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荨麻
  • 3篇荨麻疹
  • 3篇螺杆菌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荨麻疹
  • 2篇序贯
  • 2篇序贯疗法
  • 2篇序贯疗法治疗
  • 2篇阳性
  • 2篇中西药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西药
  • 2篇疗法
  • 2篇疗法治疗
  • 2篇干扰素
  • 1篇学术渊源
  • 1篇痒疹

机构

  • 5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6篇李子依
  • 3篇张虹亚
  • 2篇曹宇
  • 2篇王建锋
  • 1篇刘涛峰
  • 1篇沈津湛
  • 1篇孙洪波

传媒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西药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中西药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obacter pylofi,Hp)阳性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1例Hp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20例,予西替利嗪口服;联合组20例,在西药组基础上加服2周抗Hp四联药物;序贯组21例,在西药组基础上加服2周抗Hp四联药物后以序贯中药口服,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3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变化及Hp转阴率。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和联合组;3组治疗后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序贯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降低值显著大于联合组和西药组(P<0.05)。3组治疗后Hp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序贯组Hp转阴率为最高。结论抗组胺药联合抗Hp四联药物后序贯中药治疗伴有Hp感染的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曹宇李子依张虹亚刘涛峰王建锋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幽门螺杆菌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
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调控线粒体相关的Ⅰ型干扰素信号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子依
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根据病程不同,可分为急性荨麻疹(acuteurti—caria,AU)和慢性荨麻疹(chronicurticaria,CU)两种。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李子依王建锋张虹亚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幽门螺杆菌中医药
从《杏轩医案》浅探程杏轩学术渊源被引量:5
2011年
《杏轩医案》是清代新安医家程杏轩所著的一部总结其临床经验的医学著作。该书选案精严,辨证明晰,立方有据,用药灵活,是程氏"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的临证实录。程氏立足《内经》,师法仲景,推崇景岳,研习吴门医家温病学术思想,融汇历代其他医家学术精华,兼收并蓄,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特色。
李子依沈津湛
关键词:程杏轩学术渊源
中西药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中西药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荨麻疹,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Hp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L-4、IFN-γ的变化,并探讨慢性荨麻疹与Hp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5例Hp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
李子依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幽门螺杆菌序贯疗法
文献传递
盛仲灵老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临床经验拾零被引量:11
2017年
盛仲灵,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近60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盛主任临床擅长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各种皮肤病,如结节性痒疹、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带状疱疹等疗效确切。结节性痒疹病情顽固、瘙痒难忍、容易复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疑难病症。
孙洪波张虹亚李子依曹宇
关键词:结节性痒疹中医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