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兴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8篇冲压发动机
  • 6篇双模态超燃冲...
  • 6篇超燃
  • 6篇超燃冲压
  • 6篇超燃冲压发动...
  • 4篇发动机
  • 2篇天然气
  • 2篇能量法
  • 2篇喷管
  • 2篇总体性能
  • 2篇尾喷管
  • 2篇涡轮
  • 2篇涡扇
  • 2篇涡扇发动机
  • 2篇涡轴发动机
  • 2篇面积法
  • 2篇隔离段
  • 2篇VXWORK...
  • 1篇导弹
  • 1篇对转涡轮

机构

  • 19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航天科工...
  • 2篇中国飞行试验...
  • 2篇中国航空动力...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飞行实验...

作者

  • 20篇黄兴
  • 18篇陈玉春
  • 4篇李洁
  • 4篇崔高锋
  • 4篇王晓东
  • 3篇蔡元虎
  • 2篇叶纬
  • 2篇李江红
  • 2篇贾琳渊
  • 2篇刘炳锋
  • 2篇杨云铠
  • 1篇徐思远
  • 1篇蔡建兵
  • 1篇屠秋野
  • 1篇马雪松
  • 1篇邓小宝
  • 1篇陈湘
  • 1篇刘小勇
  • 1篇刘旭东
  • 1篇余健雄

