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芳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影子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功能
  • 1篇生态意识
  • 1篇生态责任
  • 1篇人格
  • 1篇文学
  • 1篇现实主义
  • 1篇小说
  • 1篇小说人物
  • 1篇论文学

机构

  • 3篇常州大学

作者

  • 3篇张庆芳
  • 2篇黄成洲
  • 1篇王小燕
  • 1篇周小川

传媒

  • 3篇常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人的主体地位与语言功能的转换
2010年
在人类语言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语言功能的转换总是伴随着人的主体地位的变化。前现代时期人以语言反映和再现客观世界,人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客体的认知表现出来;现代时期人以语言阐述人的认识和观念,人的认识与客体世界分离,人的主体地位得以高扬;后现代时期人们解构主客二分,注重个体体验,拒斥话语霸权,彰显个体感受的独特性。人的主体地位的变化是语言功能转换的内在本质。
张庆芳
关键词:语言功能
时代价值观的变化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以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为例
2012年
不同时期人类价值观的变化影响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现实主义的"人物"一眼可见,现代主义的"人格"依稀可辩,然而后现代主义的"人影"却模糊难辩。主导现实主义人物塑造的原则是忠实地再现现实;现代主义的原则是描述人物的意识和梦幻世界,而后现代主义的原则是反映人物性格的不确定性。
黄成洲张庆芳周小川
关键词:人格影子
论文学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被引量:2
2011年
生态危机迫在眉睫,生态文学方兴未艾。文学应该具备生态意识,承担生态责任。由于生态意识的缺失,在自然祛魅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文学负有不可回避的责任。同样,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文学应该而且可以担当唤起人们生态意识、重塑价值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责任。
张庆芳黄成洲王小燕
关键词:文学生态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