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想

作品数:8 被引量:108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普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旅游
  • 3篇目的地
  • 2篇旅游目的
  • 2篇旅游目的地
  • 2篇出境
  • 1篇动机
  • 1篇动机研究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新奇
  • 1篇学者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游客
  • 1篇游客满意
  • 1篇游客满意度
  • 1篇游行
  • 1篇知识存量
  • 1篇情感

机构

  • 8篇天普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桂林旅游学院
  • 1篇北里大学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切斯特大学

作者

  • 8篇李想
  • 1篇谢彦君
  • 1篇翁时秀
  • 1篇金美兰
  • 1篇马天
  • 1篇吴琳
  • 1篇曾丽
  • 1篇刘逸
  • 1篇刘宏博
  • 1篇杨旸
  • 1篇李玉顺

传媒

  • 5篇旅游学刊
  • 2篇旅游论坛
  • 1篇旅游导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TRA、 TPB、 MGB比较分析的旅游者重游意向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旅游者行为预测是旅游行为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现有研究中基于“态度-行为”研究范式所衍生的理论/模型主要有理性行为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目标导向行为模型(MGB)。选取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桂林为研究载体,对以上3种理论/模型对旅游者再访问行为的决策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GB比TRA和TPB能更好地预测旅游者再访问意向。在TRA和TPB中,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均有积极影响;MGB中,感知行为控制、积极期待情感和消极期待情感对欲望有积极影响,态度和主观规范因抑制效应对欲望没有直接影响,经二元线性回归发现态度和主观规范是欲望的潜在变量。同时,欲望在先行变量(感知行为控制、积极期待情感和消极期待情感)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中介效应,积极期待情感对欲望的影响最大,因而在预测旅游者行为时情感因素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金美兰李想吴琳
关键词:旅游者
文化距离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日本和中国大陆出境游为例被引量:44
2016年
在全球化和出境旅游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了解国家文化和文化差异对出境旅游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日本和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为案例,定量研究客源国与目的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对旅游者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文章数据来源于对日本和中国城市居民的一手数据,包括受访者的过往出境目的地选择和计划前往目的地选择情况。条件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日本居民在过往目的地和计划前往目的地的选择上都显著偏好总体与日本文化差异大的国家。具体而言,他们偏好在"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避免"维度差异较小,而在"集体主义""性别气质"和"长远考虑"维度差异较大的目的地。相比而言,中国大陆居民在出境目的地选择上受文化距离的影响较少。
杨旸刘宏博李想
关键词:文化距离旅游目的地选择
有计划购买还是冲动消费?--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探析被引量:13
2017年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引发学界关注。众多学者从宏观层面研究该现象对我国旅游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同于以往学者采用宏观数据研究出境旅游高消费的策略,该文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基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及消费过程的理论框架,透过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购物消费的微观分析,探究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主要由具有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中青年中产以上阶层及其家庭对原产地产品(国外制造)的主观偏好所引发。其中,有能力甄别消费客体信息的消费主体,不受情境影响进行有计划购买;无能力甄别消费客体信息的消费主体,一部分受"人为情境"影响引发半计划购买,另一部分则受"非人为情境"影响引发冲动消费。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偏向于消费主体的有计划购买或半计划购买。文章认为,解决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造成内需漏出等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改善国内消费环境,引导购买力回流。
