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丛丛
-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亚麻籽饼对饲喂高脂日粮大鼠血浆中脂质及氧化应激改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研究了亚麻籽饼对饲喂高脂日粮大鼠血浆中血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40只SD大鼠分成4组(n=10):正常组、高脂模型对照组、低剂量亚麻籽饼组(10%亚麻籽饼)、高剂量亚麻籽饼组(20%亚麻籽饼)。10周后处死SD大鼠,测定其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同时测定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亚麻籽饼可以显著降低SD大鼠血浆中TC、TG、LDL-C的水平,但对HDL-C无显著影响;亚麻籽饼可以提高SD大鼠血浆中GSH-Px、SOD、CAT的活性,同时增加GSH水平,降低MDA的含量。研究表明:亚麻籽饼可以改善饲喂高脂日粮对SD大鼠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够有效地提高抗氧化能力,缓解氧化应激和调节血脂代谢。
- 赵春许继取黄庆德韩领马丛丛朱正伟
- 关键词:氧化应激
- 亚麻籽油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7年
- 研究表明ω-3脂肪酸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其生物学和分子效应能够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对炎症反应、血小板功能、血压、甘油三酯水平及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调节作用。ω-3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亚麻籽油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α-亚麻酸最丰富的来源之一。此外,有研究表明亚麻籽油可有效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主要对亚麻籽油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亚麻籽油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 田光晶马丛丛陈萌许继取黄庆德邓乾春黄凤洪
- 关键词:亚麻籽油Α-亚麻酸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 二十八烷醇的抗疲劳作用研究进展
- 2021年
- 二十八烷醇主要通过调控机体能量代谢、抗氧化、减少代谢物积累和加强内环境稳定性等起到抗疲劳作用。对二十八烷醇抗疲劳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二十八烷醇的疲劳机制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马丛丛王梓平许继取
- 关键词:二十八烷醇抗疲劳
- 芝麻酚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综述了芝麻酚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芝麻酚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马丛丛许继取赵思琪杨蓓杨陈黄庆德
- 关键词:芝麻酚生物活性
- 部分脱脂亚麻籽粉对高脂高糖饮食大鼠血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亚麻籽压榨制油后的亚麻饼深度开发利用研究受到关注。本实验将亚麻饼加工成部分脱脂亚麻籽粉(partially defatted flaxseed meal,PDFM),研究PDFM干预对高脂高糖饲料大鼠血糖的影响。将SD大鼠分成6组(n=9):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阿卡波糖阳性治疗对照组和PDFM低(质量分数5%PDFM)、中(质量分数10%PDFM)、高(质量分数20%PDFM)剂量组。8周后对大鼠空腹血糖值进行测定,并进行糖耐量实验,然后处死大鼠并解剖,观察内脏,测定肝脏指数、胰指数和腹部脂肪指数,取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肝糖原和血脂浓度。结果表明:1)动物空腹血糖值,高脂高糖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PDFM组分别为(7.15±1.22)、(6.34±0.48)、(5.82±0.36)、(5.03±0.32)mmol/L,呈依次下降趋势,超过7.0 mmol/L的糖尿病判定标准大鼠比例分别为5/9、1/9、0、0,表明PDFM可以抑制高脂高糖饮食造成的动物血糖升高和糖尿病形成,在抑制动物血糖升高方面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DFM剂量越高对血糖升高的抑制作用越强,其中,中、高剂量PDFM组抑制血糖升高效果与高脂高糖模型组对照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与阿卡波糖阳性治疗对照组空腹血糖值((5.14±0.33)mmol/L)相比,中、高剂量PDFM组达到阿卡波糖抑制血糖升高效果。综合考虑PDFM对糖化血红蛋白、肝糖原、肝脏指数、血脂等影响结果,PDFM具有抑制血糖升高功能活性,具备开发成为辅助降血糖制品原料的潜力。
- 李培培黄庆德许继取张亚丽马丛丛邓乾春
- 关键词:亚麻饼动物实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 亚麻木酚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7年
- 木酚素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亚麻籽中含量最高。研究表明亚麻木酚素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癌、抗炎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AS)等多种生理功能。虽然关于其抗AS的作用已有相关报道,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AS是发生于动脉的多发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关于其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等都是AS的危险因素。主要对亚麻木酚素对AS的改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亚麻木酚素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 田光晶马丛丛许继取
- 关键词:氧化应激炎症因子LDL-C胰岛素抵抗
- 芝麻酚抗炎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芝麻酚是芝麻油中的主要抗氧化剂,对神经性炎症、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相关炎症等都具有抗炎功效。芝麻酚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和炎症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综述了芝麻酚对各种炎症的抑制机制,为其作为营养药品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 马丛丛许继取赵思琪杨蓓黄庆德
- 关键词:芝麻酚抗炎氧化应激分子机制
-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筛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以SD大鼠和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为背景建立4种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通过血浆脂质、炎症水平和病理学检测,筛选出AS研究的最佳动物模型。方法 8周龄的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1)、高脂组(模型组1)和高脂+维生素D_3组(模型组2);6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其中20只为野生型小鼠(对照组2)、40只为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基础饲料喂养组(模型组3)和高脂饲料喂养组(模型组4);6个月后观察体质量变化,检测血浆脂质和炎症水平,分离主动脉进行油红O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1相比,模型组1和模型组2大鼠的血浆总胆固醇(TC)、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模型组1和模型组2大鼠均未能产生AS斑块和AS的前期表现。另外,与对照组2相比,模型组3和模型组4小鼠血浆TC、TG和LDL-C以及炎症因子IL-6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血浆TC、LDL-C、IL-6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模型组4小鼠血浆H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模型组3仅有部分脂质沉积和AS斑块出现,而模型组4表现为典型的AS特点。结论以模型组1和模型组2方法建立的大鼠AS模型不适合作为AS研究的对象;模型组3仅出现部分AS病理特点,而模型组4则发展为典型的AS病理特点,较为适合作为AS研究的对象。
- 田光晶马丛丛许继取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小鼠
- 褪黑素改善认知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对褪黑素改善认知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褪黑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马丛丛王梓平许继取
- 关键词:褪黑素老年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
- 芥子酸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6年
- 芥子酸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简要介绍了芥子酸的分布、衍生物、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等,详细阐述了芥子酸的生物活性,如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抗菌、抗癌和消炎、抗焦虑、改善记忆力等功效,具有应用于制药工业、食品、饮料、化妆品等多个领域的潜在价值。
- 马丛丛许继取韩领田光晶黄凤洪
- 关键词: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