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方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持续质量管理对医院抢救车管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管理对医院抢救车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的抢救车内急救药品、器械及用物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抢救车管理质量中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持续质量管理措施。结果:持续质量管理实施前,抢救车管理质量一共存在21项问题,持续质量管理实施1个月后,抽查发现4项问题,3个月后抽查发现2项问题,持续质量管理实施后明显地提高了抢救车管理质量,P<0.05。结论:持续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了医院抢救车管理质量,保证了医疗安全,值得使用与推广。
- 刘玉芳刘同方李东玲李玉琢薛娜娜
- 关键词:管理质量
- 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1 motifs,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84例脑梗死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338例)和易损斑块组(34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检测指标、ADAMTS rs402007(G/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和ADAMTS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中的交互作用。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糖尿病比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间GG基因型与GC+CC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LDL-C、HCY、FIB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P<0.05)。LDL-C与ADAMTS基因rs402007位点存在交互作用(P<0.05)。GG、GC、CC基因型组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44例(82.29%)、209例(84.27%)、233例(89.27%)。各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治疗前、治疗后LDL-C水平,以及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G基因型为参考,GC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无相关性(P>0.05),CC基因型与疗效有相关性(P<0.05)。结论ADAMTS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存�
- 刘永建邓永敏周谨闫晓婧杜志兴陈立涛张磊刘同方
- 关键词:脑梗死基因多态性斑块易损性阿托伐他汀
- 河北省汉族精神疾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代谢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省汉族精神疾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代谢的关系。方法:分析464名河北省汉族精神疾病患者CYP2C19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代谢型的分布频率,并比较其在男女分布中的差异。从以上病例中筛选出服用奥氮平和丙戊酸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丙戊酸的血药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CYP2C19代谢型间丙戊酸血药浓度及单位剂量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差异,并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464名精神疾病患者等位基因CYP2C19*1、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的检出频率依次为:66.60%、27.26%、4.74%、1.40%;共检出的9种基因型,检出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YP2C19*1/*1、CYP2C19*1/*2、(CYP2C19*2/*2、CYP2C19*1/*3)、CYP2C19*1/*17、CYP2C19*2/*3、CYP2C19*3/*3、(CYP2C19*2/*17、CYP2C19*3/*17);超快、快、中间、慢代谢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37%、42.46%、46.33%、8.84%;等位基因、基因型及代谢型在男女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8,P=0.644;χ^(2)=13.487,P=0.096;χ^(2)=6.113,P=0.106)。不同代谢型间丙戊酸血药浓度及单位剂量的血药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46,P=0.864;F=0.006,P=0.994)。线性回归方程为VPA=43.62+38.03剂量-0.428年龄(F=7.689,P<0.001)。结论:河北省汉族精神患者的CYP2C19基因具有多态性,其等位基因、基因型及代谢型在男女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未明显影响丙戊酸的代谢。
- 金素丽闫会敏武艳刘同方魏从真杨雪梅赵帅刘佳佳
- 关键词:丙戊酸CYP2C19基因多态性汉族
- 石家庄市40岁以上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饮食的丰富性增加,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进而导致痛风病的发生,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尿酸水平与高血压有一定相关性,并且多变量分析方法显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
- 张磊刘永建焦丽亚李亚军刘同方赵娟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 半乳凝素-3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评价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中半乳凝素-3的含量,评价其在胰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一种潜在的辅助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选自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的胰腺癌患者7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46例,健康对照人群101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的含量,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半乳凝素-3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较,慢性胰腺炎组和胰腺癌组的CA199和半乳凝素-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两种指标联合用于区分健康对照组和胰腺癌组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4~0.95),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2%和85.15%,其曲线下面积与两者单独检测时,均显著升高;当两种指标联合用于区分慢性胰腺炎组和胰腺癌组时,CA199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5%CI0.69~0.91),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49%和83.17%,其曲线下面积与两者单独检测时,均显著升高。结论半乳凝素-3联合CAl9-9检测,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杨华赵娅南刘同方
- 关键词:半乳凝素-3胰腺癌血清CA19-9
- 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ADAMTS-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EH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有CAP形成,将患者分为非斑块组(144例)和斑块组(256例)。比较2组ADAMTS-1基因rs402007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EH患者CAP形成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老年EH患者CAP形成的预测能力。结果斑块组ADAMTS-1基因rs402007位点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频率均高于非斑块组[46.3%(237/512)比36.8%(106/288)、21.5%(55/256)比13.9%(20/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ADAMTS-1基因rs402007位点CC+CG基因型是老年EH患者CAP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纳入所有独立相关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948(95%置信区间:0.925~0.98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EH患者CAP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95%置信区间:0.826~0.892)。结论ADAMTS-1基因rs402007位点C等位基因是老年EH患者CAP形成的遗传易感等位基因。
- 刘永建邓永敏周谨闫晓婧杜志兴陈立涛李瑞池刘同方张硕稳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