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炜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队列研究
  • 1篇多发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预后
  • 1篇预后模型
  • 1篇预后预测
  • 1篇占位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实性
  • 1篇实性占位
  • 1篇排斥
  • 1篇脾脏
  • 1篇自噬
  • 1篇自噬相关基因
  • 1篇左乳腺
  • 1篇左乳腺癌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4篇黄炜
  • 2篇唐红
  • 1篇蒋维
  • 1篇靳曙光
  • 1篇徐明清
  • 1篇杨家印
  • 1篇吴泓
  • 1篇白浪
  • 1篇严律南
  • 1篇王铭
  • 1篇王文涛
  • 1篇尚进
  • 1篇曹丹
  • 1篇陈哲宇

传媒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华西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左乳腺癌根治术后脾脏多发实性占位1例报道
2009年
黄炜靳曙光陈哲宇
关键词:根治术后实性占位脾脏左乳腺癌多发浸润性导管癌
槐耳颗粒在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临床应用价值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对原发性肝癌(HCC)肝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9月至2007年3月期间使用槐耳颗粒的HCC肝移植患者28例作为治疗组,根据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Edmondson分级进行配对,在相同时间窗内选取另56例未使用槐耳颗粒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手术日期为零点时间,随访2年,比较2组6个月、1年及2年的肿瘤转移复发率、无瘤生存率、生存率及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1年及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治疗组分别为14.3%、32.1%及39.3%,对照组分别为23.2%、32.1%及50.0%,治疗组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3);术后6个月、1年和2年无瘤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85.7%、67.5%和60.0%,对照组分别为76.7%、67.6%和49.3%,治疗组2年无瘤生存率明显升高,但2组无瘤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6);术后6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92.9%、78.6%和67.9%,对照组分别为89.3%、75.0%和62.5%,2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620);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4.29%,对照组为16.07%,后者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1)。结论槐耳颗粒对提高HCC患者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率、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有一定的作用,且并不增加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几率,治疗HCC肝移植患者安全有效。
黄炜严律南吴泓杨家印王文涛徐明清
关键词:肝癌肝移植槐耳颗粒免疫排斥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热点问题的思考被引量:47
2020年
2019年12月底,中国湖北武汉地区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导致此次疫情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组织专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以指导疾病的防控及诊治。然而,由于受对疾病认知的限制,目前在该病的诊治中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该文通过查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相关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诊治经验和体会,对诊疗方案中疾病传播方式、潜伏期长短、诊断标准实践应用及治疗药物选择等热点问题提出思考。
白浪王铭唐小琼尚进蒋维吕朵朵王永红韩宁黄炜杜凌遥唐红
基于自噬相关基因的肝细胞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自噬是一种程序性细胞降解过程,与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关。自噬的异常诱导在肝细胞癌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基于自噬相关基因进行了肝细胞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检索到204个差异表达的自噬相关基因以及377例已登记的肝细胞癌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采用Cox风险回归分析确定与生存相关的自噬相关基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预后相关预测模型。在肝细胞癌患者中总共鉴定出64个差异表达的自噬相关基因。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确定5个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子,包括TMEM74、BIRC5、SQSTM1、CAPN10和HSPB8。将年龄、性别、肿瘤分级和分期以及风险评分作为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评分是肝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HR=1.475,95%CI=1.280~1.699,P<0.001)。此外,预后风险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39,表明该模型在预测肝细胞癌预后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结果表明我们将肝细胞癌患者的分子特征和临床参数相结合所建立的新的预后风险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肝癌患者预后。
黄炜韩宁杜凌遥曹丹唐红
关键词:肝细胞癌自噬自噬相关基因预后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