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野猪
  • 1篇肉质
  • 1篇肉质性状
  • 1篇猪群
  • 1篇基因
  • 1篇功能基因

机构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施传信
  • 1篇杨广礼
  • 1篇郭艳
  • 1篇付冬丽
  • 1篇闫永峰
  • 1篇韩进诚
  • 1篇徐珂
  • 1篇欧阳

传媒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猪肉质性状功能基因在野猪群体内的变异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肉质性状功能基因突变位点在野猪群体里面的遗传变异规律。以MC4R基因(D298NG>A)、RYR1基因(c.1843C>T)、PRKAG3基因(1849G>A)和IGF2基因(3072G>A)突变位点为基础,通过PCR-RFLP、PCR-SSCP技术,对72头圈养野猪群体进行突变位点的多态性检测和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RYR1基因在c.1843C>T突变位点的CC基因型为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C是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没有TT基因型,该突变位点处于不平衡状态(P<0.01和P<0.05)。在MC4R基因D298NG>A突变位点上,GG基因型为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G是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而PRKAG3基因(1849G>A)的突变位点检测结果是GG基因型为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G是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没有发现AA基因型。IGF2基因3072G>A在野猪群体内没有发现多态性,经测序验证全部为GG基因型。这3个基因突变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本研究得出该野猪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变异较小,符合其品种特性。
杨广礼郭艳闫永峰韩进诚付冬丽欧阳施传信徐珂
关键词:野猪肉质性状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