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玉洁

作品数:18 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输血
  • 4篇红细胞
  • 3篇用血
  • 3篇临床用血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型
  • 2篇研读
  • 2篇遗传学
  • 2篇输注
  • 2篇外泌体
  • 2篇免疫
  • 2篇分子
  • 2篇分子遗传学
  • 2篇分子遗传学研...
  • 2篇成分血
  • 1篇冻干
  • 1篇移植物抗宿主
  • 1篇移植物抗宿主...
  • 1篇植物抗宿主病
  • 1篇置换疗法

机构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18篇刘忠
  • 18篇孔玉洁
  • 6篇田雪
  • 5篇宋宁
  • 5篇尹湧华
  • 3篇王向明
  • 2篇李文慧
  • 2篇欧国进
  • 2篇王美玉
  • 2篇洪树青
  • 1篇练正秋
  • 1篇张嵘
  • 1篇肖洁
  • 1篇徐弘
  • 1篇王珏
  • 1篇陶芳标
  • 1篇于浩
  • 1篇李玲

传媒

  • 1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情况调查与用血评价模式的初步探讨
目的了解四川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现状,探讨其临床用血评价模式,为制定临床用血长效动态考评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统计四川省40家医院临床成分血用量在科室之间的分布情况、对比二、三级医院科室之间的用血量;2)将成分血用量...
孔玉洁刘忠
文献传递
红细胞储存损伤对于大肠杆菌感染大鼠输注效果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RBCs)储存损伤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免疫力低下大鼠输血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69只SPF级SD大鼠,根据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和输注RBCs的储存时间不同,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免疫抑制+9 d RBCs组、免疫抑制+1 d RBCs组和免疫抑制+生理盐水(NS)组(18只/组);1个正常对照组:单纯NS组,含15只大鼠。每只大鼠经股静脉放出全身20%血液后,分别输注与失血量相同的储存9或1 d的浓缩RBCs及等量NS,随后植入大肠杆菌溶液0.5 mL,并连续观察7 d。术后24 h,取尾静脉血浆用亚铁嗪微板法测定血清铁,并以LB培养基血细菌培养15 h,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OD600;术后24 h处死各免疫抑制组大鼠3只/组,取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3个免疫抑制组和对照组分别输注9、1 d RBCs和NS后的大鼠死亡率分别为10/15,11/15和9/15(P>0.05),死亡大鼠的平均生存时间(h)分别为55.6±21.3,38±16.6和28.3±15.0(P<0.05);24 h血清铁离子浓度(μmol/L)分别为34.1±9.8,28±10.2,26.8±9.0和22.4±5.9(P>0.05);血细菌培养的结果(OD_(600))分别为0.510±0.340,0.790±0.281,0.427±0.107和0.349±0.069(P<0.05);24 h回肠组织细菌计数(个/1 000倍视野)分别为44±9,101±7和27±8(P<0.05)。结论输注不同储存时间的RBCs对于大肠杆菌感染的免疫力低下大鼠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是相比储存时间长的RBCs,新鲜RBCs输注后明显促进了免疫力低下大鼠体内大肠杆菌的增值并加速了感染大鼠的死亡。
王向明焦伯海王珏尹湧华宋宁田力李玲孔玉洁欧国进于浩刘忠
关键词:输血红细胞大肠杆菌免疫抑制SD大鼠
保存期间血小板中外泌体浓度变化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时间手工血小板中外泌体浓度变化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等体积分装血小板,(22±2)℃保存0、3、5 d(D 0、D 3、D 5)后,超速离心法提取血小板外泌体;采用Western blot、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流式分析仪对所提外泌体进行表征鉴定。使用纳米流式分析仪检测其颗粒浓度。取不同保存时间血小板外泌体至人新鲜血浆中,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进行凝血因子VII含量测定。取不同保存时间血小板外泌体至人新鲜全血中,血栓弹力图仪检测外泌体对全血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鉴定结果显示外泌体免疫标志物TSG 101、CD 9特异性表达;所提外泌体呈现双层膜、类杯状结构;其粒径多为60~80 nm之间。D 0、D 3、D 5外泌体浓度分别为(13.86±7.93)×10^(12)、(23.69±12.80)×10^(12)、(45.81±25.87)×10^(12)个/L。与D 0相比,D 3、D 5外泌体浓度显著增加(P<0.01),分别为1.8倍、4.0倍。与对照组相比,D 0与D 5外泌体分别可使PT减小[(0.16±0.15)s,P<0.01]、[(0.36±0.18)s,P<0.001];D 0与D 5外泌体分别可使APTT减小[(1.11±1.21)s,P<0.05]、[(2.10±1.14)s,P<0.001]。凝血因子Ⅶ定量实验结果显示其在D 0、D 5外泌体中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D 0、D 5外泌体作用于全血后其凝血时间R值分别为(5.46±0.90)min、(5.00±0.67)min、(4.38±1.00)min,D 5组与对照组、D 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外泌体具有一定的促凝作用。结论随着保存时间延长,手工血小板中外泌体浓度显著增加且外泌体的促凝作用显著增强,血小板保存期间产生的外泌体可能通过凝血因子Ⅶ参与促凝过程。
龚丽米紫玥孔玉洁徐海霞田力刘忠
关键词:血小板外泌体凝血
海藻糖对4℃体外保存血小板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在M-Sol中添加海藻糖对体外4℃保存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袋ABO同型浓缩血小板汇集后,根据保存温度、保存介质和海藻糖浓度的不同均分成7组,分别为22℃+PRP组、PRP组、M-Sol+PRP组、M-Sol+PRP+1 g/L海藻糖组、M-Sol+PRP+5 g/L海藻糖组、M-Sol+PRP+15 g/L海藻糖组和M-Sol+PRP+25 g/L海藻糖组。PRP组及M-Sol保存各组均置于4℃保存,分别于保存d1、3、5、7取样检测Plt、PDW、MPV、最大聚集度、CD62p阳性率和GLU及LAC浓度,并计算7 d内GLU及LAC浓度变化量。结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各组Plt均下降,且同时间点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PDW、MPV均有升高,保存到d7时,以M-Sol+PRP+5 g/L海藻糖组的PDW 10.22±0.43(fL)、MPV 8.74±0.40(fL)最低,与22℃+PRP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7 d内的GLU及LAC浓度变化量均以M-Sol+PRP+5 g/L海藻糖组最低,其7 d内的GLU浓度变化量与22℃+PRP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7 d内的LAC浓度变化量与PRP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存期间,各组最大聚集度逐渐下降,保存d7时,除PRP组外,M-Sol+PRP+5 g/L海藻糖组最大聚集度最高(27.29±6.62),差异与22℃+PR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d7时,M-Sol+PRP+5 g/L海藻糖组的CD62p阳性率最低(15.46±2.46),与其他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ol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海藻糖可抑制4℃血小板的活化,降低血小板的储存损伤。
