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年上颌窦及毗邻结构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通过上颌窦三维立体重建,进一步研究青年上颌窦的立体形态、位置,为临床种植牙、拔牙及外伤和肿瘤手术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临床研究及人类学青年数据库积累资料。方法:选择正常志愿者34例(68例),男、女各17例,年龄在18~22岁之间,平均19.8岁。选取上颌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上下牙列排列整齐及牙齿完整无缺者。实验方法:受试者取仰卧位,以听眦线(OML)为基线,自眶下缘平行扫描至上下颌牙咬合面。利用牙科应Dentalscan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关参数。结果:眶下孔最大孔径3.89±1.27mm,眶下管下壁厚度为0.30±0.48mm,眶下孔形态分型:横椭圆形占76.5%(52例)、圆形占23.5%(16例),其中有副孔者占1.5%(1例),其余均为单孔;尖牙窝壁厚1.10±0.40mm;上颌窦最大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分别为35.10±5.35mm、37.63±4.01mm和26.00±4.13mm。以上结果除眶下孔最大孔径男女组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1.眶下管从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图像上观测,其整体走行大多位于上颌窦腔内,是导致上颌窦形态复杂、个体差异大的原因之一。2.尖牙窝横断面观大多有较明显凹陷,为上颌窦前壁最薄弱处,其上方紧邻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及血管通过。从尖牙窝处开窗入路的诸多手术,应注意保护眶下神经及血管。3.螺旋CT三维重建是研究上颌窦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及其毗邻结构的有效方法。
- 牛一山李志军王利东王兰
- 关键词:上颌窦螺旋CT三维重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