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梦娟

作品数:12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土壤
  • 3篇植物
  • 2篇氮磷
  • 2篇岩芯
  • 2篇幼苗
  • 2篇雨林
  • 2篇植物生活型
  • 2篇生活型
  • 2篇土壤氮
  • 2篇土壤氮磷
  • 2篇气候
  • 2篇热带雨林
  • 2篇西南季风
  • 2篇西双版纳热带...
  • 2篇流域
  • 2篇湖流
  • 2篇湖相沉积
  • 2篇湖相沉积物
  • 2篇化学计量
  • 2篇环境意义

机构

  • 11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2篇武梦娟
  • 10篇张文翔
  • 7篇林永静
  • 6篇牛洁
  • 2篇王桂君
  • 2篇许振文
  • 1篇张虎才
  • 1篇段立曾
  • 1篇张蕾
  • 1篇蒋秋花

传媒

  • 2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与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干湿度效应被引量:8
2018年
基于地理格局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干湿度梯度效应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思路,结合野外试验监测和室内分析,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植物系统元素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和干湿度效应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发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和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均不同程度的受到海拔和干湿季影响。季雨林与山地雨林的水热梯度受海拔梯度重要影响,随海拔梯度升高,土壤含水率变化显著,且含水率在干湿季均对土壤有机碳(SOC)存在显著影响(P<0.01),雨季其对土壤全氮(STN)和土壤全磷(STP)的影响要显著于干季;叶片全磷(TP)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升高,而叶片全氮(TN)在干季会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雨季含水率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TN含量的增加并出现单峰现象;而土壤C/P与海拔和干季土壤含水率的极显著相关性(P<0.01)及干季叶片C/N与叶片含水率的显著相关关系(P<0.05)说明,干季水分匮乏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影响土壤P的矿化度和植物对P的吸收利用水平,而且叶片C/N对反馈植物水分含量具有明显指示作用。因此,水热梯度是土壤-叶片系统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此外,全球变化区域响应方面,多雨高温可能会削弱季雨林叶片C的同化能力,且叶N含量降低,但受氮沉降的影响,对C/N的影响尚无法确定;由于P循环对其他元素的耦合作用,雨林土壤-叶片系统的元素循环周期将会被缩短,但干季山地雨林植物生态系统P的限制作用有可能会减弱。
卢同平王艳飞王黎明林永静武梦娟张文翔牛洁
关键词:海拔梯度含水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不同森林类型凋落叶与土壤碳氮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通过对西双版纳原始林、次生林和橡胶林土壤和凋落叶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值间的变化特征研究,探讨林型变化下生态系统中生物化学计量比值的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土壤和凋落物氮对C/N值的影响要高于碳。西双版纳土地利用类型决定了土壤和凋落叶的碳氮含量,原始林SOC含量最高,橡胶林初产期(10 a)最低,而STN含量总体上橡胶林要高于原始林和次生林,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氮含量随林龄增加和割胶的进行发生了流失。不同林型间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和凋落物碳氮比(C/N)的差异性显著,而土壤碳氮比、凋落物碳氮含量与林型相关性较弱。SOC、STN含量与凋落叶碳氮含量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土壤碳氮主要来自凋落物分解后养分的循环过程。
卢同平张文翔牛洁林永静武梦娟
关键词:不同林型土壤凋落叶氮流失
云南抚仙湖沉积物粒度分维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9
2019年
通过对抚仙湖沉积物粒度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湖泊沉积物粒度指标与分维值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了深水湖泊沉积物粒度分维特征指示的环境意义。结果表明:抚仙湖沉积物主要由粉砂和黏土质粉砂组成,分别约占14.71%和85.29%;湖泊沉积物分选性较差,呈极负偏态,峰态从很窄到极窄,平均粒径变幅较小,在7.10~8.45μm之间波动,均值为7.76μm;其分维值的变化范围为1.81~2.76,较其它粒度参数显著,均值为2.36,所对应的相关系数为0.94~0.99,指示了抚仙湖沉积物粒度分布具有显著分形特征。同时,抚仙湖沉积物分维值与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峰态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湖泊搬运营力与区域沉积环境的变化、粒度分维值均具有较好的响应。通过对比抚仙湖流域自1700年来人类活动的记录发现,频繁的人类活动导致流域变化均与湖泊沉积物中记录的分维值极值具有较好的对应。因此,分形研究在深水湖泊中的应用,将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沉积环境特征提供科学依据。
武梦娟牛洁张虎才张文翔段立曾王黎明
关键词:湖相沉积物西南季风
