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翰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雨生红球藻产虾青素培养基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雨生红球藻细胞转化产虾青素培养基中乙酸钠、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的较佳质量浓度范围。研究表明,磷酸二氢钾对雨生红球藻产虾青素的影响不大,而乙酸钠和硝酸钾含量对虾青素产量影响较显著。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乙酸钠1.460 5 g/L,硝酸钾0.008 4 g/L。优化后虾青素产量从0.977 4 mg/L提高到10.908 mg/L,提高了9.16倍。
- 徐建春孙翰张睿钦管斌孔青耿兆艳李霞
- 关键词:虾青素培养基优化响应面法
- 不同培养模式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绿色生长以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研究了分批培养、pH反馈补料培养、定量补料培养与培养基完全更换培养4种培养模式对雨生红球藻绿色生长以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绿色细胞阶段采用培养基完全更换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雨生红球藻细胞的分裂,同时藻细胞保持了较高活性。其中培养9d后藻细胞数目达到8.60E+05个/mL,游动细胞所占比例达到98.26%,细胞干重为1.12g/L,而且胁迫条件下培养10d后虾青素的产量达到53.21mg/L,明显高于其他培养模式。因此培养基完全更换培养是一种适合雨生红球藻生长与积累虾青素的培养模式。
- 段良飞管斌孔青耿兆艳孙翰王旎
-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生物量细胞活性
- 雨生红球藻粉虾青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以雨生红球藻粉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虾青素并对虾青素提取液稳定性进行研究。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其交互作用对虾青素提取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42 min,料液比1∶640 g/m L,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92.04%。虾青素的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在贮存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温度低于40℃时,虾青素提取液比较稳定;在太阳光及紫外光照射下,虾青素破坏严重;Zn^(2+),Cu^(2+),Fe^(2+),Mg^(2+),Na+和Ca^(2+)对虾青素提取液都有较大影响;而抗氧化剂VC,Na_2SO_3对虾青素有破坏作用,BHT对其稳定性保护作用效果不显著。在避光条件下冷藏保存并减少与金属离子的接触,可以减缓虾青素的降解。
- 耿兆艳孙翰管斌孔青段良飞王旎
-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稳定性
- 利用控pH流加培养法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及虾青素产量被引量:4
- 2016年
- 研究了一种新型培养方法——控pH流加培养法,可有效促进雨生红球藻生长并提高虾青素产量。测定雨生红球藻生长期间对营养盐的需求量,依据对数生长期藻液pH与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含量的线性关系,确定流加液组成及流加方法。流加液的组成为7.88 g/L的KNO3,1.83 g/L的KH2PO4和24.0 g/L的CH3COONa,监测对数生长期藻液pH变化情况,通过添加流加液将藻液的pH值持续控制在7.5~8.0内,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干重可达(1.42±0.04)g/L,虾青素产量可达(60.23±1.81)mg/L。
- 王旎管斌孔青孙翰耿兆艳段良飞
-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虾青素PH流加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