李文娟孔玉洁田力刘忠
关键词:海藻糖
二例类孟买血型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2例类孟买血型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并对1例先证者进行家系分析。方法通过血清学试验初步检测ABO血型和H血型,PCR扩增ABO、FUT1和FUT2基因并直接测序分析,对1例先证者家系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血清学结果显示2例先证者的红细胞上缺乏H抗原。2例先证者ABO基因型均为A102/O02,FUT1基因的直接测序结果显示2例先证者的FUT1基因均存在第658位C>T的纯合突变,FUT2基因的分型结果显示2例先证者均为分泌型。基因测序证实2例先证者为类孟买型。对其中1例先证者的家系分析显示,其父母为非类孟买血型,但均为突变基因携带者,即各携带1个第658位C>T突变的FUT1等位基因,而其弟弟为类孟买血型,FUT1基因存在C658T纯合突变。结论 FUT1基因第658位C>T突变,可导致220位精氨酸→半胱氨酸的错义突变,导致H抗原缺乏,可能是四川地区类孟买血型形成的常见分子机制之一。
孔玉洁徐海霞田力刘忠
关键词:类孟买血型FUT1基因分子遗传学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的研究进展
2022年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ECP)是1种基于白细胞分离技术的双向细胞免疫调节疗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时介导免疫增强/抑制效应。临床上已观察到ECP对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ECP用于CTCL的治疗,美国和欧洲的GVHD治疗指南也将ECP列入其中,国内则缺乏相关指南指导。虽然确切的作用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来的研究为进一步理解ECP的双向调控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初假设是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和紫外线(UVA)联合诱导免疫细胞的凋亡,随着研究进展,这种观点转变为单核细胞往树突状细胞的分化、细胞因子的改变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刺激。本文就目前ECP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探索进展与临床应用现状,特别是最新的ECP介导免疫增强/耐受分子作用机制进展作了综合分析,并对ECP进一步在国内的推广与临床应用作出展望。
程占睿孔玉洁田力刘忠
关键词:免疫增强免疫耐受移植物抗宿主病实体瘤
一例部分D表型个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RHD基因上一个新错义突变的鉴定
背景部分D表型是1种的D变异体,其缺乏D抗原的1个或多个表位,因此具有部分D表型的个体在输血或怀孕时具有产生抗-D的风险。对部分D表型的个体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部分D表型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使用多家的不...
田力孔玉洁宋宁刘忠
文献传递
筛选试剂红细胞的血型基因分型方法建立和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建立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的基因分型技术用于筛选抗原谱合理的试剂红细胞。方法首先建立检测红细胞血型系统Rh CE、Kidd、MNS、Duffy、Diego、Lutheran、Colton、Lutheran和Kell等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于无法获得相关血型试剂的Diego和Colton血型系统,采用测序方法验证该技术检测血型的准确性,其他6个血型系统则用血清学方法验证该技术检测血型的准确性;最后应用该方法对82名O型固定献血者的8个血型系统做基因分型。结果血型基因PCR-SSP分型技术的结果,与血清学和测序检测结果比较,完全一致。所建立的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对82名O型献血者8种红细胞血型检测,筛选出13位可能适合提供试剂红细胞的献血者。结论成功建立了分型准确、方便、经济的红细胞血型基因PCR-SSP技术,用于从大量献血者中筛选出抗原谱合理的试剂红细胞。
徐弘孔玉洁宋宁肖洁刘忠田力
关键词:红细胞血型试剂红细胞PCR-SSP基因分型
成分血中的细胞外囊泡在输血相关免疫调节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不同成分血在保存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细胞外囊泡均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它们促进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介导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广泛参与机体的炎症、代谢及免疫调控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外囊泡不仅能激活中性粒细胞引起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还能作用于单核细胞刺激炎症反应,对患者免疫系统可起多种不同的调节作用。本文即是对不同成分血中的细胞外囊泡在输血相关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所作的综述。
孔玉洁孔玉洁田雪刘忠
关键词:成分血输血外泌体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研读被引量:41
2016年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是指导血站开展常规工作的规范性文件,2015版是《规程》发展过程中的第3次修订,此次修订是结合我国血液事业的发展形势,推动血液核酸检测全覆盖,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通过与2012版的比较,本文从此次修订的主要方向、细则条款入手,对2015版《规程》剖析解读、研判变化背后的深刻含义。对《规程》的研读有助于血站技术人员理解并应用《规程》指导实践工作,有助于血站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升献血服务水平、保障血液安全。
尹湧华孔玉洁王美玉刘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