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丽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养分
  • 2篇土壤
  • 1篇养分利用
  • 1篇养分利用率
  • 1篇养分吸收
  • 1篇印楝
  • 1篇玉米
  • 1篇治病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型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推荐
  • 1篇适应性
  • 1篇树种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土保持树种
  • 1篇水质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机构

  • 4篇朝阳师范高等...
  • 2篇辽宁省水土保...

作者

  • 4篇崔丽华
  • 2篇肖继兵
  • 2篇刘志
  • 1篇辛宗绪
  • 1篇赵术伟
  • 1篇孔凡信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应用...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4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辽西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与高粱施肥推荐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讨辽西褐土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2012年和2014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养分供应、高粱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变化。试验包括CK、NPK、PK、NK和NP 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该试验区土壤供氮、供磷、供钾能力分别为80.9%、88.5%、97.6%。土壤供氮、磷能力为"中",供钾能力为"高",氮素是该区高粱生产首要养分限制因子。2012年NPK较PK处理增产20.5%,与NK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2014年NPK分别较PK和NK处理增产26.9%和20.3%,2年间NPK与NP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NPK或NP配施可显著提高高粱产量。不同施肥措施对N、P、K的吸收量以NPK和NP处理较高。施氮肥可显著降低氮素收获指数,施磷肥和钾肥对磷素和钾素收获指数无显著影响。肥料农学效率以磷肥最高,氮肥居中。肥料利用率以氮肥最高,磷肥最低。综合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养分供应能力、高粱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利用率可知,本地区高粱施肥应加强氮肥的合理投入,并注重磷肥的合理施用。
肖继兵刘志崔丽华辛宗绪孔凡信赵术伟祁承宇
关键词:养分吸收养分利用率高粱
印楝—生态型多功能水土保持树种被引量:2
2016年
印楝系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速生落叶乔木,具有驱虫治病的神奇功能,是当今被国际公认的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该树具有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树形高大,主干通直而短、冠幅大,枝叶多而密集;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分枝早、生长速度快,是干热地区首选生态型多功能水土保持树种。但我国对印楝引种、栽培、生物研究等起步较晚,且适生区也很小,鉴于印楝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建议科研机构加强研究、驯化、北移,政府部门加强投入、推广,为我国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崔丽华
关键词:印楝生态型适应性
高原草地降雨径流试验研究
2016年
2002年4月—2010年4月监测了皮德蒙特高原的14个高羊茅牧场(每个牧场面积0.9~1.1 hm^2)径流量,3种高羊茅(高生物碱含量的WILD,低生物碱含量的MaxQ,不含生物碱的FREE),2种肥料(有机肥和无机肥),采取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以MaxQ施化肥、割草作为对照。由于干旱2002年4月至2010年产流仅77次,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法确定干旱程度要考虑时间段。1个月期间平水比例为74.2%,而9个月期间平水比例为32.0%;9个月期间枯水、偏枯的比例为38%,1个月期间枯水、偏枯的比例为13.4%。1个月平水年平均产流4次,偏丰、丰水年16次。放牧的高羊茅地中,施肥种类对径流量影响差异显著,牧草种类及收获方式(放牧、割草)对径流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与施有机肥相比,施化肥的径流量增加30%,径流系数增加36%。施化肥的FREE草地径流量最大,放牧草地施化肥的FREE径流量是有机肥的2.7倍,在施有机肥的条件下,MaxQ径流量是FREE的1.8倍。研究表明,WILD放牧或割草,施化肥或有机肥都没有径流风险。由于MaxQ平均产量较高,因此在皮德蒙特高原应大力种植MaxQ并施用有机肥。
崔丽华
关键词:径流水质草地
垄膜沟种不同沟垄比对春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为进一步提高半干旱区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设计3种垄膜沟种不同沟垄比带型,分别为60cm∶60cm,60cm∶45cm和60cm∶30cm,以传统种植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8—2009年的两年试验中,垄膜沟种不同带型处理的平均土壤贮水量在玉米整个观测期基本上比对照不同程度有所增加。由于两年间降雨量不同且降雨分布不均,使2008—2009年度沟垄集雨种植玉米产量差异很大。但不同带型增产趋势基本一致,两年间不同带型垄膜沟种的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9.85%~14.52%和24.88%~27.2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增加12.57%~14.75%和7.42%~18.03%。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在辽西半干旱地区玉米垄膜沟种比较适宜的沟垄比为60cm∶40.5cm,此条件下可使玉米理论产量达到最高。垄膜沟种技术是适合于半干旱地区能较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一种种植方式。
刘志肖继兵崔丽华
关键词:垄膜沟种春玉米土壤水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