曾丽翁时秀李想张影莎
关键词:出境旅游高消费冲动消费
新媒体时代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5
2018年
旅游学者开展目的地形象研究已近50年~①,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研究手段也较为多样,这一支的研究可以称得上旅游领域的一门显学。也因为此,研究目的地形象的学者常常需要思索如何让这个经典话题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现有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知识增量。这篇短文就是两位笔者不揣浅陋,对新媒体环境下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一些初步思考。
王媛李想
关键词:目的地形象新媒体时代知识存量媒体环境学者
旅游定量研究论文写作逻辑性的思考
2019年
严谨的逻辑是旅游定量研究论文具有可靠性、科学性的重要指征。本文着力分析、阐释论文写作中逻辑的内涵、重要性及具体要求。研究认为:(1)论文首先要实现逻辑上的自洽,强调语言文字陈述和数理符号结构不存在任何内在矛盾,达到自我完备。自洽逻辑一般包括推理逻辑和数理逻辑。(2)在逻辑自洽基础上,论文还要逻辑他洽。他洽逻辑强调研究设计、研究论证、研究结论和贡献建立在学术共同体交流共识基础(公认的知识框架)上,同时能够与学术共同体的研究体系和知识存量互相印证,使研究更加可信可靠。(3)组织表达逻辑是论文逻辑的重要部分,强调清晰、完整、正确、简明地阐述研究目的和论证过程,将研究结果、结论和贡献价值表达得清晰而又令人信服。(4)论文陷入逻辑困境时,可以通过课题收敛、条件约束等方法走出困境。
周其楼李想
关键词:逻辑论文写作
DRD4基因多态性与旅游行为关联性初探--以旅游“探求新奇”动机研究为桥梁的理论构建及研究方法探析被引量:3
2017年
现实中,"条件满足"不出游或"条件不满足"出游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显然违背了"条件满足就会出游"的旅游研究基本假设。如果现有研究范式不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那么,就需要寻找其他合理解释途径。生物学意义上,行为差异可以通过生物属性进行合理解释,因此,以基因科学、神经科学为代表的"生物社会科学"研究体系,也许可以为上述现象创造新的解释体系。分子遗传学研究认为,DRD4基因多态性与"探求新奇"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探求新奇"是诸多行为的内在成因;旅游研究表明,"探求新奇"动机是旅游行为发生的重要解释变量。首先,以上述成果为依据,构建以"探求新奇"动机研究为桥梁的"出游行为与DRD4基因多态性关联"理论框架;其次,基于遗传学检测技术、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探索了适用于旅游行为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少量数据检验支持了本研究理论框架构建方向,也为将相关遗传学研究方法应用于旅游行为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李承哲李想李玉顺郭为高洁
关键词:旅游动机
换汤不换药?游客满意度测量的迷思被引量:40
2017年
在旅游体验研究中,游客满意度一直是个重要问题,游客满意度影响积极口碑、忠诚和重访。目前,游客满意度研究主要以期望-不一致模型为基础,认为满意是期望与不一致的函数,而没有从期望-不一致模型的适用条件、旅游产品享乐消费的特点出发,考虑使用该模型测量游客满意度的效度问题。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发现,对游客满意度的测量并不满足期望-不一致模型的前提条件,即预测性旅游期望并不总是存在。游客满意度与在场体验阶段的互动、所得收益和所做牺牲的比较、对相似产品消费经验的比较有关,而不只是表现与预测性期望相比较的结果。尽管已有研究使用其他方法测量游客满意度,但并未触及游客满意度问题的核心。研究认为,对游客满意度的测量理应测量对体验的满意度,测量旅游者的情感体验,而不只是对产品物理属性和服务质量的测量。将使用移动技术获得的实时情感数据与访谈相结合,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或企业了解旅游者在自然情境中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进而有效地设计、管理体验,保持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
马天李想谢彦君
关键词:游客满意度旅游体验质量情感体验
旅游无效评论特征研究初探被引量:1
2021年
在网络信息时代,社交媒体上海量的在线评论数据,正日渐成为旅游者决策和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如何甄别非真实、内容不相关的无效评论,减少数据噪音,是当前学界和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揭示旅游行业中无效评论的特征。探索性地通过人工判读的方式,选取黄山、阳朔、洛阳、喀纳斯四个著名旅游目的地,同时阅读景区和酒店的游客评论,检索出其中的无效评论并利用对比分析和高频词语义网络分析来探究其特征。研究发现景区的无效评论可以分为不真实型、矛盾型、不相关型评论和非评论四大类;不同于酒店的无效评论,旅游景区无效评论更多的是不相关型评论以及非评论型评论,而非故意造假或者广告评论,同时评论长度无法作为判断评论无效的唯一依据。研究认为这些评论的出现未必是出于特殊目的,更多的是评论者为了节省时间的随意行为所致。
刘逸孟令坤李想郭建楠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文本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