传媒

  • 4篇推进技术
  • 3篇计算机仿真
  • 3篇航空动力学报
  • 3篇航空工程进展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固体火箭技术
  • 1篇弹箭与制导学...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工程与试验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燃冲压发动机流量匹配的临界流量法
2013年
为了使用基于积分方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模拟跨燃、亚燃工作模态,用临界流量法建立用于表征燃烧室热壅塞程度的残差方程,并以隔离段出口静压为独立变量,通过牛顿迭代法迭代求解残差方程,模拟了燃烧室内存在临界截面(即喉道)但不出现热壅塞的实际跨燃、亚燃工作状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确定有喉道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一维参数分布,并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等优点,可以为基于积分方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求解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舶陈玉春黄兴李洁王晓东
关键词: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燃烧室
基于集总参数方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目前常用的基于微分方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集总参数方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将基于控制体法的0D积分形式的守恒方程(流量连续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和化学动力学模型相结合,辅以临界流量法,应用于隔离段和燃烧室的1D流场计算,实现了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各种模态的隔离段和燃烧室的流量平衡计算,可以捕捉到热力学喉道,确定了隔离段流动状态和燃烧室的工作模态,进而实现超燃冲压发动机全飞行包线内和全工况下的特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集总参数方程的计算模型不但能够克服基于微分方程的计算模型的缺点,而且还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等优点,为超燃冲压发动机总体性能计算和方案设计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参考。
陈玉春刘小勇黄兴马雪松黄兴鲁
关键词: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总体性能
VxWorks和RTlinux的性能测试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比较并分析了两种操作系统VxWorks和RTlinux的可适用性及可控性;为了使二者之间的差异表现的更加充分,基于统一的硬件平台和相同的测量方法,在两种操作系统稳定运行期间,我们对能反应操作系统性能的四项指标:上下文切换,中断响应能力,同步运行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进行了功能性测试;在优先级反转问题上,对二者的效率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无论VxWorks还是RTlinux都显示出了良好的适用性,但是VxWorks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可预知性,因此这使它成为更好发展前景和更严格软硬件的实时操作系统平台。
李江红刘炳锋陈玉春黄兴许松
关键词:VXWORKS
反辐射导弹/SPATR发动机总体性能计算
2011年
参考飞航导弹/涡扇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建立了基于能量法的反辐射导弹/固体推进剂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solid propellant air turbo rocket)总体性能计算的约束分析和任务分析模型并给出相应的算例和分析。简述了空射反辐射导弹任务剖面、约束条件的给定、导弹的重量组成以及SPATR发动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相比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HARM导弹,采用SPATR发动机的反辐射导弹具有超音速飞行(H=11km,2.5 Ma;H=3km,1.8 Ma)、远航程(低、高空航程均增加47%以上)和盘旋待机(H=3km,0.6 Ma,300s)能力,其性能极具使用价值。
黄兴蔡元虎陈玉春陈湘
关键词:反辐射导弹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涡轴发动机重量估算方法研究
以具有离心压气机构型的涡轴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PSO-BP神经网络重量估算模型对发动机概念设计阶段的重量估算进行了研究。利用统计的发动机数据对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估算结果进行了对...
余健雄黄兴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BP神经网络涡轴发动机
文献传递
超燃冲压发动机流量匹配机理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基于集总参数方程的燃烧室性能计算模型,辅以临界面积法,应用于隔离段和燃烧室的一维流场计算,实现了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各种模态下的隔离段和燃烧室的流量匹配计算,并分析了流量匹配工作机理.结果表明:在未分离超燃模态与分离超燃模态下,增加燃烧室供油流量,隔离段和燃烧室流量匹配是通过流道中的喉道处马赫数降低来实现的;在跨燃模态与亚燃模态下,增加燃烧室供油流量,流量匹配主要是通过提高燃烧室流道中热力喉道处的总压来实现的.
黄兴陈玉春王晓东李洁蔡元虎
关键词: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总压
离心式压缩机组多变效率的计算模型被引量:3
2008年
离心式压缩机组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工业领域,而多变效率是衡量该系统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离心式压缩机组多变效率的计算模型,对于保障现有压缩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以及有效地指导设备的维护和更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以欧洲燃气研究集团(GERG)提出的SGERG-88方程为基础,利用压缩因子、比热比和压缩性函数,建立了计算天然气实际压缩过程多变效率的数学模型,并以Power Station4.0为软件平台,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了某2个压气站压缩系统的多变效率。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建立的天然气压缩系统多变效率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此模型既可用于前期的压缩系统验收,又可用于监测压缩系统的运行状况,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黄兴陈玉春崔高锋郑志明
关键词:天然气
1+1/2对转涡轮对双轴混排涡扇发动机整机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研究1+1/2对转涡轮对双轴混排涡扇发动机整机特性的影响,通过对1+1/2对转涡轮特点的分析,提出了1+1/2对转涡轮的特性描述和在整机特性计算中使用方法,并将该1+1/2对转涡轮特性用于双轴混排涡扇发动机性能计算程序中,计算获得了对转涡扇发动机的节流特性,并通过与使用传统涡轮的发动机特性进行对比,获得了1+1/2对转涡轮对发动机整机匹配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对转涡扇发动机性能与实验数据对比,计算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该对转涡扇发动机在设计点附近工作良好,但在核心机节流至70%设计转速时,对转涡轮引起整机性能发生明显恶化。
贾琳渊陈玉春黄兴刘伟
关键词:对转涡轮
天然气离心式压缩机组特性仿真被引量:2
2008年
为解决某天然气压缩站离心式压缩机组特性评估问题,分析了离心式压缩机组的热力过程,深入研究了压缩机的多变效率、喘振裕度以及燃气轮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离心式压缩机组特性仿真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仿真程序。通过使用VC++语言和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开发了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离心压缩机组特性仿真软件。通过对实际离心压缩机组特性仿真,表明仿真程序具有很高的精度,开发的仿真软件能够方便地对天然气离心压缩机组的特性进行准确合理的评估。
崔高锋陈玉春黄兴郑志明
关键词:混合编程
拟牛顿法在航空发动机特性仿真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7年
航空发动机特性仿真中常用牛顿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牛顿法每一步迭代计算都需要计算Jacobi矩阵,这需要多次发动机气动热力过程计算。因此避免大量重复计算Jacobi矩阵可以减少发动机计算整机的气动热力计算次数,从而提高发动机特性计算的速度。文中采用基于Broyden原理的拟牛顿法求解发动机非线性方程组,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求出第一步迭代后的Jacobi矩阵,从而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将拟牛顿法应用于某型涡喷和涡扇发动机特性计算,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证明了采用拟牛顿法可以提高发动机特性模拟的计算速度。
叶纬陈玉春崔高锋黄兴
关键词:拟牛顿法牛顿法性能仿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