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旭东 作品数:45 被引量:217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日友好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日友好医院科研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1例心脏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 被引量:1 2019年 1例59岁男性患者因心脏移植术后肺炎收入院。入院后对该患者的治疗对策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学监护情况进行探讨。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协助医师根据药敏结果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监测血药浓度及时调整替考拉宁及环孢素的给药剂量,同时关注患者使用环孢素等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患者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病情相对稳定而出院。通过对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许萌 孔旭东关键词:心脏移植 替考拉宁 血药浓度监测 用药分析 药学监护 北京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的循证制订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索建立基于循证医学的药品目录遴选方法,并修订北京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目录,为科学形成药品目录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支持。方法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建立多学科的目录工作组根据目录计划书,整合药品数据、药品证据和专家意见,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通过德尔菲法对北京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目录形成专家共识。结果遴选的目录共纳入99种药品,与上版目录相比,新增10种抗菌药物,调出38种抗菌药物;另有5种和13种抗菌药物分别上调和下调了管理级别。结论以循证医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通过全面的证据和数据支持、结合多学科专家的经验、科学的共识方法,可以提高药品目录修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徐晓涵 周鹏翔 周鹏翔 曹照龙 孔旭东 曹照龙 海沙尔江·吾守尔 谷丽 胡欣 贺蓓 刘清华 胡欣 马序竹 齐文杰 马小军 马序竹 齐文杰 苏建荣 王睿 王晓玲 徐英春 闫盈盈 赵志刚 甄健存 应颖秋 朱光发 翟所迪 杨毅恒关键词:循证医学 德尔菲法 两性霉素B不同制剂的药学特性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022年 两性霉素B是广谱强效抗真菌药物,但其传统的脱氧胆酸盐制剂往往因毒副作用大而不能足量使用,影响了其治疗效果。相比传统制剂,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的安全性大为改善,使足量使用成为可能,从而有效提升了疗效。同时,两性霉素B各类制剂的基本结构和理化特性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体内过程、抗真菌作用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彼此间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并不能简单对比。临床实践中,应在充分了解各个制剂的药理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在权衡疗效、经济性、可及性等方面的因素后,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孔旭东 王晓星 陈玥 刘晓关键词:两性霉素B 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真菌药物 侵袭性真菌病 长、短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长、短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使用药物分为短效组[n=40,接受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治疗]和长效组[72例,接受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PEG-rhG-CS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给药后WBC或ANC恢复至正常所用时间、恢复至正常后的维持时间及WBC升高情况,比较两组药物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两组患者WBC、ANC水平均升高,且长效组高于短效组(P<0.05)。与短效组比较,长效组患者给药后WBC或ANC恢复至正常时间缩短,WBC或ANC恢复至正常后的维持时间延长(P<0.05)。长效组患者治疗5 d和治疗7 d的WBC升高率高于短效组(P<0.05)。长效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短效组,药物费用高于短效组(P<0.05)。结论PEG-rhG-CSF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WBC和ANC的回升,且可以延长WBC或ANC恢复至正常后的维持时间,效果优于rhG-CSF,且安全性更高,但价格昂贵。临床使用中应充分考虑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并结合患者家庭经济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合理的剂量进行干预。 陈红利 孔旭东 徐升 刘玉霞 孙武 左旭 耿秀琴关键词:乳腺癌 化疗 白细胞减少症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肺移植术后西罗莫司合并伏立康唑用药分析一例 目的:通过肺移植术后西罗莫司合并伏立康唑用药分析一例,结合文献分析,探讨包含西罗莫司为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的器官移植受者曲霉菌感染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患者男,64岁,双肺移植术后。术后17月因肾功能减退,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由他... 王晓星 李朋梅 孔旭东 张相林关键词:西罗莫司 伏立康唑 肺移植 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药物监测 文献传递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预防侵袭性念珠菌血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预防侵袭性念珠菌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19年7月,收集棘白菌素类药物(试验组)对比常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对照组)预防侵袭性念珠菌血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2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突破性侵袭性真菌感染率、真菌感染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及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合计3 2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突破性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OR=0.58,95%CI(0.40,0.85),P=0.004]、真菌感染死亡率[OR=0.68,95%CI(0.51,0.92),P=0.01]和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OR=0.52,95%CI(0.40,0.67),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4,95%CI(0.67,1.05),P=0.13]。结论:与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比较,棘白菌素类药物用于预防侵袭性念珠菌血症可降低突破性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真菌感染死亡率和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 李莎 戴立波 姚海涛 孔旭东关键词: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中国毛霉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 被引量:33 2023年 毛霉病是重要的侵袭性霉菌病,诊治困难,病死率高。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毛霉病的诊治水平,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编写此专家共识。本共识参考最新国际毛霉病诊疗指南,结合我国毛霉病发病特点和治疗需求,内容涵盖病原学、高危因素、临床类型、影像学表现、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8个方面,以供我国临床医生借鉴和参考。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毛霉病专家共识工作组 李若瑜 刘正印 黄晓军 余进 高莉 孔旭东关键词:毛霉菌病 药源性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15年 药物作为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造成急性肾损伤(AKI)的因素之一。肾毒性药物种类繁多,可以是单一药物亦可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而致病。药源性AKI发病机制多样,以急性肾小管坏死和间质性肾炎为主。发病的高危因素涉及药物因素(如:药物自身的肾脏毒性、使用剂量与疗程)和患者因素(如:高龄、血容量不足、慢性肾脏病基础)。本文就临床常见及易忽视的肾毒性药物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肾毒性药物及发生药源性AKI风险因素的认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与警示。 范倩倩 孔旭东 邓昂 唐崑关键词:急性肾损伤 肾毒性药物 发病机制 高危因素 GPIIb/IIIa基因多态性及利奈唑胺谷浓度与其致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结合治疗药物监测及GPIIb/IIIa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利奈唑胺谷浓度影响因素及其致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为利奈唑胺使用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我院30例利奈唑胺使用患者,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检测利奈唑胺谷浓度,测序检测GPIIb/IIIa基因多态性。t检验、卡方检验、线性回归等分析利奈唑胺谷浓度、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血小板变化率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利奈唑胺谷浓度的主要因素为用药剂量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建议肾功能不全患者加强对利奈唑胺谷浓度的监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与患者性别、eGFR、用药剂量及利奈唑胺谷浓度显著相关,以性别、eGFR、用药时间、GPIIb/IIIa基因型CC为自变量建立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解释32.5%的血小板减少原因。结论性别、eGFR、利奈唑胺谷浓度、GPIIb/IIIa基因多态性、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与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存在相关性,可以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方程预测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指导利奈唑胺个体化治疗。 秦伟 陈文倩 王晓雪 孔旭东 李沭 刘慧芳 李朋梅关键词:利奈唑胺 治疗药物监测 基因多态性 人血浆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UPLC-MS/MS分析方法建立及治疗药物监测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浓度。方法血浆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及二氯甲烷液液萃取进行前处理,以美罗培南-d6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BEH-C18柱(2.1 mm×50 mm,1.7μm)分离,流动相包括水(含0.1%甲酸,V/V)和乙腈(含0.1%甲酸,V/V),梯度洗脱,流速0.2 m L·min^(-1)。正离子检测模式(+ESI)下,采用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结果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线性范围均为0.39~50μg·m L^(-1),定量下限为0.39μg·m L^(-1)。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方法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且稳定性良好,适用于人血浆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分析,可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王晓雪 陈文清 孔旭东 李朋梅 崔刚 张相林关键词:亚胺培南 治疗药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