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子一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污泥
  • 3篇好氧
  • 2篇亚硝化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三维电极
  • 2篇脱氮
  • 2篇硝化
  • 2篇氯酸
  • 2篇氯酸钠
  • 2篇进水负荷
  • 2篇好氧污泥
  • 2篇废水
  • 2篇苯胺废水
  • 2篇SBBR
  • 2篇SBBR工艺
  • 1篇倒置A2/O
  • 1篇电-FENT...
  • 1篇电FENTO...
  • 1篇电化学

机构

  • 12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12篇张子一
  • 7篇李亚峰
  • 2篇祁迪
  • 2篇苏雷
  • 1篇傅金祥
  • 1篇郜玉楠
  • 1篇周东旭
  • 1篇唐婧

传媒

  • 5篇建筑与预算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工业水处理
  • 1篇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视角下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技术应用与发展被引量:4
2020年
水生态环境承载力作为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的承上启下环节,是完善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的关键步骤。对现阶段不同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统一客观的评价,对临界超载的流域控制单元采取污染物总量控制等风险防治措施,为实现可持续生态保护的发展目标,制定阶段性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战略提供可靠参考。从总结现阶段有关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概念发展和评估研究出发,概括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概念特征表现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社会经济发展四重子系统耦合概念。对比分析不同评估方法特点,为今后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技术发展寻求突破。
唐婧张子一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力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苯胺废水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2020年
为研究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对降解苯胺废水的影响因素,以优化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苯胺废水的工艺条件,在自制三维电极电解槽中,以苯胺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研究溶液的pH值、Fe^2+投加量、电解质(Na2SO4)投加量、曝气量四种因素对三维电极/电-Fenton法降解苯胺效果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电解反应时间达到60min,电解电压为15V,极板间距为8cm时,控制溶液体系的pH值为3.0,Fe^2+浓度为0.7mmol/L,电解质投加量为1.8g/L,曝气量为0.8m^3/h,对苯胺和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9.85%和90.69%。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苯胺废水的效果较好。
张子一于晓明子
关键词:苯胺废水电化学羟基自由基
混合液回流比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污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研究采用倒置A/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污水,并研究混合液回流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污水COD和NH-N的去除率受混合液回流比影响较小,而混合液回流比对污水中TN和TP去除率影响较大。且回流比为200%时...
张子一李亚峰杨嗣靖
关键词:混合液回流比
文献传递
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性质及净化能力的研究
2017年
研究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性质及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采用进水负荷交替变化法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粒径、沉淀性能以及对COD、NH4^+-N、TN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中,污泥颗粒化中粒径由100μm的种泥逐渐凝聚成粒径为1.25mm的成熟颗粒污泥;污泥颜色从棕褐色变成淡黄色再逐渐形成金黄色;污泥由无明显分界形成外形轮廓清晰可见的颗粒污泥,呈圆形或椭圆形,成熟的颗粒污泥是肉眼可见的一个个独立个体。SBR反应器内混合液浓度由3000mg/L逐渐增长至5512mg/L,同时沉降性也逐渐变好,SVI稳定在20.68mg/L,对COD、NH4^+-N、TN和TP去除效果分别可达到96.47%,97.09%,85.72%和83.06%。
张子一祁迪李亚峰苏雷
关键词:SBR
透水铺装系统在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透水铺装系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手段。文章对现行透水材料做以介绍,并阐述了透水铺装材料对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意义,最后为透水铺装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张子一
关键词:透水铺装城市道路城市雨水
氯酸钠抑制剂控制的SBBR亚硝化反应处理低C/N污水试验研究
研究以低C/N比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对比探究向SBBR反应器内投加抑制剂的方式快速实现亚硝态氮的积累,实现厌氧氨氧化法脱氮.试验以聚氨酯海绵为填料,研究发现,氯酸钠抑制剂对NH4+-N的去除无明显影响,而投加了氯酸钠抑制...
张子一李亚峰伍健伯
关键词:SBBR工艺脱氮效果
进水负荷交替变化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促进被引量:7
2018年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接种普通絮状污泥,在交替变化的负荷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分析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形成过程并检测颗粒污泥形成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负荷的交替变化可以增强反应器的贫富基质促使颗粒污泥快速形成,污泥颗粒化中胞外聚合物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胞外蛋白质对好氧污泥颗粒形成中起到主要作用,而胞外多糖有助于维持好氧颗粒污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另外变负荷还可筛选出微生物种类丰富度高的颗粒污泥。经过105 d,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粒径多数为1.0~1.25 mm,混合液MLSS的质量浓度为5.512 g/L,SVI为18.50 m L/g左右,对COD、NH4+-N、T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96.73%、96.67%、86.63%和83.74%左右。
李亚峰苏雷刁可心张子一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去除率
混凝-超滤短流程工艺膜污染特性及防治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针对混凝-超滤短流程工艺在特大洪水发生后出现的超滤膜堵塞问题,采用强化混凝、预氧化以及高效膜清洗等工艺,以跨膜压差TMP和膜比通量SF等为参数,研究控制膜污染的优化运行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7 mg/L,混凝时间为15 min;预氧化剂选用质量浓度1.5 mg/L的次氯酸钠;物理清洗周期为30 min;维护性化学清洗采用质量浓度400 mg/L的次氯酸钠溶液,清洗时间设为80 min;离线性化学清洗分为碱洗(氢氧化钠)和酸洗(盐酸)。该工艺可有效缓解混凝-超滤短流程运行过程中膜污染的情况,可为水厂工艺提标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郜玉楠王信之宗子翔张子一周东旭傅金祥
关键词:膜污染跨膜压差膜清洗
饮用水消毒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8
2019年
消毒为饮用水处理的最后把关环节,处理后的饮用水在流入用户龙头时,各项指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以确保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文章介绍了现行各项饮用水消毒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并结合我国技术实际发展现状,对未来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李亚峰张子一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消毒副产物
浅析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城市污水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无载体生物颗粒技术,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出现为去除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氮和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脱氮除磷效果更好。好氧颗粒污泥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好的沉降性能,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做了探讨,研究不同运行方式下好氧颗粒污泥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
祁迪张子一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城市污水脱氮除磷运行方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