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疗效观察及对相关细胞因子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痰热清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疗效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肺癌并接受胸部放疗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及激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30m1+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0d。治疗前后进行肺损伤评级、CT疗效评价、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浓度测定。结果2组治疗前肺损伤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O.05),治疗后两组0级肺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67,P=0.032);治疗后CT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995,P=0.02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TGF-β、TNF-a较对照组降低(P值均〈O.05),治疗组血浆IL-6水平亦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痰热清能降低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血浆TGF-β、TNF-a表达,对治疗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疗效。
- 段昕波刘伟徐鑫
-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放射性肺损伤细胞因子
- 心脉隆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脏毒性的预防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脏毒性的预防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与治疗组(阿霉素联合心脉隆组),各16只。对照组每周1次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共10周;治疗组每周1次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心脉隆注射液3mg/kg,共10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心脏超声射血分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钙蛋白(cTnI)、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心脏毒性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早期出现阿霉素急性毒性反应,后期出现心肌毒性所致心力衰竭反应,对照组后期则未出现心肌损伤表现,但两组体质量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化疗后心脏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心肌自由基清除酶S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SOD活性较化疗前稍降低,MDA含量稍升高,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够通过增加内源性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减轻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从而起到了对阿霉素化疗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 刘伟段昕波徐鑫
- 关键词:心脏毒性心脉隆注射液蒽环类药物阿霉素
- 心脉隆注射液减轻表柔比星致大鼠心脏毒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防治表柔比星所致大鼠心脏毒性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9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表柔比星组及表柔比星联合心脉隆组,各13只。对照组常规饲养,表柔比星组静脉注射表柔比星2mg/kg每周1次;表柔比星联合心脉隆组静脉注射表柔比星2mg/kg,心脉隆注射液3mg/kg每周1次。3组大鼠干预10周。观察大鼠体重、心脏射血分数(LVEF)、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变化,比较各组心脏毒性发生情况。结果表柔比星组大鼠体重较对照组和表柔比星联合心脉隆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第10周末表柔比星组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LVEF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表柔比星联合心脉隆组心功能指标高于表柔比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0周末表柔比星组SOD、MDA、cTnⅠ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表柔比星联合心脉隆组MDA、cTnⅠ低于表柔比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通过增强内源性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减轻表柔比星心脏毒性,保护大鼠心肌。
- 段昕波徐鑫刘伟王英芳
- 关键词:心脏毒性心脉隆注射液蒽环类药物表柔比星射血分数
- 护理专业心律失常教学的慕课建设及应用探索
- 2016年
-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又称慕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和学习模式,是对当前教育的改革与挑战。慕课给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平等优质的学习机会,让学习变得更有趣、高效。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内科疾病及死因,也是教学的重点。本文旨在对本教研室心律失常教学慕课设计、制作过程进行初步探索。
- 刘伟宗义君王英芳王绮许文华刘桂香王英芳
- 关键词:护理学心律失常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