近3000年以来抚仙湖流域气候波动特征与人类活动研究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滇中地区,区域气候主要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使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较为敏感,在进行古气候环境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抚仙湖沉积物粒度、碳酸盐、元素、质量磁化率、总有机碳(TO...
武梦娟
关键词:抚仙湖流域环境变化西南季风晚全新世小波分析
文献传递
外源磷添加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为探讨磷添加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本研究以西双版纳植物园、瑶区乡、尚勇与纳板河四处原始林区为对象,设置P添加实验。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N、P元素更易受外源P输入影响,植物园与瑶区乡、尚勇、纳板河C∶P、N∶P存在显著差异;在P添加下,4个地点因海拔、水热气候条件和微生物活动强弱等不同,土壤养分与计量特征具有不同变化特征;在外源P输入的情况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低海拔地区土壤有效P增加,植被吸收P能力增强,土壤N∶P升高,生态系统表现为P限制;而高海拔地区热带雨林中植物和微生物的N吸收增强,凋落物、微生物P释放增加,土壤N∶P降低,生态系统可能转变为N限制。
马顺容林永静卢同平武梦娟刘甜甜张文翔
关键词:热带雨林
基于XRF连续扫描的云南抚仙湖沉积物元素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7
2019年
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岩芯扫描仪具有前处理简单、非破坏性、连续高效测量及高精度等优势,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海洋、浅水湖泊及黄土等高分辨率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中。然而,深水湖泊的水动力过程、物质迁移转化等与浅水湖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对深水湖泊沉积物的XRF连续元素扫描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滇中盆地抚仙湖沉积物XRF元素连续扫描,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和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元素分析方法对比,结合年代学与其他环境代用指标,探讨了滇中深水湖泊沉积物XRF连续扫描的元素特征所指示的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除P,Ge和Cr元素外,XRF元素连续扫描结果与ICP-OES/ICP-MS分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其中K,Ca,Ti,Fe,Rb和Zr元素的相关系数大于0.85。(2)元素的主因子分析发现,主成份1和2的方差贡献分别为76.31%和10.37%,其成分1远大于成分2,且K,Fe,Ti,Zn,Rb和Zr等元素的公因子载荷大于0.9,指示了抚仙湖流域的侵蚀强度是主要影响抚仙湖沉积过程的控制要素,其对流域内气候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强度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3)结合抚仙湖其他环境代用指标(粒度、总有机质含量),重建了距今5200年以来的滇中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历史。在距今约2200年,人类活动(耕作农业、砍伐森林等)的显著加强使得流域内植被减少、土壤侵蚀加剧,进入湖盆中的外源碎屑物增加,沉积物中元素含量显著增高。研究结果将为XRF技术在深水湖泊中的应用,以及开展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的高分辨率研究提供有效的借鉴。
牛洁牛洁张虎才张文翔武梦娟张虎才
关键词:环境演化
中国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中国自2003年发表第一篇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论文以来,相关研究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2003—2016年中国知网(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收录的960篇及Web of Science中319篇关于对中国各研究区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文献统计,结合CitespaceⅢ软件分析与对比了这些研究文献间的引用关系和知识图谱等,以探讨中国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化学计量"、"化学计量"、"碳氮比"、"碳氮磷"和"土壤养分"、"土壤有机碳"、"氮沉降"等关键词展开;其中,王维奇、曾从盛、仝川等是主要的发文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科学研究院在中国常绿阔叶林、荒漠草原、黄土高原及闽江河口等地区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而国外亚利桑那州大学、佐治亚大学等也对中国各区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密切关注。同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持续支持下,结合新研究方法和技术,围绕元素循环、地球变化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及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限制因素成为其研究热点。目前,国内研究区域已延伸到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热带和亚热带阔叶林等区域,主要以陆地生态系统为主,而国际上关注更多的是水生生态系统如"fresh water"、"climate""nutrient limitation"等相关研究,今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将侧重于气候变化和营养物动态平衡模型、营养元素(K,Na,Ca,S)对生态化学计量和基因的影响等研究方面。
