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耿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香港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公—私”非典型联姻与分离:模式变革还是治理策略?——中国独立学院政策研究
- 2012年
-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本文选取近年来备受争议的'独立学院'政策为研究案例,通过对该政策过程的剖析来展现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深层次因素。本文认为,中国并没有完全接受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理念,市场化只是中国为推进教育改革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并没有带来治理模式的变革。
- 黄耿华
- 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化
- 中国社会政策的概念、议题与挑战:一个框架描述
- 2012年
-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在过去20多年来,中国政府如何通过一系刮努力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尤其是自中央日益认识到平街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及福利发展的重要性之后。论文分析了自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以来,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领域发生的变迁。通过对特定社会政策领域的阐述,笔者分析了在社会保护领域内的政策变化以及新的政策范式如何回应社会变迁和社会整合的重要意义。
- 莫家豪黄耿华
- 关键词:社会政策社会福利
- “后精英”的社会印象:当代大学生对阶层分化及社会机会的主观认知被引量:13
- 2013年
- 教育是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机制。在中国高等教育实行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群体能借助高考以"天之骄子"的身份快速跻身上层社会。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发生改变,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使大学生群体由"天之骄子"变成"后精英"。同时,在全面市场化改革的带动下,中国社会结构快速变迁,社会分层现象引人注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倾向于认为社会分层已经"结构化",虽然较多的大学生对社会机会持乐观态度,但如若与精英教育时代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则认为"向上流动"的渠道已变得较为狭窄,且家庭背景及资源对一个人的前途发展有显性影响,代际"再生产"机制占据优势。虽然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大学生个体的看法存在差异,但从社会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整体认知的同质性较高。
- 黄耿华莫家豪
- 关键词: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主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