林永静武梦娟卢同平张文翔牛洁
关键词:可视化
干湿度梯度及植物生活型对土壤氮磷空间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通过对我国土壤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值的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了湿度梯度与植物生活型对土壤氮磷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系统自然土壤氮、磷含量及氮磷比分别在0.02~8.78 g/kg,0.05~1.73 g/kg和0.06~9.85范围内变化,地形和气候因素对其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干湿度梯度分带对土壤氮含量和氮磷比值的影响较磷含量更为明显,氮含量与氮磷比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表现出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的规律,而磷含量变化不显著。在不同生活型植被土壤中,森林土壤氮磷的变化规律较灌木和草本土壤更为复杂;其植物磷平均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受磷元素的限制作用与其较低的土壤磷含量供给有关。土壤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的相关性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异性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
卢同平张文翔武梦娟林永静
关键词:土壤氮磷植物生活型化学计量
典型自然带土壤氮磷化学计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植物生活型、地形及区域气候特征等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典型自然带土壤氮磷化学计量与植物生活型、地形及气候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我国土壤氮磷的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发现,5个自然带的土壤全氮(TN)和氮磷比(N/P)存在显著差异(p<0.01);除温带荒漠带较低(0.47 mg g^(-1))外,土壤全磷(TP)均值总体变化不明显(p>0.05)。在不同自然带区域内,TN、TP及N/P变化与海拔、温度及降水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和非线性二次相关,即表现出线性与单峰模式。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森林土壤中TN,以及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带草本土壤中TP、温带荒漠带森林土壤的N/P主要受海拔因素的影响,而温带草原带草本植物的土壤TP则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多要素共同作用时,其影响程度也略有差异,温度和海拔作为控制因素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和温带草原带草本土壤TN变化,但前者受温度控制更为明显,后者则以海拔为主要驱动因素,而温带荒漠带草本土壤和森林土壤的TN主要受海拔和降水作用的影响,但以降水影响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土壤TP,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带草本土壤的N/P受植物生活型、地形及气候的共同影响,但程度略有不同,其中TP表现为降水>温度>海拔,而N/P为温度>海拔>降水。因此,在自然带和植物生活型的主控背景下,海拔、温度和降水的主控或交互作用直接驱动土壤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
卢同平张文翔牛洁林永静武梦娟
关键词:自然带植物生活型海拔梯度气候因子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两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土壤盐碱化会对作物的生长和种子的萌发等产生相应的作用,探究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的生物效应可以为盐碱化土壤的有效利用以及作物的合理播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盐碱土和黑土按不同比例进行混合,模拟5种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环境。利用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小麦和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小麦和高粱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活力指数均表现出下降趋势;当土壤盐碱化程度较低时,小麦和高粱的萌发率和萌发活力指数高于对照;而随着盐碱程度的升高,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在小麦和高粱幼苗生长过程中,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其生物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轻度盐碱化环境中,幼苗的生物量比对照高。[结论]盐碱度对小麦和高粱的发芽率、萌发活力指数、生物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小麦和高粱种子能在低盐、低碱的环境下生长,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麦和高粱的生长发育。但是,在中度和重度盐碱化环境下它们的萌发和生长均受到抑制。
王桂君许振文蒋秋花张蕾武梦娟
关键词:高粱盐碱胁迫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